【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i@void@C嵌入三维多孔碳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
,特别是涉及Si@void@C嵌入三维多孔碳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电源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当前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较短,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提高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能,推进高容量电极材料在电动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进程。锂离子电池负极主要以天然或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钛酸锂为主。但是目前常用的负极材料容量普遍偏低,钛酸锂理论容量为175mAh/g,石墨理论容量为372mAh/g,远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的要求。现有的低容量负极材料已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制约因素之一。目前已知的负极材料中,硅是理论容量最高的一种。而目前最有效的硅利用方式是将硅与石墨复配,降低硅的含量,并用石墨抑制硅体积膨胀。但是这种方法使用的硅碳材料中硅含量基本在5%以下,复合材料的实际容量<600mAh/g,对电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Si@void@C嵌入三维多孔碳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粉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溶液中,得到被水化膜包裹的硅粉;(2)以Tween 80、Span 85和苯乙烯单体作为油相,称取硅烷偶联剂和光敏剂依次放入油相中,超声处理得到油相溶液;(3)将被水化膜包裹的硅粉与油相溶液混合并乳化搅拌,再进行紫外线照射,然后真空冷冻干燥,再送入Ar气环境中碳化,最后经水热处理得到灰黑色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粉的纯度为99.99%,粒径为50~200 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粉与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之比为 (40~90)mg:(10~16)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Tween 80、Span 85与苯乙烯单体的体积比为(0.02~0.06):(0.08~0.24):(30~6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