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建筑消防人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层建筑消防人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商业中心等区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在象征繁华度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了建筑的土地使用面积,但高层建筑的一个缺点就是若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普通的消防云梯由于长度有限,无法满足较高层建筑区域的灭火或救援需求,使用救援直升机的话,往往存在受天气环境以及火灾现场能见度等因素的制约,起不到显著的灭火或救援效果,如何能为较高层建筑区域提供有效且便捷的消防救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消防人梯,通过在建筑墙体内设置预埋件,并将各个升降梯依次移动升至各自对应的预埋件上固定,最终形成沿建筑墙体布置的消防人梯,能对较高层建筑区域提供有效且便捷的消防救援。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消防人梯,包括移动车,移动车的车架后端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梯,固定梯两侧安装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消防人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1),移动车(1)的车架后端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梯(2),固定梯(2)两侧安装有导向架(3),对应于固定梯(2)的位置,在移动车(1)上还设有若干排升降梯(4),升降梯(4)的长度比固定梯(2)的长度短,所述移动车(1)上安装有升降梯送进装置,升降梯送进装置能将各升降梯(4)移动至导向架(3)内与固定梯(2)侧面相贴合,其中固定梯(2)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杆(21),两根第一立杆(21)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若干根第一横撑(24),在每个第一立杆(21)的上端部均设有第一斜面(22),在第一立杆(21)侧面上还设有第一齿条(23),第一齿条(23)沿第一立杆(2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升降梯(4)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杆(41),两根第二立杆(41)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若干根第二横撑(42),在每根第二立杆(41)的上端面均设有第二斜面(43),第二立杆(41)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三斜面(44),第三斜面(44)能与第一斜面(22)相配合,所述第二立杆(41)上还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45)和第二齿条(46),其中第一驱动齿轮(45)能与第一齿条(23)相啮合,升降梯(4)能爬升至固定梯(2)上,在第二立杆(41)的一个侧面上均设有T型滑槽(47),第二立杆(41)的另一个侧面上均设有与T型滑槽(47)相配合的T型滑块(48),相邻之间的两个升降梯(4)通过T型滑槽(47)与T型滑块(48)插接配合,其中相邻两个升降梯(4)之间的第一驱动齿轮(45)能与第二齿条(46)相啮合,第一驱动齿轮(45)转动时升降梯(4)能依次向上爬升,在第二横撑(42)上还铰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9)和第二电动推杆(31),第一电动推杆(49)位于第二立杆(41)的上端位置,第二电动推杆(31)位于第二立杆(41)的下端位置,第一电动推杆(49)和第二电动推杆(31)活塞杆上安装有矩形块(32),对应于每一个升降梯(4)的位置,在建筑墙体内安装有预埋件(5),预埋件(5)内开设有与矩形块(32)相配合的竖向槽(51),预埋件(5)外侧面上开设有矩形块(32)相配合的矩形孔(52)以及与活塞杆相配合的长条槽(53),长条槽(53)和矩形孔(52)均与竖向槽(51)相联通,所述长条槽(53)沿预埋件(5)的长度方向布置,长条槽(53)的宽度小于矩形孔(52)的宽度,矩形块(32)位于长条槽(53)位置处的竖向槽(51)内时,电动推杆回缩能将升降梯(4)带动至与预埋件(5)相接触贴合,位于移动车(1)上的升降梯(4)能依次竖向排布至固定梯(2)上侧并与预埋件(5)相接触贴合固定,所述升降梯(4)之间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包括升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