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34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包括釜体,釜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釜体内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干燥箱,干燥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干燥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干燥箱转动的驱动件;干燥箱内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搅拌件,安装杆的底部固定有与出料口相契合的堵料块,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将安装杆升高的抬高件;安装杆的顶部固定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外侧设置有将搅拌件抬离釜体的提升件;驱动件不与搅拌件直接连接,便于后续通过提升件将搅拌件取出;堵料块设置于安装杆底部,可通过抬高件将堵料块暂时抬离出料口,便于对干燥后的物料进行下料。后的物料进行下料。后的物料进行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原料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

技术介绍

[0002]干燥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温度和气压对物料进行干燥,使得物料内的水分被带走,促使物料快速干燥;为加快物料干燥,干燥釜内会设置搅拌件等使得物料处于运动状态,使得物料与高温充分接触,以增大物料的干燥效率;然而现有的干燥釜在干燥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1、通过电机驱使搅拌件对物料进行搅拌,伺服电机与搅拌件难以一同转移,对搅拌件的维护等较为不便。
[0004]2、物料干燥完成后需对物料进行下料,现有的一般是通过橡胶块对干燥釜底部的封堵口进行封堵,下料时通过人工取出橡胶块;若是人工将橡胶块封堵时未压紧,在干燥釜工作时橡胶块易因物料的压力脱离橡胶块,若是封堵过紧,后续取出时又极为费力,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包括釜体,釜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釜体内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干燥箱,干燥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1)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20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干燥箱(3),所述干燥箱(3)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02),所述釜体(1)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干燥箱(3)侧壁相适配的支撑环(4),所述干燥箱(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干燥箱(3)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干燥箱(3)内设置有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搅拌件,所述安装杆(6)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出料口(202)相契合的堵料块(8),所述安装杆(6)的一侧设置有将所述安装杆(6)升高的抬高件;所述釜体(1)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安装杆(6)移出的转移口(203),所述安装杆(6)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转移口(203)相契合的转移板(10),当所述转移板(10)位于转移口(203)内时,所述堵料块(8)嵌于所述出料口(202)内;所述安装杆(6)的顶部固定有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的外侧设置有将所述搅拌件抬离所述釜体(1)的提升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干燥箱(3)外侧面的滚齿环(501),所述滚齿环(50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滚齿环(501)相契合的驱动齿轮(502),所述驱动齿轮(502)的顶部固定有延伸至所述釜体(1)外的驱动杆(503),所述驱动杆(503)的顶部连接有伺服电机(5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板(11)外侧的提升框(1201),所述导向板(11)滑动连接于所述提升框(1201)内,所述提升框(1201)与所述釜体(1)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1202),所述电动推杆(1202)的伸缩端顶部与所述提升框(1201)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合成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成对安装于所述安装杆(6)外侧的搅拌杆(701),所述搅拌杆(701)靠近所述安装杆(6)的一端固定有合围块(702),所述合围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埃迪特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