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27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进气机闸框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中心设置有圆孔;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均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设置于工作台的底部,升起机构的输出端位于工作台的圆孔处,物料旋转机构,设置于升起机构的底部,并且物料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与升起机构的非工作部连接;下压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张合驱动机构,设置于下压机构的输出端,张合驱动机构有多个输出端;扩张组件,有多个,多个扩张组件的受力端与多个张合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方案可以对进气机闸框架进行快速固定,便于对其进行针对型焊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进气机闸框焊接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0003]进气机匣框架结构为发动机的承力框架,目前有一中进气机闸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机匣;机匣内环,在进气机匣内侧设置,其外表面具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连接凸出;多个固定支板,每个固定支板的一端为外端,另一端为内端;每个固定支板外端与进气机匣内侧焊接连接,内端对应与机闸内环焊接连接;
[0004]但是此种进气机闸框架在通过传统焊接设备下难以快速的进行加工,所以需要提出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可以对进气机闸框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中心设置有圆孔;第一限位机构(2)和第二限位机构(3),第一限位机构(2)和第二限位机构(3)均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部,并且第一限位机构(2)和第二限位机构(3)环绕工作台(1)的圆孔设置;升起机构(4),设置于工作台(1)的底部,升起机构(4)的输出端位于工作台(1)的圆孔处,并且升起机构(4)的输出端高于工作台(1)的顶部;物料旋转机构(5),设置于升起机构(4)的底部,并且物料旋转机构(5)的输出端与升起机构(4)的非工作部连接;下压机构(6),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部;张合驱动机构(7),设置于下压机构(6)的输出端,张合驱动机构(7)有多个输出端;扩张组件(8),有多个,多个扩张组件(8)的受力端与多个张合驱动机构(7)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机构(2)包括:第一弧形卡框(2a),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部,并且第一弧形卡框(2a)半环绕工作台(1)的圆孔设置;第一弧形齿条(2b),设置于第一弧形卡框(2a)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c),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部;第一齿轮(2d),设置于第一伺服电机(2c)的输出端,第一弧形齿条(2b)的外缘排列有齿条,并且第一弧形齿条(2b)的外缘与第一齿轮(2d)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机构(3)包括:第二弧形卡框(3a),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部,并且第二弧形卡框(3a)半环绕工作台(1)的圆孔设置;第二弧形齿条(3b),设置于第二弧形卡框(3a)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3c),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部;第二齿轮(3d),设置于第二伺服电机(3c)的输出端,第二弧形齿条(3b)的外缘排列有齿条,并且第二弧形齿条(3b)的外缘与第二齿轮(3d)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升起机构(4)包括:圆帽块(4a),圆帽块(4a)为圆帽形,圆帽块(4a)位于工作台(1)的圆孔处,并且圆帽块(4a)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齐平;第一导向杆(4b),对称设置于圆帽块(4a)的底部;第一气缸(4c),设置于物料旋转机构(5)的输出端,第一气缸(4c)的输出端贯穿物料旋转机构(5)的输出端与圆帽块(4a)的底部连接,第一导向杆(4b)贯穿物料旋转机构(5)的输出端并与其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框架结构的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物料旋转机构(5)包括:转动底板(5a),设置于工作台(1)底部的圆孔处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一气缸(4c)设置
于转动底板(5a)的底部,第一导向杆(4b)贯穿转动底板(5a)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三伺服电机(5b),设置于工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