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井盖智慧控制与管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井盖控制系统,是一套建立于LORA/NB传感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边缘计算处理技术及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等物联网相关技术之上的城市井盖前端应急管理和事件处置网络化、精细化的市政井盖综合智能管理系统。
[0003]近年来,强台风经常导致暴雨量增大,带来城市下水道系统无法承受,无法应对如此的降水挑战,导致排水不及时,排水量不及降水量,造成道路积水严重,致使车辆滑移发生交通事故,或造成大量车被淹,给市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市民的生命安全,现有智能井盖系统不能实现井盖自动控制开孔大小,不能多井盖联动,不能对运维管理单位提供了警情和处理时间,不能实现对井盖的责任追溯监管,增加了管理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旨在解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井沿(3),所述管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箱(2),所述井沿(3)的上端开凿有井盖槽(5),所述井盖槽(5)的下内壁开凿有排水口(6),所述井沿(3)的上侧设置有井盖(8),所述井盖(8)的上端插设有警示模块,所述管体(1)的内部开凿有活动槽(26),所述活动槽(26)上下内壁之间设置有升降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管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模块,所述管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维护模块,所述排水口(6)的圆周内壁之间、井盖(8)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感应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箱(4)和电机(16),所述电机箱(4)的固定连接于管体(1)的左端,所述电机(16)固定于电机箱(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包括第二转轴(31)、第四齿轮(33)、第二齿轮(28)、转动轴承(29)和四个第一齿轮(27),所述第二转轴(31)转动连接于电机(16)的下端,所述第一转轴(30)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31)的圆周表面,所述转动轴承(29)位于活动槽(26)的下内壁上,所述第二齿轮(28)位于转动轴承(29)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28)的外齿与第四齿轮(33)相啮合,四个所述第一齿轮(27)与第二齿轮(28)的内齿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支撑套(21)、四个升降杆(7)、四个丝杆(17)和四个活动槽(26),四个所述丝杆(17)转动连接于活动槽(26)的上下内壁之间,四个所述第一齿轮(27)分别固定连接于四个丝杆(17)的圆周表面,所述支撑套(21)设置于活动槽(26)的上下内壁之间,四个所述活动槽(26)均固定连接于支撑套(21)的下端,四个所述活动槽(26)分别套设于四个丝杆(17)的圆周表面,四个所述升降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套(21)的上端,四个所述升降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井盖(8)的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泄洪管理的智能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包括固定杆(20)、两个电动弹簧卡(10)、第一固定块(25)、两个第一转动架(23)、两个第二转动架(34)、链条(12)、警示柱(11)、容纳槽(9)和两个第二固定块(37),所述固定杆(20)固定连接于排水口(6)的圆周内壁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架(23)和第一固定块(25)转动连接于固定杆(20)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25)位于两个第一转动架(23)之间,两个第二转动架(34)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三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海亭,李怡,于浩,徐开云,王红,王炜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方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