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059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实现后握柄部的高敏感度化、轻量化以及易握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钓竿具备第二竿坯件(3),第二竿坯件(3)在比卷线器更靠竿尾侧处具有:主体部(20);和后握柄部(21):其与主体部(20)的竿尾侧连续,第二竿坯件(3)的竿尾侧的端面(3a)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且所述钓竿具备安装于第二竿坯件(3)的竿尾侧的端部的尾塞(6),尾塞(6)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后握柄部的钓竿。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一种在比卷线器座更靠竿尾侧处具备后握柄部的钓竿。后握柄部为与竿坯件分体的结构。后握柄部安装于竿坯件的外周面。例如,在垂钓者用右手握持钓竿的情况下,当鱼上钩时,垂钓者能够将右手臂抵在后握柄部。垂钓者能够用右手掌及右手臂撑住钓竿。然而,如果后握柄部为与竿坯件分体的结构,则从钓竿传递到手上的敏感度下降。
[0003]对此,本申请人已提出了如下述专利文献1那样后握柄部一体地形成于竿坯件的结构。如果像这样,使后握柄部一体地形成于竿坯件,则从钓竿传递到手上的敏感度提高。
[0004]当进行抛投时,垂钓者能够用左手握持后握柄部进行双手抛投。为实现钓竿轻量化,理想的是缩短后握柄部的长度。若后握柄部的长度变短,则变得难以用左手握持后握柄部。
[0005]
技术介绍
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4945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实现后握柄部的高敏感度化、轻量化以及易握持。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竿具备竿坯件。能够将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下侧。竿坯件在比卷线器更靠竿尾侧处具备主体部和后握柄部。后握柄部与主体部的竿尾侧连续。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
[0012]根据该结构,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下侧。卷线器例如为纺车式卷线器。纺车式卷线器位于钓竿的下侧。例如,在用右手握持钓竿的情况下,能够用左手握持后握柄部进行双手抛投。左手的大拇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上部。左手的食指至小拇指中的至少一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优选的是,左手的食指至小拇指中的两根至四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更优选的是,左手的食指至小拇指的所有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或者,更优选的是,左手的食指至无名指这三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后握柄部的下部比后握柄部的上部更向竿尾侧延伸。因此,当用左手握持后握柄部时,能够使多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即便缩短后握柄部的长度,也能够确保抓握力。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竿具备竿坯件。能够将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上侧。竿坯件在比卷线器更靠竿尾侧处具有主体部和后握柄部。后握柄部与主体部的竿尾侧连续。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
[0014]根据该结构,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上侧。卷线器例如为双轴承卷线器。双轴承卷线器位于钓竿的上侧。与上文所述的卷线器安装于下侧的钓竿的情况相同,当用左手握持后握柄部时,能够使多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即便缩短后握柄部的长度,也能够确保抓握力。
[0015]优选的是,钓竿具备尾塞。尾塞安装于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部。尾塞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钓竿顺利地放入钓竿架或竿袋。此外,能够通过尾塞的竿尾侧的端面容易地掌握钓竿在周向上的朝向。
[0016]优选的是,尾塞在尾塞的竿尾侧端面的周缘部的至少下部,具有向竿尾侧突出的防护壁。防护壁的突出量朝向下侧逐渐增加。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防护壁有效地保护竿坯件的竿尾侧端面的下部,并且也能够保护尾塞的下部。
[0017]优选的是,防护壁的宽度朝向下侧逐渐变宽。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防护壁有效地保护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面的下部,并且也能够保护尾塞的下部。
[0018]优选的是,尾塞在尾塞的竿尾侧的端面具有基底面。防护壁位于基底面的周围。基底面相对于与主体部的中心线正交的正交面的倾斜角度小于防护壁的竿尾侧的端面相对于正交面的倾斜角度。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使防护壁相对于基底面突出,能够容易地使防护壁的突出量朝向下侧增加。
[0019]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竿具备竿坯件和尾塞。能够将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下侧。尾塞安装于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部。竿坯件在比卷线器更靠竿尾侧处具有主体部和后握柄部。后握柄部与主体部的竿尾侧连续。尾塞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
[0020]根据该结构,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下侧。卷线器例如为纺车式卷线器。纺车式卷线器位于钓竿的下侧。与上述钓竿同样地,当用左手握持后握柄部时,能够使多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此外,也能够使手指抵接于尾塞的下部。例如,能够使左手的食指至无名指这三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使小拇指抵接于尾塞的下部。因此,即便缩短后握柄部的长度,也能够确保抓握力。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竿具备竿坯件和尾塞。能够将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上侧。尾塞安装于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部。竿坯件在比卷线器更靠竿尾侧处具有主体部和后握柄部。后握柄部与主体部的竿尾侧连续。尾塞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
[0022]根据该结构,卷线器安装于竿坯件的上侧。卷线器例如为双轴承卷线器。双轴承卷线器位于钓竿的上侧。与上述钓竿同样地,当用左手握持后握柄部时,能够使多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此外,也能够使手指抵接于尾塞的下部。例如,能够使左手的食指至无名指这三根手指抵接于后握柄部的下部,使小拇指抵接于尾塞的下部。因此,即便缩短后握柄部的长度,也能够确保抓握力。
[002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4]如上所述,能够提高后握柄部的敏感度,能够使后握柄部轻量化,并且能够容易地握持后握柄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26]图2是表示该钓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27]图3是表示该钓竿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0028]图4是表示该钓竿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0029]图5是从竿尾侧观察该钓竿所得的图;
[0030]图6是该钓竿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1]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2]图8是表示该钓竿的制造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
[0033]图9(a)是图3的A-A剖面图,图9(b)是图3的B-B剖面图;
[0034]图10(a)是图3的C-C剖面图,图10(b)是图3的D-D剖面图;
[0035]图11是表示该钓竿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0036]图12是表示该钓竿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0037]图13是表示该钓竿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0038]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0039]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40]图16是表示该钓竿的制造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参照图1~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进行说明。钓竿的种类任意,例如为并继竿或振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竿,具备能够在下侧安装卷线器的竿坯件,其中,所述竿坯件在比所述卷线器更靠竿尾侧处具有:主体部;和后握柄部,其与所述主体部的竿尾侧连续,所述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2.一种钓竿,具备能够在上侧安装卷线器的竿坯件,其中,所述竿坯件在比所述卷线器更靠竿尾侧处具有:主体部;和后握柄部,其与所述主体部的竿尾侧连续,所述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其中,具备安装于所述竿坯件的竿尾侧的端部的尾塞,所述尾塞的竿尾侧的端面以下侧比上侧更靠竿尾侧的方式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竿,其中,所述尾塞在所述尾塞的竿尾侧的端面的周缘部的至少下部,具有向竿尾侧突出的防护壁,所述防护壁的突出量朝向下侧逐渐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竿,其中,所述防护壁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恐田欣幸髙桥宏昇山中贵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