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含蜡原料制润滑油基础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892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高含蜡原料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内容如下:高含蜡原料首先进入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完成原料中非烷烃组分的加氢饱和、加氢脱硫、加氢脱氮以及加氢脱氧;得到的加氢预处理油进入加氢异构反应区,在特定组合加氢异构催化剂上完成加氢预处理油的加氢异构;得到的加氢异构油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进行进一步处理得到粗产品;粗产品经过常/减压塔分馏得到基础油、柴油、汽油等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得到更高收率的低倾点、高粘度指数基础油,而且工艺简单、能耗更低。能耗更低。能耗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高含蜡原料制润滑油基础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含蜡原料加氢转化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费托合成蜡、减压馏分油、丙烷脱沥青油、加氢裂化尾油、蜡膏和蜡下油等为原料,经过加氢转化生产以基础油为主产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日益加剧和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成品油对性能要求的趋势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润滑油标准的提升速度也不断加快,对于采用传统工艺所生产的Ⅰ类的基础油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使用需求,开发先进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生产出Ⅱ类、Ⅲ类以及天然气合成油基础油,方能实现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扩能与升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0003]传统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主要采用老三套工艺(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精制),是通过物理分离模式把油中的非理想组分(多环芳烃,极性物等)除去,保留其中的高粘度指数、低倾点的烃类组分,从而制得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这种生产方法不能改变油中的既有的烃类物质结构,其性质依赖于原油性质。基础油中烃类的组成及含量决定成品油的品质,其中,烃的饱和度决定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和安定性,烃的异构化/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高含蜡原料制润滑油基础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高含蜡原料和氢气混合进入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在加氢预处理催化剂上,温度为150-350℃,氢分压1.0-20MPa,原料油体积空速0.2-5h-1
,氢油比为100:1-3000:1条件下,完成原料中非烷烃组分的加氢饱和、加氢脱硫、加氢脱氮以及加氢脱氧,得到加氢预处理油;2)步骤1)中得到的加氢预处理油进入加氢异构反应区,在组合催化剂A和B上,反应温度为200-450℃,氢分压1.0-20MPa,原料油体积空速0.2-5h-1
,氢油比为100:1-3000:1条件下,进行加氢异构反应,完成加氢预处理油的加氢异构以及适度加氢裂化反应,得到加氢异构油;3)步骤2)中得到的加氢异构油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在加氢精制催化剂上,反应温度为150~350℃,氢分压1.0-20MPa,原料油体积空速0.2-5h-1
,氢油比为100:1-3000:1条件下,完成加氢异构油的进一步加氢饱和,得到粗产品;4)步骤3)中得到的粗产品进入常压蒸馏塔和/或减压蒸馏塔,分馏得到基础油产品;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组合催化剂为:选自具有TON结构的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铂、钯和/或铱制得的催化剂A与选自具有AEL结构的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铂、钯和/或铱制得的催化剂B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组合催化剂A与B的体积比例为1:10-10:1;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组合催化剂在催化剂床层中的位置为A上B下,原料油依次流经A和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TON结构的分子筛为ZSM-22、Me-ZSM-22(Me=Zn、Mg、Mn、Co、Cr、Cu、Fe、Cd或Ni等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Theta-1、KZ-2、ISI-1和NU-10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具有AEL结构的分子筛为SAPO-11、MeAPO-11(Me=Zn、Mg、Mn、Co、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新田志坚潘振栋马怀军李鹏曲炜王冬娥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