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强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73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冷却液循环通道、发动机废气利用通道、冷媒循环通道、燃料油工作通道和空气压缩通道,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包括发动机冷却器腔体、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所述发动机冷却器腔体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泵的入口端,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的第一流道进口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的第一流道出口端通过管道返回至发动机冷却器腔体,形成一个循环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套管式热交换器,合理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及冷却液热量,回收这些能量并将其转换为可利用的能量,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内燃机


[0001]本技术属于内燃机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内燃机。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作为一种动力驱使装置,应用于地面运输车辆、水面运输、建筑工程、军事等多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而作为内燃机关键部分的发动机在持续工作状态下,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气,而此废气携带大量热能,如果能够回收此能量将可以更好的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然而目前尚不存在针对此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另外,发动机持续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需要采用冷却液进行冷却,而冷却液在冷热交换过程中会变成高温液体,冷却效果大大下降,如果可以回收冷却液中的热量,一方面可以使发动机实现更好的降温,另一方面回收的热量也可作为他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内燃机,通过设置多个套管式热交换器,合理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及冷却液热量,回收这些能量并将其转换为可利用的能量,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冷却液循环通道、发动机废气利用通道、冷媒循环通道、燃料油工作通道和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循环通道、发动机废气利用通道、冷媒循环通道、燃料油工作通道和空气压缩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包括发动机冷却器腔体(2)、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4)和循环泵(22),所述发动机冷却器腔体(2)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泵(22)的入口端,所述循环泵(2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4)的第一流道进口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4)的第一流道出口端通过管道返回至发动机冷却器腔体(2),形成一个循环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废气利用通道包括发动机(1)、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5)和气动马达发电机(19),所述发动机(1)的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5)的第一流道进口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5)的第一流道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气动马达发电机(19)上,所述气动马达发电机(19)的出口端为排气口(16),直接将利用后的废气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通道包括压缩机(3)、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4)、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5)、第三套管式热交换器(6)和第四套管式热交换器(7),所述压缩机(3)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在第三套管式热交换器(6)的第一流道进口端和第四套管式热交换器(7)的第一流道进口端,所述第三套管式热交换器(6)的第一流道出口端和第四套管式热交换器(7)的第一流道出口端通过管道汇聚,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4)的第二流道进口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4)的第二流道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5)的第二流道进口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5)的第二流道出口端通过管道返回至压缩机(3)上,形成循环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孙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