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功冷联供复合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功冷联供复合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属于余热利用与节能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以汽油或者柴油作为燃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发电领域,是石油资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设备,当前国际汽油柴油价格持续上升,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严重。另外,近几年中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爆发的严重雾霾天气,而内燃机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内燃机节能减排的工作势在必行。但是,当前内燃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仅仅通过改进内燃机的结构方式或者改善内燃机的缸内燃烧越来越难以提高内燃机的燃料利用率。有研究表明,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只有不到42%转化为了内燃机的有用功,其余很大部分的能量以废气散热的方式损失掉,如果能将这部分能量加以回收利用,对提高内燃机能量的利用率以及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大量的学者对内燃机余热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热电能源转化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功冷联供复合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ORC供液泵(1)、ORC蒸汽发生器(2)、ORC过热器(3)、ORC透平(4)、喷射器(5)、凝汽器(7)、制冷蒸发器(8)、冷凝器(9)、低压供液泵(10)、低压预热器(11)、蒸汽发生器(12)、低压过热器(13)、汽包(14)、混合器(15)、调节阀、截止阀和节流阀;所述内燃机高温烟气依次经过ORC过热器(3)、ORC蒸汽发生器(2)、低压过热器(13)放热后排出;所述缸套热冷却水依次经过蒸汽发生器(12)换热、低压预热器(11)放热后排出;所述冷凝器(9)中液态混合工质依次通过低压供液泵(10)、截止阀Ⅲ(21)输送到低压预热器(11)中预热,然后进入到蒸汽发生器(12)中加热,蒸汽发生器(12)中蒸汽工质出口连接低压过热器(13)过热,低压过热器(13)过热蒸汽工质出口一路通过调节阀Ⅰ(16)进入到ORC透平(4)中膨胀做功,另一路通过调节阀Ⅱ(17)连接喷射器(5)作为引射流体,蒸汽发生器(12)中液相工质出口通过汽包(14)、ORC蒸汽发生器(2)、ORC过热器(3)后进入到ORC透平(4)中膨胀做功,ORC透平(4)中乏汽出口依次经过低压预热器(11)放热后回到冷凝器(9)中冷却得到液态混合工质;所述喷射器(5)中的低压蒸汽出口依次经过截止阀Ⅰ(18)、凝汽器(7)冷凝,凝汽器(7)冷凝液体出口一路依次通过截止阀Ⅱ(19)和制冷蒸发器(8)蒸发致冷回到喷射器(5)中,另一路依次通过混合器(15)、节流阀(20)与截止阀Ⅲ(21)的液态混合工质混合后进入到低压预热器(11)中预热完成一个工质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功冷联供复合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9)中液态混合工质为非共沸混合工质或者如氨
‑
水吸收式工质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功冷联供复合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预热器(11)采用三流体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功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涛,殷旭东,王建军,朱道飞,徐煜,毛芸,夏禹辰,王钰璇,魏云辉,陈丹晖,申妤婕,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