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55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4
本申请涉及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其包括膨胀土边坡本体,所述膨胀土边坡本体包括坡面、坡顶和坡脚,所述坡顶和坡脚均为水平设置并分别与坡面的顶端和底端连接,所述坡顶和坡面均铺设有粘土层;所述粘土层的表面铺设有防护坡,所述防护坡包括多层沿坡面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防护层,多层所述防护层依次连接并沿坡面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防护层的表面设为斜度小于坡面坡度的倾斜面。本申请具有提升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的效果。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的效果。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边坡护岸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膨胀土是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特性的粘性土,由于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等特性,性质极不稳定。膨胀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膨胀土边坡处理的问题。
[0003]现阶段为了保证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往往采取的常规方法是减小坡度的做法,这样表面上是可以使膨胀土边坡在胀缩变形后由于缓坡的缘故而不致失稳。
[0004]但是随着坡度减小,降水时大部分都会向下渗流入边坡中,这就使得边坡中膨胀土吸水膨胀以及降雨停止后失水收缩加剧,如此使得边坡稳定性下降,而如果还是用上述方法来处理就会形成一个“失稳

放坡

失稳”的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包括膨胀土边坡本体,所述膨胀土边坡本体包括坡面、坡顶和坡脚,所述坡顶和坡脚均为水平设置并分别与坡面的顶端和底端连接,所述坡顶和坡面均铺设有粘土层;所述粘土层的表面铺设有防护坡,所述防护坡包括多层沿坡面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防护层,多层所述防护层依次连接并沿坡面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防护层的表面设为斜度小于坡面坡度的倾斜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粘土层能够实现坡面与外界的隔离,减少外部水流渗入坡面的膨胀土内;并在多层防护层的倾斜面作用下,能够减缓水流对粘土层的冲击,同时能够减少水流在粘土层上的滞留,从而进一步减少外部水流渗入坡面内,提升边坡的稳定性。
[0009]优选的,每层所述防护层均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防护砖,所述防护砖的一端均设有下斜面,所述防护砖在远离下斜面的一端设有与下斜面适配贴合的上斜面;所述下斜面开设有卯眼,所述上斜面设有与卯眼适配插接的榫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防护砖能通过上斜面和下斜面相互贴合,并在榫头和卯眼的配合下实现连接的加固,从而提升防护砖之间的联系,加强防护层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砖在靠近下斜面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防护砖在靠近上斜面的一端设有与插槽适配插接的插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防护砖贴合连接时,两块防护砖能通过插头和插槽的插接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防护砖之间的联系,充分加强防护层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坡面预埋有多根基层锚杆,所述防护砖与基层锚杆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砖与基层锚杆的连接,能够提升防护砖与粘土层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保障边坡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坡顶开设有沿坡面宽度延伸的上截水沟。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截水沟能够将坡顶的外界水流截取,从而减少外界水流从坡顶流下的流量,以减缓外界水流对坡面的冲击。
[0017]优选的,所述坡脚开设有沿坡面宽度延伸的下截水沟。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截水沟能够将从坡面流下的外界水流截取,从而减缓外界水流对坡脚的冲击,保障坡脚的稳定性。
[0019]优选的,所述上截水沟的两端均连通有与下截水沟两端连通的导水渠。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水渠能够将上截水沟截取的外界水流导入下截水沟中,以减缓上截水沟的截水压力。
[0021]优选的,所述坡脚在与坡面连接处设有沿坡面宽度延伸的挡土墙。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土墙,能够增强坡面与坡脚两者连接处的稳定性,以抵挡外界水流对坡面与坡脚两者连接处的冲击。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在多层防护层的倾斜面作用下,能够减缓水流对粘土层的冲击,同时能够减少水流在粘土层上的滞留,从而进一步减少外部水流渗入坡面内,提升边坡的稳定性;
[0025]2.相邻防护砖能通过上斜面和下斜面相互贴合,并在榫头和卯眼的配合下实现连接的加固,从而提升防护砖之间的联系,加强防护层的稳定性;
[0026]3.在相邻防护砖贴合连接时,两块防护砖能通过插头和插槽的插接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防护砖之间的联系,充分加强防护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实施例突显防护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膨胀土边坡本体;11、坡顶;111、上截水沟;12、坡面;13、坡脚;131、下截水沟;14、粘土层;15、导水渠;16、挡土墙;17、基层锚杆;2、防护坡;21、防护砖;211、下斜面;212、上斜面;213、卯眼;214、插头;215、插槽;216、榫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参照图1,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包括膨胀土边坡本体1,膨胀土边坡本体1包括坡面12、坡顶11和坡脚13,坡顶11和坡脚13均为水平设置并分别与坡面12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并且坡顶11和坡脚13两者与坡面12的交接处均设为圆弧形。
[0032]参照图1,坡顶11开设有沿坡面12宽度延伸的上截水沟111;通过上截水沟111能够将坡顶11的外界水流截取,从而减少外界水流从坡顶11流下的流量,以减缓外界水流对坡面12的冲击。坡脚13开设有沿坡面12宽度延伸的下截水沟131;通过下截水沟131能够将从坡面12流下的外界水流截取,从而减缓外界水流对坡脚13的冲击,保障坡脚13的稳定性。在
上截水沟111和下截水沟131两者的侧壁及沟底均铺设有防水防渗层,防水防渗层主要采用土工膜,以减少外界水流对截水沟的侵蚀,进而减少外界水流对膨胀土边坡本体1的侵蚀。
[0033]参照图1,上截水沟111的两端均连通有与下截水沟131两端连通的导水渠15,导水渠15沿坡面12的坡度倾斜设置,通过导水渠15能够将上截水沟111截取的外界水流导入下截水沟131中,以减缓上截水沟111的截水压力。并且,上截水沟111的两端分别设有斜向导水渠15的坡度,以边上截水沟111内的外界水流流入导水渠15内。
[0034]参照图1,坡脚13在与坡面12连接处设有沿坡面12宽度延伸的挡土墙16,挡土墙16的底面与坡脚13固定连接,且挡土墙16在坡脚13上比下截水沟131更靠近坡面12;通过挡土墙16,能够增强坡面12与坡脚13两者连接处的稳定性,以抵挡外界水流对坡面12与坡脚13两者连接处的冲击,并能够将外界水流导入下截水沟131内。
[0035]参照图1,坡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土边坡本体(1),所述膨胀土边坡本体(1)包括坡面(12)、坡顶(11)和坡脚(13),所述坡顶(11)和坡脚(13)均为水平设置并分别与坡面(12)的顶端和底端连接,所述坡顶(11)和坡面(12)均铺设有粘土层(14);所述粘土层(14)的表面铺设有防护坡(2),所述防护坡(2)包括多层沿坡面(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防护层,多层所述防护层依次连接并沿坡面(12)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防护层的表面设为斜度小于坡面(12)坡度的倾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防护层均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防护砖(21),所述防护砖(21)的一端均设有下斜面(211),所述防护砖(21)在远离下斜面(211)的一端设有与下斜面(211)适配贴合的上斜面(212);所述下斜面(211)开设有卯眼(213),所述上斜面(212)设有与卯眼(213)适配插接的榫头(2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护岸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洪伍玲燕方文杰何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