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813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过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第一连接管道、第一出水管、第二连接管道、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的前侧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加水管法兰盘的下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管的前端连通,第二进水管的后端与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的前侧连通,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的下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道的上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圆柱形滤芯,能够提高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使水流中含有的有害杂质更好的吸附在颗粒状活性炭内,提高水体质量,在滤芯进行更换时仍然能够保持工作,装置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炭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过滤器是一种较常用的水处理设备,能够利用其多孔性固体表面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或有毒物质,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重金属离子等有较明显的吸附去除作用,从而能够提高出水水质,防止污染。
[0003]现有的活性炭过滤器结构简单,多为板式结构,与污水接触的面积的较小,导致其过滤的效率较低,其次现有的活性炭过滤器多为密封无法拆卸结构,导致其内部的活性炭滤芯维护清洗较为麻烦,在更换活性炭滤芯时常常会使得整个装置停止工作后再进行更换,浪费时间,降低了装置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采用圆柱形滤芯,能够提高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使水流中含有的有害杂质更好的吸附在颗粒状活性炭内,提高水体质量,在滤芯进行更换时仍然能够保持工作,装置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第一连接管道、第一出水管、第二连接管道、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所述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的前侧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加水管法兰盘的下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管的前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后端与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的前侧连通,所述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的下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道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下端、第二连接管道的上端、第二进水管的前端、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之间以十字形连通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下端与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管阀,所述第一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管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管阀,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四管阀,所述第一管阀、第二管阀、第三管阀、第四管阀上各连接有一个阀门手动调节转盘。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与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的结构相同。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包括外筒、支撑座、支撑座连接杆和滤芯,所述外筒、滤芯均为圆柱形,所述外筒内侧间隔安装有多圈支撑座连接杆,每个支撑座连接杆的前端均安装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滤芯固定在多个支撑座上,圆柱形滤芯外侧与圆柱形外筒内侧之间形成水流通道,圆柱形外筒的下端与第一出水管的上端连通,第一进水管与滤芯的前侧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后侧可拆卸设置安装有桶盖。
[0009]进一步地,所述桶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外筒的后侧,桶盖的前端与外筒的后侧之间
设置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弧形支撑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前端固定有加水管法兰盘,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下端固定有出水管法兰盘。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的活性炭滤水装置正常工作时进水依次经过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和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进行双重过滤,提高过滤效果。检修时也能使用一个活性炭滤水组件进行过滤,能够在检修其中的一个活性炭滤水组件时保持装置的工作,本技术在滤芯进行更换时,仍然能够保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装置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0014]2.本技术的活性炭滤水装置中的圆柱形滤芯的表面积大,能够提高水体与滤芯的接触过滤面积,使水流中含有的有害杂质吸附在颗粒状活性炭内,降低水流内部有害杂质含量,提高水体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活性炭滤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活性炭滤水装置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活性炭滤水装置中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第一进水管、加水管法兰盘间的剖视图。
[0018]图中:1、加水管法兰盘;2、第一进水管;3、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4、第一连接管道;5、第一出水管;6、第二连接管道;7、第二出水管;8、出水管法兰盘;9、第二进水管;10、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21、第一管阀;22、第二管阀;23、第三管阀;24、第四管阀;25、阀门手动调节转盘;31、外筒;32、支撑座;33、支撑座连接杆; 34、滤芯;35、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2、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3、第一连接管道4、第一出水管5、第二连接管道6、第二出水管7、第二进水管9和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3的前侧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第一进水管2的前端固定有加水管法兰盘1,通过加水管法兰盘1可以方便的将第一进水管2与外部进水管路连接,为本技术提高需要过滤的水源。加水管法兰盘1的下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5,第一出水管5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管9的前端连通,第二进水管9的后端与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的前侧连通,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的下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7,第二出水管7的下端固定有出水管法兰盘8,通过出水管法兰盘8可以方便的将第二出水管7与外部出水管路连接,输出过滤后的水源。本技术的活性炭滤水装置工作时,通过加水管法兰盘1将第一进水管2与外部进水管路连接,进水依次经过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3、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过滤后从第二出水管7排出,实现对进水的过滤功能。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1中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的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中第一进水管2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道4的上端连通,第一连接管道4的下端、第二连接管道6的上端、第二进水管 9的前端、第一出水管5的出水端四端之间以十字形连通在一起,第二连接管道6的下端与第二出水管7连通,第一连接管道4上安装有第一管阀21,第一出水管5上安装有第二管阀22,第二进水管9上安装有第三管阀23,第二连接管道6上安装有第四管阀24,本实施例中的四个管阀均使用手动球阀,其具有开关无摩擦、密封不易磨损、启闭力矩小、结构简单、体积小等特点,便于操作使用,通过阀门手动调节转盘25可以方便的实现开闭,当然四个管阀也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类型的手动阀门。第一管阀21、第二管阀22、第三管阀23、第四管阀24上各连接有一个阀门手动调节转盘25。
[0024]本技术的活性炭滤水装置正常工作时,通过阀门手动调节转盘25关闭第一管阀21、第四管阀24,打开第二管阀22、第三管阀 23,使得进水能够依次经过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3和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进行双重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当然本技术正常工作时也可只使用一个活性炭滤水组件进行过滤,在进行检修时也能使用一个活性炭滤水组件进行过滤。打开第二管阀22、第四管阀24,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水管(2)、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3)、第一连接管道(4)、第一出水管(5)、第二连接管道(6)、第二出水管(7)、第二进水管(9)和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所述第一活性炭滤水组件(3)的前侧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加水管法兰盘(1)的下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5),所述第一出水管(5)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管(9)的前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9)的后端与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的前侧连通,所述第二活性炭滤水组件(10)的下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7),所述第一进水管(2)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道(4)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的下端、第二连接管道(6)的上端、第二进水管(9)的前端、第一出水管(5)的出水端之间以十字形连通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管道(6)的下端与第二出水管(7)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上安装有第一管阀(21),所述第一出水管(5)上安装有第二管阀(22),所述第二进水管(9)上安装有第三管阀(23),所述第二连接管道(6)上安装有第四管阀(24),所述第一管阀(21)、第二管阀(22)、第三管阀(23)、第四管阀(24)上各连接有一个阀门手动调节转盘(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乐项阳刘洋于亮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