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522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及控制方法,包括反应釜本体和乙醛废水预处理桶,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下端固定来连接有支撑座,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连接有锥形进水端,锥形进水端贯穿支撑座,并连接有进水管,反应釜本体下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水管,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均与乙醛废水预处理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及控制方法,通过锥形进水端将污水引入反应釜本体内,支撑弹簧推送疏水板将进水管封堵,在冲洗树脂吸附颗粒时,树脂吸附颗粒边缘的颗粒向下移动,上下颗粒物转换,进一步加速树脂吸附颗粒脱杂,加强树脂吸附颗粒使用时的吸附效果。附颗粒使用时的吸附效果。附颗粒使用时的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乙醛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乙醛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品,是合成农药、医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重要中间体,可以用来制造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等重要的合成前体,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农药DDT、安眠药三氯乙醛都是以乙醛作原料合成的。乙醛全球的需求量很大,我国年产量高达60万吨,居世界第一,主要供给国内使用。目前国内主要的乙醛生产工艺有乙醇催化氧化法、乙烯催化氧化法,但是目前无论哪种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都有副产物乙酸产生。工艺段除杂会产生大量含乙酸的废水,至今国内外缺乏高效、经济可行的工业化治理工艺,严重制约了乙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乙醛生产过程中,每吨产品约有4

6吨废水产生,COD近8000mg/L,其中含乙酸近6000mg/L,急待有效治理和资源回收。
[0003]现有的反应釜结构简单,且对树脂再生处理时,通过冲洗液对树脂进行冲洗,树脂上吸附的杂质冲洗不完全,再使用时,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和乙醛废水预处理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固定来连接有支撑座(11),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连接有锥形进水端(5),锥形进水端(5)贯穿支撑座(11),并连接有进水管(12),反应釜本体(1)下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水管(13),进水管(12)和回水管(13)的一端均与乙醛废水预处理桶(2)固定连接,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冲洗液排出管(14),反应釜本体(1)上端的一侧连接有污水排出管(15),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贯穿反应釜本体(1),并连接有搅拌装置(4),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冲洗管道(3),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隔板(17),支撑隔板(17)之间填充有树脂吸附颗粒(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进水端(5)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板(51),限位板(51)上开设有活动孔(511),活动孔(511)内活动连接有疏水板(52),疏水板(52)下表面的一周等距离的连接有导向杆(521),导向杆(521)贯穿活动孔(511),导向杆(521)的下端套接有支撑弹簧(522),支撑弹簧(522)的上端与限位板(51)下表面固定连接,疏水板(52)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封堵块(523),疏水板(52)上开设有疏水孔(52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回水管(13)、冲洗液排出管(14)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21),污水排出管(15)上安装有在线电导率检测仪(151),在线电导率检测仪(151)、电磁阀(121)和驱动电机(16)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的一端连接有增压泵,增压泵设置在乙醛废水预处理桶(2)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板(17)的数量为两块,且上方的支撑隔板(17)上固定连接有导料管(19),导料管(19)上端的一周开设有出料孔(191),导料管(19)与搅拌装置(4)套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的树脂吸附处理乙醛废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道(3)为环形结构的管道,冲洗管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冲洗液进管(31),冲洗液进管(31)一端贯穿反应釜本体(1),冲洗液进管(31)的内圈上设置有交叉管道(32),冲洗液进管(31)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套圈(33),中心套圈(33)与搅拌装置(4)的上端套接,冲洗管道(3)、交叉管道(32)和中心套圈(33)的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琛鸿吴灿平钱前杨志红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