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95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包括有相邻的污染源腔室和半清洁腔室,所述污染源腔室与半清洁腔室经隔离面隔离,所述隔离面上设有第一隔离掀帘;所述污染源腔室上,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一侧侧面为帘门,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另一侧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口,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操作口;所述半清洁腔室上,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隔离掀帘,所述第二隔离掀帘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操作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能够在尸检时对传染性尸体防喷溅进行有效防护,非常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工作中推广应用。工作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
,涉及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尸检时传染性尸体防喷溅的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尸检即尸体解剖,是指对已经死亡的机体进行剖验以查明死亡原因的一种医学手段。尸检通过剖检观察死者生前的各器官病变,进行科学的分析推断,得出符合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尸检对于解决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而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具有其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尸检主要包括有三种,分别为普通解剖、法医解剖、病理解剖。其中,病理解剖仅限于医学院校教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机构的病理科或病理教研室施行,主要目的是阐述及研究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客观规律。
[0003]但是,在病理解剖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已经死亡的机体内存在诸多可能导致传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对可能具有传染性的尸体进行解剖时,为防止尸体内的体液发生喷溅,对参与尸检的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感染威胁,有必要对现有的尸检操作装置进行必要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在尸检时对传染性尸体防喷溅进行更有效防护的隔离装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包括有相邻的污染源腔室和半清洁腔室,所述污染源腔室与半清洁腔室经隔离面隔离,所述隔离面上设有第一隔离掀帘;所述污染源腔室上,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一侧侧面为帘门,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另一侧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口,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操作口;所述半清洁腔室上,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隔离掀帘,所述第二隔离掀帘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操作口。
[0006]优选地,所述污染源腔室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下方设有多根支撑杆。
[0007]更优选地,所述顶板下方设有4根支撑杆。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掀帘为上开启式可开闭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帘门为上开启式可开闭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口和/或第二操作口均为2个。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掀帘为上开启式可开闭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三操作口为2个。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口、第二操作口和第三操作口上设有密封接口的操作手套。
[0014]优选地,所述半清洁腔室内设有标本存放容器。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能够在病理解剖传染性尸体时,对产生的传染源喷溅进行有效防护,避免传染源接触操作者。
[0017](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非常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
污染源腔室
[0021]2ꢀꢀꢀꢀꢀꢀꢀꢀꢀꢀꢀꢀꢀꢀꢀꢀꢀꢀꢀꢀꢀꢀꢀ
半清洁腔室
[0022]3ꢀꢀꢀꢀꢀꢀꢀꢀꢀꢀꢀꢀꢀꢀꢀꢀꢀꢀꢀꢀꢀꢀꢀ
第一隔离掀帘
[0023]4ꢀꢀꢀꢀꢀꢀꢀꢀꢀꢀꢀꢀꢀꢀꢀꢀꢀꢀꢀꢀꢀꢀꢀ
帘门
[0024]5ꢀꢀꢀꢀꢀꢀꢀꢀꢀꢀꢀꢀꢀꢀꢀꢀꢀꢀꢀꢀꢀꢀꢀ
第一操作口
[0025]6ꢀꢀꢀꢀꢀꢀꢀꢀꢀꢀꢀꢀꢀꢀꢀꢀꢀꢀꢀꢀꢀꢀꢀ
第二操作口
[0026]7ꢀꢀꢀꢀꢀꢀꢀꢀꢀꢀꢀꢀꢀꢀꢀꢀꢀꢀꢀꢀꢀꢀꢀ
第二隔离掀帘
[0027]8ꢀꢀꢀꢀꢀꢀꢀꢀꢀꢀꢀꢀꢀꢀꢀꢀꢀꢀꢀꢀꢀꢀꢀ
第三操作口
[0028]9ꢀꢀꢀꢀꢀꢀꢀꢀꢀꢀꢀꢀꢀꢀꢀꢀꢀꢀꢀꢀꢀꢀꢀ
操作手套
[0029]10
ꢀꢀꢀꢀꢀꢀꢀꢀꢀꢀꢀꢀꢀꢀꢀꢀꢀꢀꢀꢀꢀꢀ
顶板
[0030]11
ꢀꢀꢀꢀꢀꢀꢀꢀꢀꢀꢀꢀꢀꢀꢀꢀꢀꢀꢀꢀꢀꢀ
支撑杆
[0031]12
ꢀꢀꢀꢀꢀꢀꢀꢀꢀꢀꢀꢀꢀꢀꢀꢀꢀꢀꢀꢀꢀꢀ
标本存放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3]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相邻的污染源腔室1和半清洁腔室2,所述污染源腔室1与半清洁腔室2经隔离面隔离,所述隔离面上设有第一隔离掀帘3;所述污染源腔室1上,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一侧侧面为帘门4,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另一侧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口5,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操作口6;所述半清洁腔室2上,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隔离掀帘7,所述第二隔离掀帘7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操作口8。
[0035]上述污染源腔室1和半清洁腔室2的材质为透明塑料膜。由于病理尸检操作时间
长、内脏组织剖面暴露面积大,需要使用透光率好,能够耐反复折叠的透明塑料膜,才能适合病理尸检场景。
[003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染源腔室1的顶部设有顶板10,所述顶板 10下方设有多根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用于支撑起污染源腔室1,并同时带动支撑起半清洁腔室2,形成足够的空间便于尸体在污染源腔室1内存放,并在半清洁腔室2内处理制作标本。
[0037]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所述顶板10下方设有4根支撑杆11。能够使污染源腔室1得到比较稳定的支撑,保持足够的空间。
[0038]上述顶板10和支撑杆11的材质为透明硬塑料。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
[003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隔离掀帘3为上开启式可开闭结构。所述第一隔离掀帘3的开口由下至上掀开。所述第一隔离掀帘3能够阻断尸体解剖时产生的气溶胶及体液迸溅入半清洁腔室2。同时,打开第一隔离掀帘3可以将尸体解剖后取得的人体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喷溅尸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邻的污染源腔室(1)和半清洁腔室(2),所述污染源腔室(1)与半清洁腔室(2)经隔离面隔离,所述隔离面上设有第一隔离掀帘(3);所述污染源腔室(1)上,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一侧侧面为帘门(4),与所述隔离面相邻的另一侧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口(5),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操作口(6);所述半清洁腔室(2)上,与所述隔离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隔离掀帘(7),所述第二隔离掀帘(7)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操作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顺东林清源郑海燕季赛燕崔俊祺张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