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94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包括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音效合成模块、音效振动模块、供电模块,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合成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音效合成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音效振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供电模块分别与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音效合成模块电性连接,音效振动模块包括音效控制单元和音效输出单元,所述音效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输出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音效输出单元包括共振驱动喇叭;上述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通过音效振动模块上的共振驱动喇叭与吉他背板产生共振,进而发出吉他演奏的声音,而无需使用音箱,拾音器体积小,方便携带,给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便利。极大的便利。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


[0001]本技术涉及乐器拾音器的
,具体为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

技术介绍

[0002]拾音器,用来采集现场声音的一个配件,一种靠接收声音震动,将声音放大的电声学仪器。拾音器是用来采集现场环境声音再传送到后端设备的一个器件,它是由咪头(麦克风)和音频放大电路构成。拾音器一般分为数字拾音器和模拟拾音器,数字拾音器就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将模拟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声音传感设备。模拟拾音器就只是用一般的模拟电路放大咪头采集到的声音。
[0003]目前一般的木吉他是没有办法直接用音箱发出声音的,那我们传统的做法就是利用拾音器获取吉他的声音,然后连接音箱将吉他演奏的声音放大,但是,目前的音箱普遍体积偏大,不方便携带,给使用者造成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
[0005]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包括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音效合成模块、音效振动模块、供电模块,所述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合成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效合成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音效振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音效合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音效振动模块包括音效控制单元和音效输出单元,所述音效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输出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效输出单元包括共振驱动喇叭。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效输出单元包括驱动单元U9、运算放大器U11、电阻R23、电阻R30、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42、电阻R49、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2、电容C42、电容C43、电容C44、电容C46、二极管D3,电阻R3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1的4端连接,电阻R49的一端与电阻R37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4的一端连接,电阻R54的另一端与电容C30的一端连接,电容C30的另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INN引脚连接,电容C43的一端与电阻R52的一端连接,电容C32与驱动单元U9的CP2引脚连接,电容C29 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INP引脚连接,电阻R53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 AVDD引脚连接,电容C46与电阻R53并联连接,电阻R30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EN引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连接,电阻R38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AGND引脚连接,电阻R23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CGND引脚连接,电容C28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CP1引脚连接,电容C42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VOP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共振驱动喇叭连接,电阻R42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PGND引脚连接,电容C44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 VON引脚连接,电阻R46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CPENB引脚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效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单元U8、开关SW1、开关K1,开关SW1与控制单元U8的SOD引脚连接,开关K1与控制单元 U8的SCK引脚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器还包括信号转化模块,所述信号转化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拾音棒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U9的芯片型号为ft830。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U8的芯片型号为MC32P7030A。
[0011]上述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通过在拾音器上加入音效振动模块,吉他演奏的声音通过声音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合成后发送给音效合成模块,音效合成模块将声音传送给音效振动模块,通过音效振动模块上的共振驱动喇叭与吉他背板产生共振,进而发出吉他演奏的声音,而无需使用音箱,拾音器体积小,方便携带,给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的拾音棒模块和麦克风模块的电路图;
[0014]图3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的音效合成模块的电路图;
[0015]图4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的音效振动模块的电路图;
[0016]图5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的供电模块的电路图;
[0017]图6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的信号转化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包括拾音棒模块100、麦克风模块200、音效合成模块300、音效振动模块400、供电模块500,所述拾音棒模块100、麦克风模块200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合成模块30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效合成模块3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音效振动模块40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500分别与拾音棒模块100、麦克风模块200、音效合成模块300电性连接,所述音效振动模块400包括音效控制单元410和音效输出单元420,所述音效控制单元 410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输出单元42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效输出单元420包括共振驱动喇叭421。
[0022]电阻R14的一端与音效合成模块单元的DSP_IN_L引脚连接,电阻R43 的一端与电
阻R37的一端连接,音效控制单元410的VPP引脚与电阻R41 的一端连接,电阻R65的一端与电阻R50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一端与电阻R30的一端连接。
[0023]拾音棒模块100、麦克风模块200分别获取吉他声音后合成为一路音频信号并发送给音效合成模块300,音效合成模块300发送音频信号给音效振动模块400,由音效振动模块400中的音效输出单元420控制共振驱动喇叭421输出声音信号并与吉他演奏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产生共振,使声音信号放大输出。
[0024]这样,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通过在拾音器上加入音效振动模块 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音效合成模块、音效振动模块、供电模块,所述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合成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效合成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音效振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拾音棒模块、麦克风模块、音效合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音效振动模块包括音效控制单元和音效输出单元,所述音效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音效输出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效输出单元包括共振驱动喇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效共振的吉他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效输出单元包括驱动单元U9、运算放大器U11、电阻R23、电阻R30、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42、电阻R49、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2、电容C42、电容C43、电容C44、电容C46、二极管D3,电阻R3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1的4端连接,电阻R49的一端与电阻R37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4的一端连接,电阻R54的另一端与电容C30的一端连接,电容C30的另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INN引脚连接,电容C43的一端与电阻R52的一端连接,电容C32与驱动单元U9的CP2引脚连接,电容C29的一端与驱动单元U9的INP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铭仕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