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85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PVC管保护领域,提供了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端部保护器包括保护器主体管,保护器主体管内侧后方位置设有PVC管安装通孔,PVC管安装通孔内侧前沿位置设有第二盖板安装螺纹,PVC管安装通孔外侧均匀分布有三块缓冲底座,缓冲底座内部设有多组缓冲层,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端部保护器,且端部保护器内设有多组缓冲层,可有效降低碰撞对PVC管主体的损伤,并且端部保护器的设计结构便于PVC管的堆放;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有封口盖板可防止雨水以及露水等进入PVC管中。盖板可防止雨水以及露水等进入PVC管中。盖板可防止雨水以及露水等进入PVC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PVC管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VC是Polyvinylchlorid的简称,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
[0003]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PVC 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在德国, 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
[0004]PVC管凭借其自身的优秀属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且PVC管经过多年发展技术以相对成熟,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如PVC管为透光管,如过在运输或长时间存放时有少量雨水或露水流入管中,时间稍长就有可能产生霉菌、绿藻等,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旨在解决PVC管内部因积水后滋生霉菌以及绿藻等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包括PVC管主体、端部保护器以及端部封口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保护器包括保护器主体管,所述保护器主体管内侧后方位置设有PVC管安装通孔,所述PVC管安装通孔内侧前沿位置设有第二盖板安装螺纹,所述PVC管安装通孔外侧均匀分布有三块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内部设有多组缓冲层,所述端部封口盖板包括封口盖板主体,所述封口盖板主体外围设有第一盖板安装螺纹,所述第一盖板安装螺纹可与所述第二盖板安装螺纹相互配合,所述封口盖板主体前端面设有旋转扭片。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PVC管主体与所述PVC管安装通孔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底座材质为橡胶材质。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安装螺纹与所述第二盖板安装螺纹配合处设有防水胶圈。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PVC管主体外侧包裹有一圈透光薄膜。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底座与所述PVC管安装通孔的连接关系为粘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设有端部保护器,且端部保护器内设有多组缓冲层,可有效降低碰撞对PVC管主体的损伤,并且端部保护器的设计结构便于PVC管的堆放;其次由于本技术还设有封口盖板可防止雨水以及露水等进入PVC管中。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0014]图2是端部保护器的示意图;
[0015]图3是端部封口盖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如图1

图3所示的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包括PVC管主体1、端部保护器2以及端部封口盖板3,其特征在于:端部保护器2包括保护器主体管 203,保护器主体管203内侧后方位置设有PVC管安装通孔205,PVC管安装通孔205内侧前沿位置设有第二盖板安装螺纹204,PVC管安装通孔205外侧均匀分布有三块缓冲底座201,缓冲底座201内部设有多组缓冲层202,端部封口盖板3包括封口盖板主体301,封口盖板主体301外围设有第一盖板安装螺纹302,第一盖板安装螺纹302可与第二盖板安装螺纹204相互配合,封口盖板主体301前端面设有旋转扭片303。
[0018]PVC管主体1与PVC管安装通孔205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有利于将PVC稳定的插入端部保护器2中。
[0019]缓冲底座201材质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可有效减缓冲击。
[0020]第一盖板安装螺纹302与第二盖板安装螺纹204配合处设有防水胶圈,防水胶圈可防止雨水或露水等进入PVC管中。
[0021]PVC管主体1外侧包裹有一圈不透光薄膜,不透光薄膜在如仍有少量雨水或露水进入管中,防止其产生霉菌或绿藻等,降低经济损失。
[0022]缓冲底座201与PVC管安装通孔205的连接关系为粘接,两者材质不同,粘接可稳定将两者粘以一体。
[0023]当需要运输或者存放PVC管时,首先将PVC管主体1的内部烘干,然后将端部保护器2插在PVC管主体1两端口位置,然后将端部封口盖板3旋如端部保护器2中,最后在PVC管主体1外侧包裹上一圈不透光薄膜即可,如需堆放或运输只需借助端部保护器2将PVC管放平即可稳定堆放。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设有端部保护器2,且端部保护器内设有多组缓冲层202,可有效降低碰撞对PVC管主体1的损伤,并且端部保护器2的设计结构便于PVC管的堆放;其次由于本技术还设有封口盖板3可防止雨水以及露水等进入PVC管中。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管的保护装置,包括PVC管主体(1)、端部保护器(2)以及端部封口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保护器(2)包括保护器主体管(203),所述保护器主体管(203)内侧后方位置设有PVC管安装通孔(205),所述PVC管安装通孔(205)内侧前沿位置设有第二盖板安装螺纹(204),所述PVC管安装通孔(205)外侧均匀分布有三块缓冲底座(201),所述缓冲底座(201)内部设有多组缓冲层(202),所述端部封口盖板(3)包括封口盖板主体(301),所述封口盖板主体(301)外围设有第一盖板安装螺纹(302),所述第一盖板安装螺纹(302)可与所述第二盖板安装螺纹(204)相互配合,所述封口盖板主体(301)前端面设有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通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