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68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PVC管的运用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上夹具环前水平面上的设有四枚均匀分布的磁力柱,上夹具环后侧外弧面尾端设有充气口支座,充气口支座中间位置设有充气口,充气口贯穿于上夹具环且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上夹具环后水平面上设有中心旋转座,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上夹具环以及下夹具环,可适用于多种孔径的管道,挺高使用覆盖面;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上充气环以及下充气环,可用于模拟均匀受力,检测PVC管连接处是否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PVC管的运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PVC是Polyvinylchlorid的简称,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在德国,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人们开始钢钒的使用PVC管,伴随着大规模的使用PVC管,对于PVC管的检测也越来越多,虽然PVC管技术相对成熟,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部分缺陷,如PVC管为硬质管,当管道需要拐弯时则需要连接另一根水管才能实现管道拐弯,而连接另一根水时则有可能出现裂缝导致管道漏水,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包括上夹具环、下夹具环、上充气环以及下充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环前水平面上的设有四枚均匀分布的磁力柱,所述上夹具环后侧外弧面尾端设有充气口支座,所述充气口支座中间位置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贯穿于所述上夹具环且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所述上夹具环后水平面上设有中心旋转座,所述中心旋转座中间设有旋转轴孔,所述上夹具环内侧设有上充气环,所述上充气环前表面靠近所述充气口支座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气孔,所述上充气环与所述充气口相连,所述下夹具环前水平面上设有均匀分布有四枚磁力吸孔,所述下夹具环后水平面上沿水平中心线对称设有两块侧边旋转座,两块所述侧边旋转座之间设有旋转轴,所述下夹具环内侧设有下充气环,所述下充气环前表面靠近所述侧边旋转座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气孔。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夹具环以及所述下夹具环均为铝合金材质。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旋转座以及所述侧边旋转座与所述上夹具环以及所述下夹具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口内侧设有密封圈。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口支座为经过倒角处理的铝合金构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气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气孔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充气环以及所述下充气环与所述上夹具环以及所述下夹具环的连接方式为粘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设有上夹具环以及下夹具环,可适用于多种孔径的管道,挺高使用覆盖面;其次由于本技术设有上充气环以及下充气环,可用于模拟均匀受力,检测PVC管连接处是否漏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视角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视角安装示意图;图3是上夹具环与上充气环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下夹具环与下充气环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为现有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便不再赘述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包括上夹具环1、下夹具环2、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其特征在于:上夹具环1前水平面上的设有四枚均匀分布的磁力柱101,上夹具环1后侧外弧面尾端设有充气口支座102,充气口支座102中间位置设有充气口103,充气口103贯穿于上夹具环1且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上夹具环1后水平面上设有中心旋转座104,中心旋转座104中间设有旋转轴孔105,上夹具环1内侧设有上充气环3,上充气环3前表面靠近充气口支座102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气孔301,上充气环3与充气口103相连,下夹具环2前水平面上设有均匀分布有四枚磁力吸孔201,下夹具环2后水平面上沿水平中心线对称设有两块侧边旋转座202,两块侧边旋转座202之间设有旋转轴203,下夹具环2内侧设有下充气环4,下充气环4前表面靠近侧边旋转座202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气孔401。上夹具环1以及下夹具环2均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强度高质量轻,足以满足本技术的使用。中心旋转座104以及侧边旋转座202与上夹具环1以及下夹具环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结构稳定,可以有效固定住需要固定的两部分,且焊接时间灵活可自由调整焊接时间。充气口103内侧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防止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中气体泄漏。所述充气口支座102为经过倒角处理的铝合金构件,倒角处理可降低使用者被划伤的风险。第一连接气孔301以及第二连接气孔401之间通过软管相连,由于本技术需要弯折故使用可以弯折的软管进行连接。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与所述上夹具环1以及所述下夹具环2的连接方式为粘接,两者材质不同故使用粘接,粘接的连接稳定性足以满足本技术的使用需求。当需要检测PVC管连接处时,首先将需要检测的PVC管连接处外侧擦拭干净,然后再其上覆盖一圈水分检测试纸,然后再将本技术表面擦拭干净,便可将外部充气装置与充气口103相连,然后原本吸附住的磁力柱101以及磁力吸孔201打开,将上夹具环1置于待检测处上方,下夹具环2置于待检测处下方,放置好后便可打开外部充气装置使得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膨胀,充气完后静置一段时间便可将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中气体放掉,然后检查水分检测试纸是否变色,即可判断PVC管连接处是否有缝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设有上夹具环1以及下夹具环2,可适用于多种孔径的管道,挺高使用覆盖面;其次由于本技术设有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可用于模拟均匀受力,检测PVC管连接处是否漏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包括上夹具环(1)、下夹具环(2)、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环(1)前水平面上的设有四枚均匀分布的磁力柱(101),所述上夹具环(1)后侧外弧面尾端设有充气口支座(102),所述充气口支座(102)中间位置设有充气口(103),所述充气口(103)贯穿于所述上夹具环(1)且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所述上夹具环(1)后水平面上设有中心旋转座(104),所述中心旋转座(104)中间设有旋转轴孔(105),所述上夹具环(1)内侧设有上充气环(3),所述上充气环(3)前表面靠近所述充气口支座(102)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气孔(301),所述上充气环(3)与所述充气口(103)相连,所述下夹具环(2)前水平面上设有均匀分布有四枚磁力吸孔(201),所述下夹具环(2)后水平面上沿水平中心线对称设有两块侧边旋转座(202),两块所述侧边旋转座(202)之间设有旋转轴(203),所述下夹具环(2)内侧设有下充气环(4),所述下充气环(4)前表面靠近所述侧边旋转座(202)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气孔(4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管连接处的检测装置,包括上夹具环(1)、下夹具环(2)、上充气环(3)以及下充气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环(1)前水平面上的设有四枚均匀分布的磁力柱(101),所述上夹具环(1)后侧外弧面尾端设有充气口支座(102),所述充气口支座(102)中间位置设有充气口(103),所述充气口(103)贯穿于所述上夹具环(1)且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所述上夹具环(1)后水平面上设有中心旋转座(104),所述中心旋转座(104)中间设有旋转轴孔(105),所述上夹具环(1)内侧设有上充气环(3),所述上充气环(3)前表面靠近所述充气口支座(102)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气孔(301),所述上充气环(3)与所述充气口(103)相连,所述下夹具环(2)前水平面上设有均匀分布有四枚磁力吸孔(201),所述下夹具环(2)后水平面上沿水平中心线对称设有两块侧边旋转座(202),两块所述侧边旋转座(202)之间设有旋转轴(203),所述下夹具环(2)内侧设有下充气环(4),所述下充气环(4)前表面靠近所述侧边旋转座(202)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气孔(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通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