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8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腰带、绑带和控制器,绑带环绕在患者大腿根部,控制器能够限制髋关节活动,控制器连接设置在腰带和绑带之间,控制器分别设置在腰带和绑带的外侧,腰带设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一螺丝和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竖直线性排列在腰带的外侧,第一调节件一端连接控制器,第一调节件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螺丝贯穿依次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调节孔,第一固定孔连接第一调节孔,即第一调节件与腰带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调节腰部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之间合适的距离。定器之间合适的距离。定器之间合适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在髋关节手术后,需要限制手术过的单腿的活动范围,防止髋关节脱位,而另一条未手术过的单腿依然能在正常范围内活动,髋关节正常活动范围:髋关节的可屈曲角度在140
°
之内,患者髋关节的最大外展角度为40
°
,患者髋关节的最大内收角度在30
°
,患者髋关节的最大后伸角度为10
°

[0003]为了限制手术过的单腿的活动范围,目前会使用髋关节固定装置,髋关节固定装置包括控制器、腰部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缠绕在患者腰部,腿部固定器缠绕在患者手术过的腿部,控制器的上端连接腰部固定器,控制器的下端连接腿部固定器,控制器设于患者的侧方,通过控制器限制手术后的腿的活动范围,虽然能防止髋关节脱位,但是腰部固定器与腿部固定器之间的距离不变,不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调节腰部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之间合适的距离。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腰带、绑带和控制器,绑带环绕在患者大腿根部,控制器能够限制髋关节活动,控制器连接设置在腰带和绑带之间,控制器分别设置在腰带和绑带的外侧,腰带设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一螺丝和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竖直线性排列在腰带的外侧,第一调节件一端连接控制器,第一调节件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螺丝贯穿依次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调节孔,第一固定孔连接第一调节孔,即第一调节件与腰带可拆卸连接。
[0006]优选的,绑带设有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件、第二螺丝和多个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竖直线性排列在绑带的外侧,第二调节件一端连接控制器,第二调节件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螺丝贯穿依次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调节孔,使第二固定孔连接第二调节孔,即第二调节件与绑带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二固定孔连接不同高度的第二调节孔,从而调节绑带与控制器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0007]优选的,腰带内侧设有软垫,由于软垫的柔软性,能够提高患者穿戴腰带的舒适感,并且软垫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
[0008]优选的,软垫接触人体的面设有透气槽,透气槽竖直贯穿软垫,透气槽能够让外界的空气从透气槽内通过,能够让患者穿戴腰带感到凉爽,并且能够让患者的汗水从透气槽流出,避免汗水将软垫粘连在患者身上从而感到不适感。
[0009]优选的,腰带设有透气孔,透气孔水平贯穿腰带,透气孔能够让外界的空气从透气孔进入腰带内,能够让患者穿戴腰带感到凉爽。
[0010]优选的,腰带外侧兜袋,兜袋设有空腔,当不使用腰带时,可以将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第三螺丝存放在兜袋内,当使用腰带时,可以将手机等随身物品存放在兜袋内。
[0011]优选的,兜袋内设有磁铁,磁铁用于吸附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第三螺丝,防止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第三螺丝从兜袋内掉出。
[0012]优选的,腰带设有缺口,腰带的缺口处设有固定带,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腰带一端,固定带另一端设有第三调节机构,固定带另一端通过第三调节机构连接腰带的另一端,能够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调节第三调节机构。
[0013]优选的,第三调节机构包括魔术贴,固定带朝向腰带的面通过魔术贴贴合在腰带外侧,使用魔术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穿戴腰带。
[0014]优选的,第三调节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孔、第三螺丝和多个第三调节孔,第三固定孔设于腰带外侧,第三调节孔水平线性阵列在固定带上,第三螺丝依次贯穿第三调节孔和第三固定孔,第三调节孔连接第三固定孔,螺丝连接具有牢固、易拆卸的特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一、第一调节件一端连接控制器,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件,通过第一固定孔连接不同高度的第一调节孔,从而调节腰带与控制器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0017]二、第一调节件与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能够将第二固定件从患者的左腿替换到患者的右腿使用。
[0018]三、第一调节机构将第一调节件通过第一螺丝连接在腰带上,螺丝连接具有牢固、易拆卸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中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1中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4为实施例2中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实施例2中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实施例2中腰带的俯视图。
[0025]附图标记:1.腰带;11.固定带;12.软垫;13.透气孔;14.透气槽;2.绑带;3.控制器;4.第一调节机构;40.第一调节件;41.第一固定孔;42.第一调节孔;43.第一螺丝;5.第二调节机构;50.第二调节件;51第二固定孔;52;第二调节孔;53.第二螺丝;6.第三调节机构;60.魔术贴;61.第三固定孔;62. 第三调节孔;63.第三螺丝;7.兜袋;70.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的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腰带1、绑带2和控制器3,绑带2环绕在患者大腿根部,控制器3连接设置在腰带1 和绑带2之间,控制器3分别设置在腰带1和绑带2的外侧,控制器3能够限制髋关节活动,将髋关节的可屈曲角度控制在90
°

内,将患者髋关节的最大内旋角度控制在80
°
,将患者髋关节的最大外旋角度控制在30
°
,将患者髋关节的最大内收程度不能超过人体的中心轴。
[0029]其中,腰带1设有第一调节机构4,第一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调节件 40、第一螺丝43和多个第一调节孔42,第一调节孔42竖直线性排列在腰带1的外侧,第一调节件40一端连接控制器3,第一调节件40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41,第一螺丝43贯穿依次第一固定孔41和第一调节孔42,使第一固定孔41连接第一调节孔42,即第一调节件40与腰带1可拆卸连接,第一调节件40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41,使用多个第一螺丝43固定,能够提高第一调节件40与腰带1的连接更加牢固。
[0030]绑带2设有第二调节机构5,第二调节机构5包括第二调节件50、第二螺丝53和多个第二调节孔52,第二调节孔52竖直线性排列在绑带2的外侧,第二调节件50一端连接控制器3,第二调节件50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孔51,第二螺丝53贯穿依次第二固定孔51和第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1)、环绕患者大腿根部的绑带(2)和用于限制髋关节活动的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连接设置在腰带(1)和绑带(2)之间,所述控制器(3)分别设置在腰带(1)和绑带(2)的外侧,所述腰带(1)设有第一调节机构(4),所述第一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调节件(40)、第一螺丝(43)和多个第一调节孔(42),所述第一调节孔(42)竖直线性排列在腰带(1)的外侧,所述第一调节件(40)一端连接控制器(3),所述第一调节件(40)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41),所述第一螺丝(43)贯穿依次第一固定孔(41)和第一调节孔(42),所述第一固定孔(41)连接第一调节孔(42),即第一调节件(40)与腰带(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2)设有第二调节机构(5),所述第二调节机构(5)包括第二调节件(50)、第二螺丝(53)和多个第二调节孔(52),所述第二调节孔(52)竖直线性排列在绑带(2)的外侧,所述第二调节件(50)一端连接控制器(3),所述第二调节件(50)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孔(51),所述第二螺丝(53)贯穿依次第二固定孔(51)和第二调节孔(52),使第二固定孔(51)连接第二调节孔(52),即第二调节件(50)与绑带(2)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1)内侧设有软垫(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脚髋关节术后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12)接触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清杨红萍沈兰娟徐爱华张艳梅林洪吴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