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81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应用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地图、导航、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领域,包括:获取待渲染地图数据所对应的初始地图平面;获取初始地图平面中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根据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若连接线的数量大于1,则任意两条连接线互相平行;对目标地图平面进行渲染处理,显示渲染后的地图数据。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申请能够自动拆分为不带孔洞的目标地图平面,从而节省人力成本。还能够使得连通后的目标地图平面仅存在一个面,在渲染处理的时候,仅对一个面进行渲染即可,从而提升图像渲染的效率。染的效率。染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地图数据进行渲染时,需要按照不同的渲染顺序处理图层,呈现出与现实世界一致的效果。例如:渲染顺序按照大陆架、海洋、行政区域、湖泊河流、绿化带以及建筑的顺序,但这种渲染逻辑在表达复杂地物时会出现冲突情况。以图1所示的地图为例,A1指示岛屿,A2指示湖泊,即岛屿上有湖泊,湖泊中心又有岛屿,如果按照先渲染岛屿,再渲染湖泊,那么湖泊中心的岛屿就无法被渲染出来。基于此,可对湖泊进行挖洞处理;如果水系相当复杂,可能将具有多个孔洞,形成一个具有多个内边界的面。
[0003]现有地图编译程序无法支持同时编译包含孔洞的面,因此,需要采用拆分面的方式将地图处理为多个不含孔洞的面,即采用人工作业方式,建立内边界与外边界的连接,拆分为多个面,再依次对这些面进行渲染。
[0004]然而,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对带孔洞的面进行拆分,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成本,尤其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图(例如,群岛)而言,还容易出现拆分出错的情况。与此同时,将地图拆分成多个面的方式,会导致面的数量增加,造成图像渲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一方面能够自动拆分为不带孔洞的目标地图平面,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连通后的目标地图平面仅存在一个面,在渲染处理的时候,仅对一个面进行渲染即可,从而提升图像渲染的效率。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渲染地图数据所对应的初始地图平面,其中,初始地图平面包括K个孔洞以及初始平面边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获取初始地图平面中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根据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若连接线的数量大于1,则任意两条连接线互相平行;对目标地图平面进行渲染处理,显示渲染后的地图数据。
[0007]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包括:响应针对于待渲染地图数据的数据处理指令,获取待渲染地图数据所对应的初始地图平面,其中,初始地图平面包括K个孔洞以及初始平面边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获取初始地图平面中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根据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之间
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若连接线的数量大于1,则任意两条连接线互相平行;响应针对于目标地图平面的数据渲染指令,对目标地图平面进行渲染处理,显示渲染后的地图数据。
[0008]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图数据渲染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渲染地图数据所对应的初始地图平面,其中,初始地图平面包括K个孔洞以及初始平面边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初始地图平面中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若连接线的数量大于1,则任意两条连接线互相平行;显示模块,用于对目标地图平面进行渲染处理,显示渲染后的地图数据。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初始地图平面包括第一孔洞以及初始平面边界,所述边界坐标信息包括孔洞边界点在坐标系中的最小横坐标值、最大横坐标值、最小纵坐标值和最大纵坐标值的至少一个;构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构建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或,根据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构建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或,根据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构建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或,根据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构建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初始地图平面包括第一孔洞以及初始平面边界;构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小横坐标值,确定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一最短连接线,其中,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根据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大横坐标值,确定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二最短连接线,其中,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根据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小纵坐标值,确定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三最短连接线,其中,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根据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大纵坐标值,确定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第四最短连接线,其中,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对应于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从第一最短连接线、第二最短连接线、第三最短连接线以及第四最短连接线中选
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目标连接线;构建目标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初始地图平面包括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以及初始平面边界;构建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以及第二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进行排序;若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小于第二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则构建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一连接线,以形成第一平面边界;构建第二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第一平面边界的第二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第二连接线与第一连接线互为平行。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构建模块,具体用于若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等于第二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则获取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以及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以及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进行排序;若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小于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则确定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三连接线以及第四连接线,其中,第三连接线对应于第一长度,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二长度;根据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从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一目标连接线;构建第一目标连接线,以形成第二平面边界;确定第二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第二平面边界的第五连接线以及第六连接线,其中,第五连接线对应于第三长度,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四长度;根据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从第五连接线和第六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二目标连接线;构建第二目标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图数据渲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渲染地图数据所对应的初始地图平面,其中,所述初始地图平面包括K个孔洞以及初始平面边界,所述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获取所述初始地图平面中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根据所述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所述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其中,若连接线的数量大于1,则任意两条连接线互相平行;对所述目标地图平面进行渲染处理,显示渲染后的地图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地图平面包括第一孔洞以及所述初始平面边界,所述边界坐标信息包括孔洞边界点在坐标系中的最小横坐标值、最大横坐标值、最小纵坐标值和最大纵坐标值的至少一个;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所述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构建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或,根据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构建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或,根据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构建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或,根据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构建所述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地图平面包括第一孔洞以及所述初始平面边界;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所述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小横坐标值,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一最短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根据所述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大横坐标值,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二最短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二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根据所述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小纵坐标值,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三最短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三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根据所述第一孔洞所对应的最大纵坐标值,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与所述初
始平面边界的第四最短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一孔洞的第四边界点对应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从所述第一最短连接线、所述第二最短连接线、所述第三最短连接线以及所述第四最短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目标连接线;构建所述目标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地图平面包括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以及所述初始平面边界;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所述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包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进行排序;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则构建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一连接线,以形成第一平面边界;构建所述第二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第一平面边界的第二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互为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等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进行排序;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小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三连接线以及第四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线对应于第一长度,所述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二长度;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从所述第三连接线和所述第四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一目标连接线;构建所述第一目标连接线,以形成第二平面边界;确定所述第二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第二平面边界的第五连接线以及第六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五连接线对应于第三长度,所述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四长度;根据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从所述第五连接线和所述第六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二目标连接线;构建所述第二目标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等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横坐标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进行排序;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小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三连接线以及第四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线对应于第一长度,所述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二长度;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从所述第三连接线和所述第四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一目标连接线;构建所述第一目标连接线,以形成第二平面边界;确定所述第二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第二平面边界的第五连接线以及第六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五连接线对应于第三长度,所述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四长度;根据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从所述第五连接线和所述第六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二目标连接线;构建所述第二目标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地图平面包括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以及所述初始平面边界;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孔洞的边界坐标信息,构建所述每个孔洞的孔洞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之间的连接线,以形成目标地图平面,包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进行排序;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则构建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一连接线,以形成第一平面边界;构建所述第二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第一平面边界的第二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互为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等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进行排序;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小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小纵坐标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三连接线以及第四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线对应于第一长度,所述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二长度;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从所述第三连接线和所述第四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一目标连接线;构建所述第一目标连接线,以形成第二平面边界;确定所述第二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第二平面边界的第五连接线以及第六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五连接线对应于第三长度,所述第四连接线对应于第四长度;根据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从所述第五连接线和所述第六连接线中选择长度最小值作为第二目标连接线;构建所述第二目标连接线,以形成所述目标地图平面;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等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横坐标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以及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进行排序;
若所述第一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小于所述第二孔洞的最大纵坐标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孔洞的第一边界点与所述初始平面边界的第三连接线以及第四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广法管婕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