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81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其包括料斗,料斗内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料斗的下部连接有两个出料管,两个出料管一端与料斗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的中部弯折成钝角设置,每个所述出料管上均设置有一个控制出料速度的阀门。本申请具有提高浇筑钢筋密集区域时混凝土骨料分配均匀性的效果。凝土骨料分配均匀性的效果。凝土骨料分配均匀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混凝土浇筑时通常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将用于形成墙体的模板空间进行填充,在浇筑时沿着需要浇筑形成的墙体上方向墙体两侧安装的模板之间进行浇筑,特别是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够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到模板内的空间内,形成密实且均匀的胶凝结构。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336402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用的引流装置,包括进料斗、混合舱和出料结构,进料斗下方设置有混合舱,所述混合舱下方设置有出料结构,所述混合舱外侧中部设置有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左端同轴转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棒,所述搅拌轴穿过混合舱左侧进入到混合舱内部,所述出料结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出料接口。
[0004]但是上述结构中对于需要浇筑钢筋比较密集的区域时,混凝土中的骨料受到钢筋的阻挡分配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浇筑钢筋密集区域时混凝土骨料分配不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包括料斗,料斗内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料斗的下部连接有两个出料管,两个出料管一端与料斗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的中部弯折成钝角设置,每个所述出料管上均设置有一个控制出料速度的阀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料斗内用于放置混凝土,打开出料管上的阀门,并且先将两个出料管的出口对着比较密集的钢筋两侧,打开的阀门开度用于控制进入钢筋两侧的流量,从而能够将钢筋两侧的混凝土同高度进行浇注,使混凝土在钢筋的两侧不相互流动,进而钢筋不会对骨料进行过滤,提高了钢筋密集区混凝土骨料分配均匀性。
[0009]优选的,所述阀门包括阀片和控制杆,所述阀片转动连接在出料管的内部,所述控制杆位于出料管的外部与阀片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片通过控制杆连接将阀片转动,阀片转动连接在出料管的内部,从而能够通过打开阀片的转动角度控制阀门的开度,使混凝土流动比较通畅。
[0011]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套,所述阀片上设置有转轴,所述阀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出料管上,所述转轴位于定位套内,定位套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控制杆用于卡设到卡槽内,并且控制杆与转轴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管的外部设置定位套,定位套上开设有卡槽,在将控
制杆转动后,使控制杆卡设到卡槽内,从而能够通过卡槽将控制杆固定,避免控制杆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套内插入有锁定套,锁定套内部开设有方孔,所述转轴通过方孔滑动配合在锁定套内,所述锁定套与转轴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固定在锁定套上,所述控制杆固定在锁定套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套内插入锁定套,锁定套与转轴之间设置有拉簧,在需要调节阀片时,将控制杆从卡槽内取出,转动控制杆后,由拉簧自动将控制杆卡设到卡槽内,方便对控制杆的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杆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在料斗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料斗上,所述搅拌轴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搅拌杆有多个且分布在搅拌轴的外侧壁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杆能够对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再混合,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
[0017]优选的,两个所述出料管与料斗连接位置的连线与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位于搅拌轴两端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上设置的螺旋叶片,并且螺旋叶片位于搅拌轴两端位置的螺旋旋向相反,从而能够使螺旋叶片将混凝土挤压到两个出料管处。
[0019]优选的,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弯成V形,所述导流板所呈V形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料斗与两个出料管的连接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的底部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为V形,从而能够将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导流,方便混凝土进入到出料管内。
[0021]优选的,所述料斗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吊耳。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的顶部设置两个吊耳,在将料斗使用时,通过吊耳将料斗吊起,比较方便料斗下料。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两个出料管的出口对着比较密集的钢筋两侧,打开的阀门开度用于控制进入钢筋两侧的流量,从而能够将钢筋两侧的混凝土同高度进行浇注,使混凝土在钢筋的两侧不相互流动,进而钢筋不会对骨料进行过滤,提高了钢筋密集区混凝土骨料分配均匀性;
[0025]2.通过锁定套与转轴之间设置有拉簧,在需要调节阀片时,将控制杆从卡槽内取出,转动控制杆后,由拉簧自动将控制杆卡设到卡槽内,方便对控制杆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阀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料斗;11、吊耳;12、出料口;2、出料管;3、阀门;31、阀片;32、转轴;33、控制杆;34、定位套;35、锁定套;36、方孔;37、拉簧;38、卡槽;4、混合装置;41、搅拌轴;42、搅拌杆;43、驱动电机;44、螺旋叶片;5、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参考图1和图2,包括料斗1,料斗1为方形,在料斗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吊耳11,方便在浇筑时,通过吊耳11将料斗1吊起。料斗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出料管2,出料管2一端竖直设置,另一端倾斜设置,使出料管2从中部的位置弯折成钝角,在出料管2竖直设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料斗1上,在料斗1的底部对应于出料管2开设有两个出料口12,将料斗1内充入混凝土后,混凝土在料斗1内通过出料口12流入到出料管2内。在需要浇注钢筋比较密集的位置时,将两个出料管2分别放置到钢筋的两侧,从而通过控制两个出料管2内的流速用于控制钢筋两侧的混凝土浇注速度,进而在钢筋两侧混凝土同时填充时,能够保证混凝土骨料比较均匀。
[0032]参考图2和图3,为了控制出料管2内的混凝土流速,在出料管2上设置有阀门3,阀门3包括阀片31、转轴32和控制杆33,阀片31为圆形用于与出料管2的内壁相配合,将转轴32固定在阀片31上且转轴32的轴线沿着阀片31的径线设置,阀片31通过转轴32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包括料斗(1),料斗(1)内设置有混合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的下部连接有两个出料管(2),两个出料管(2)一端与料斗(1)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2)的中部弯折成钝角设置,每个所述出料管(2)上均设置有一个控制出料速度的阀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3)包括阀片(31)和控制杆(33),所述阀片(31)转动连接在出料管(2)的内部,所述控制杆(33)位于出料管(2)的外部与阀片(3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2)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套(34),所述阀片(31)上设置有转轴(32),所述阀片(31)通过转轴(32)转动连接在出料管(2)上,所述转轴(32)位于定位套(34)内,定位套(34)的端部开设有卡槽(38),控制杆(33)用于卡设到卡槽(38)内,并且控制杆(33)与转轴(3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均匀性致密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34)内插入有锁定套(35),锁定套(35)内部开设有方孔(36),所述转轴(32)通过方孔(36)滑动配合在锁定套(35)内,所述锁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波郝嘉琪李云锋夏亚敏何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正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