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775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医生接诊患者后通过医护端将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医嘱录入智慧手环并将其佩戴在佩戴在患者手腕上,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出科室进行检查时自动识别智慧手环,记录出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读取智慧手环,进行患者身份以及检查或治疗项目确认,医生可通过医护端查看检查结果。本申请以智慧手环为介质,通过APP和读写设备,基于急救质控平台进行了就诊全过程管理,使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对患者信息进行了自动、准确的采集,同时对多科室资源进行了协同处理,实现了流程节点可视化。实现了流程节点可视化。实现了流程节点可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护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急诊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及时准确进行救治,可能需要进出多个科室进行多种检查与治疗,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多次沟通及多次信息记录,这期间会出现重复无效的沟通,浪费医护人员时间,耽误患者救治,导致就医效率低下,在救治过程中还需要医护人员专门记录各种时间数据,无法实现无人化管理,浪费人力,还可能由于医院内部各部门沟通不及时还会造成就医延迟等事故,对于需要及时、高效救治的急诊患者,当其移动不便、意思不清醒更易造成治疗的延误及准确性低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申请目的基于此,为了实现对急诊患者就诊的全流程管理,使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对患者信息进行自动、准确的采集,同时进行多科室资源协同处理,实现流程节点可视化。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二)技术方案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包括: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入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进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在患者进入科室后读取所述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检查或治疗项目;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离开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慧手环为腕带型电子标签。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质控平台基于公有云方式进行访问,通过APP模式建立三个端,分别为:急救端、医护端、医患端,所述APP安装在手持终端及智能手机上,所述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挂号收费系统、病历系统。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患端具有在线就诊及在院信息查询功能,所述医患端由在院患者、已出院患者或未入院人群使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还包括: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信息录入和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
[0009]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包
括:接诊模块,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进口记录模块,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入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进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治疗模块,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在患者进入科室后读取所述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检查或治疗项目;出口记录模块,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离开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慧手环为腕带型电子标签。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质控平台基于公有云方式进行访问,通过APP模式建立三个端,分别为:急救端、医护端、医患端,所述APP安装在手持终端及智能手机上,所述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挂号收费系统、病历系统。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患端具有在线就诊及在院信息查询功能,所述医患端由在院患者、已出院患者或未入院人群使用。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还包括:预诊模块,用于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信息录入和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
[0014](三)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及系统,以智慧手环为介质,通过APP和读写设备及急救质控平台进行的就诊全过程管理,使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对患者信息进行了自动、准确的采集,同时对多科室资源进行了协同处理,实现了流程节点可视化。
附图说明
[0015]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和说明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6]图1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19]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主要包括有以下步骤100至步骤400。
[0020]步骤100,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
[0021]患者入院后为了方便后续身份辨认等,首先为患者佩戴智慧手环,所述智慧手环
基于RFID技术,RFID技术即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智慧手环分为两种,分别为多功能UHF手环及一次性无源UHF腕带,UHF即超高频,多功能UHF手环除了储存记录信息之外可根据需求集成紧急呼救、重力传感(防跌倒)、心率、睡眠监测、GPS等功能,一次性无源UHF腕带通过专门的腕带打印机即可打印,相较于多功能UHF手环造价较低,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风险,该一次性无源UHF腕带可打印表面可视化内容,无RFID识别设备的情况下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识别。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后,可通过医护端APP进行信息输入,医护端APP可以安装在手持终端或智能手机上,输入的信息包括入院时间、患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初步病情诊断结果、待检查项目、治疗方案等信息,录入信息后将手环佩戴在患者手腕上。
[0022]输入进手环的信息则自动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急救质控平台打通医院病历系统,根据输入信息自动为病人建立电子病历,后续根据手环信息更新,电子病历内容随时更新完善。
[0023]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00进行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001,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及信息录入、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
[0024]紧急就诊患者通过120急救车入院时,跟车医生在急救车上即可进行初步病情诊断及紧急治疗,跟车急救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或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入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进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在患者进入科室后读取所述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检查或治疗项目;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离开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手环为腕带型电子标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质控平台基于公有云方式进行访问,通过APP模式建立三个端,分别为:急救端、医护端、医患端,所述APP安装在手持终端及智能手机上,所述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挂号收费系统和病历系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患端具有在线就诊及在院信息查询功能,所述医患端由在院患者、已出院患者或未入院人群使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还包括: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信息录入和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6.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思睿蔡宇衡李轶飞李静莉蒋龙李戴成
申请(专利权)人: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