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69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注浆头、压套、预制注浆桩尖;所述注浆头为中空的管状体,注浆头中部外侧设有圆柱形配重体,注浆头侧面开设有位于圆柱形配重体下方的圆形球窝,圆形球窝内过盈配合压入有钢珠;所述压套由顶部的挡环、中部连接杆、下部环套构成;所述预制注浆桩尖由锥形桩尖和注浆管构成,环套将钢珠从圆形球窝压入卡槽内,注浆头与预制注浆桩尖连接在一起。通过压套将钢珠压入预制注浆桩尖的注浆管上部卡槽内,便于注浆装置的上下连接;通过钢丝绳将压套拉离,完成注浆头与预制注浆桩尖的脱离,回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卡住,有利于注浆装置回收再使用。有利于注浆装置回收再使用。有利于注浆装置回收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凭借质量可控,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多的项目采用预制管桩作为基础。预制管桩一般作为摩擦型桩应用到实际工程之中,由于其单桩承载力相对较小,导致工程桩的桩长及数量相对较多。目前,有一种混凝土管桩后注浆工艺,它能够通过注浆管向固定在管桩底端的预制桩尖注浆,通过预制桩尖内设的注浆通道,排出水泥浆,形成注浆层,有效的提高管桩与桩周土的粘结力,提高桩与土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身长度及桩数。但是,后注浆工艺的注浆管与底部预制桩尖连接处不方便对接和松开,不易回收再利用。因此,设计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注浆管能够通过它与预制桩尖连接,对接方便,并且可回收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它解决了目前注浆管与底部预制桩尖连接处不方便对接和松开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它包括注浆头、压套、预制注浆桩尖;
[0006]所述注浆头为中空的管状体,注浆头内壁中部设有一圈限位凸台,注浆头顶部设有螺纹连接部,注浆头中部外侧设有圆柱形配重体,注浆头侧面开设有位于圆柱形配重体下方的圆形球窝,圆形球窝内过盈配合压入有钢珠;
[0007]所述压套由顶部的挡环、中部连接杆、下部环套构成,挡环套在注浆头上部,环套套在注浆头下部,挡环底部设有多根连接杆,连接杆下端穿过圆柱形配重体内设的通孔与底部的环套固定;
[0008]所述预制注浆桩尖由锥形桩尖和注浆管构成,锥形桩尖设有注浆腔,注浆腔上端口与注浆管密封连接,注浆腔下端连接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注浆孔,注浆管上部设有与圆形球窝对应的卡槽,当注浆管顶部到达限位凸台,挡环落在圆柱形配重体上表面时,环套将钢珠从圆形球窝压入卡槽内,注浆头与预制注浆桩尖连接在一起。先通过钢丝绳拉动压套,然后拉动上部注浆头,及与注浆头上端连接的外部注浆管道,此时,钢珠从下部预制注浆桩尖上部的注浆管卡槽内向外脱离,上部注浆头与下部预制注浆桩尖完成脱离,顺利回收。回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卡住,有利于注浆装置回收再使用。
[0009]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圆形球窝内设有限位凹槽,钢珠过盈配合压入圆形球窝的限位凹槽内。能够将钢珠卡入限位凹槽内,防止对接前钢珠意外掉落。
[0010]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注浆头下端口为扩张的喇叭形开口。喇叭形开口有利于注浆头与预制注浆桩尖对接在一起。
[0011]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注浆管上端与注浆头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注浆头内壁设有环状槽,环状槽内设置Y型密封圈,预制注浆桩尖上部注浆管与设在注浆头内部Y型密封圈紧密接触,注浆时连接处通过Y型密封圈密封,防止浆液外溢。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压套将钢珠压入预制注浆桩尖的注浆管上部卡槽内,将注浆头与预制注浆桩尖连接在一起,便于注浆装置的上下连接;
[0014](2)通过钢丝绳将压套拉离,同时抽离注浆头和注浆管道,钢珠被预制注浆桩尖上的注浆管顶落,完成注浆头与预制注浆桩尖的脱离,回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卡住,有利于注浆装置回收再使用;
[0015](3)圆形球窝内设有限位凹槽,将钢珠过盈卡入限位凹槽内,防止对接前钢珠意外掉落;
[0016](4)注浆头下端口为扩张的喇叭形开口,喇叭形开口有利于注浆头与预制注浆桩尖对接在一起;
[0017](5)注浆管上端与注浆头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能够防止浆液外溢。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注浆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预制注浆桩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锁定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锁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钢珠过盈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注浆孔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注浆头1,限位凸台101,螺纹连接部102,圆柱形配重体103,圆形球窝104,钢珠105,通孔106,限位凹槽107,喇叭形开口108,环状槽109,压套2,挡环201,连接杆202,环套203,预制注浆桩尖3,锥形桩尖301,注浆管302,注浆腔303,注浆孔304,卡槽305,密封圈306,注浆管道4,管桩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它包括注浆头1、压套2、预制注浆桩尖3。
[0031]如图2所示,注浆头1为中空的管状体,注浆头1内壁中部设有一圈限位凸台101,注浆头1顶部设有螺纹连接部102,注浆头1中部外侧设有圆柱形配重体103,注浆头1侧面开设有位于圆柱形配重体103下方的圆形球窝104,圆形球窝104内过盈配合压入有钢珠105。
[0032]如图3所示,压套2由顶部的挡环201、中部连接杆202、下部环套203构成,挡环201套在注浆头1上部,环套203套在注浆头1下部,挡环201底部设有多根连接杆202,连接杆202下端穿过圆柱形配重体103内设的通孔106与底部的环套203固定。
[0033]如图4

图6所示,预制注浆桩尖3由锥形桩尖301和注浆管302构成,锥形桩尖301设有注浆腔303,注浆腔303上端口与注浆管302密封连接,注浆腔303下端连接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注浆孔304,注浆管302上部设有与圆形球窝104对应的卡槽305,当注浆管302顶部到达限位凸台101,挡环201落在圆柱形配重体103上表面时,环套203将钢珠105从圆形球窝104压入卡槽305内,注浆头1与预制注浆桩尖3连接在一起。先通过钢丝绳(图中未画出)拉动压套2,然后拉动上部注浆头1,及与注浆头1上端连接的外部注浆管道4,此时,钢珠105从下部预制注浆桩尖3上部的注浆管302卡槽305内向外脱离,上部注浆头1与下部预制注浆桩尖3完成脱离,顺利回收。回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卡住,有利于注浆装置回收再使用。
[0034]实施例2
[0035]如图7所示,圆形球窝104内设有限位凹槽107,钢珠105过盈配合压入圆形球窝104的限位凹槽107内。能够将钢珠105卡入限位凹槽107内,防止对接前钢珠105意外掉落。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36]实施例3
[0037]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可回收后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注浆头、压套、预制注浆桩尖;所述注浆头为中空的管状体,注浆头内壁中部设有一圈限位凸台,注浆头顶部设有螺纹连接部,注浆头中部外侧设有圆柱形配重体,注浆头侧面开设有位于圆柱形配重体下方的圆形球窝,圆形球窝内过盈配合压入有钢珠;所述压套由顶部的挡环、中部连接杆、下部环套构成,挡环套在注浆头上部,环套套在注浆头下部,挡环底部设有多根连接杆,连接杆下端穿过圆柱形配重体内设的通孔与底部的环套固定;所述预制注浆桩尖由锥形桩尖和注浆管构成,锥形桩尖设有注浆腔,注浆腔上端口与注浆管密封连接,注浆腔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勇丁俊文张云达何健宋刚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地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