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12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属于混凝土桩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进行拼接,S2、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进行放样定位,S3、根据放样出的围护中心线开挖沟槽,并在开挖的工作沟槽两侧铺设导向定位型钢,S4、根据确定的位置移动桩机就位,S5、在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下沉到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的设计桩顶标高时,开动灰浆泵,待纯水泥浆到达搅拌头后,下沉钻杆,边注浆、边搅拌及边下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经济节约、质量可靠、绿色环保及施工简单的效果。简单的效果。简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桩施工
,具体为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SMW工法,又称劲性水泥土墙,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基坑围护工法,通过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H型钢或其它抗拉材料,水泥土起止水作用,劲性桩起支撑作用,形成复合式围护结构。由于该围护结构止水性好,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无泥浆污染,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在我国,该工法处于起步阶段,上海“环球世界”基坑是国内首例应用SMW工法作为围护结构的工程。
[0003]一般SMW工法基坑,采用H型钢作为劲性材料,通过型钢回收进行重复使用。但有一些中小型基坑,型钢回收并非是最经济的。由于预制桩制作方便,运输容易,成本较低,一些中小型基坑中尝试利用预制桩替代型钢,但是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工期长、费用高,需要汽车吊辅助插入搅拌桩,增加了设备的投入,钻孔灌注桩顶部冠梁施工前需要凿桩、型钢工法桩顶部冠梁需采取隔离措施,施工比较复杂,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具有施工周期短、经济节约、质量可靠、绿色环保及施工简单的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对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进行拼接。
[0007]S2、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进行放样定位。
[0008]S3、根据放样出的围护中心线开挖沟槽,并在开挖的工作沟槽两侧铺设导向定位型钢。
[0009]S4、根据确定的位置移动三轴搅拌桩机就位。
[0010]S5、在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下沉到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的设计桩顶标高时,开动灰浆泵,待纯水泥浆到达搅拌头后,下沉钻杆,边注浆、边搅拌及边下沉。
[0011]S6、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下沉到设计深度后,钻杆上提,再开启灰浆泵,边喷浆、边旋转钻杆钻头,灰浆泵同时连续喷浆。
[0012]S7、三轴搅拌桩机械吊装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
[0013]S8、将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插入到钻孔内。
[0014]S9、冠梁钢筋捆扎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
[0015]优选的,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在对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进行拼接之前,将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运送至施工场地进行存放。
[0016]优选的,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采用法兰接口对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进行拼接。
[0017]优选的,根据S2中的操作步骤,在放样定位后,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
[0018]优选的,根据S3中的操作步骤,沟槽宽度根据围护结构厚度确定,在遇有地下障碍时,利用空压机将地下障碍破除干净,如破除后产生大的空洞,则需回填压实,重新开挖沟槽。
[0019]优选的,根据S3中的操作步骤,在铺设导向定位型钢后,对定位型钢进行固定。
[0020]优选的,根据S5中的操作步骤,桩机钻杆的下沉速度为1m/min。
[0021]优选的,根据S6中的操作步骤,在完成钻孔后,提出钻杆,并对三轴搅拌桩机进行移位。
[0022]优选的,根据S9中的操作步骤,完成冠梁钢筋捆扎后,进行混凝土施工。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采用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工法相比SMW工法,若地下室在3

4个月内完成,SMW工法与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工法造价基本持平,若施工工期超过4个月,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成本优势将不断扩大,且不用考虑型钢回收的工期,若考虑H型钢的回收率,则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工法工法造价更低。
[0025](2)、本专利技术,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采用高强预应力钢筋配筋,蒸汽养护,制桩速度快,工业化生产,质量可靠,预制混凝土桩能够与水泥土结合紧密,避免了H型钢为回收而在表面涂抹润滑油而引发的型钢与水泥土构件连接不紧密的问题,提高了支护的整体刚度和受力性能。
[0026](3)、本专利技术,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技术具有少挤土、低噪音、又可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并能实现止水和支护两墙合一的效果,减少泥浆排放。
[0027](4)、本专利技术,采用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工法相比SMW工法,常规SMW工法桩中的型钢需通过汽车吊辅助插入搅拌桩内,而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仅利用改进后的三轴搅拌桩机械吊装插入搅拌桩内,减少了机械设备投入。
[0028](5)、本专利技术,采用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工法相比SMW工法,常规SMW工法桩止水帷幕沿着型钢全长设置,而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可根据土质情况并非与桩一样全长,减少水泥搅拌桩的工程量。
[0029](6)、本专利技术,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为非对称桩,根据基坑围护设计明确各种工况下的弯矩包络图,围护桩受力弯矩大的一端加腋、弯矩小的一端不加腋。
[0030](7)、本专利技术,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顶部冠梁施工简单,而钻孔灌注桩顶部冠梁施工前需要凿桩、型钢工法桩顶部冠梁需采取隔离措施,施工比较复杂。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的流程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的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支护剖面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的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配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7]步骤一、对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进行拼接。
[0038]步骤二、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进行放样定位。
[0039]步骤三、根据放样出的围护中心线开挖沟槽,并在开挖的工作沟槽两侧铺设导向定位型钢。
[0040]步骤四、根据确定的位置移动三轴搅拌桩机就位。
[0041]步骤五、在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下沉到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的设计桩顶标高时,开动灰浆泵,待纯水泥浆到达搅拌头后,下沉钻杆,边注浆、边搅拌及边下沉。
[0042]步骤六、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下沉到设计深度后,钻杆上提,再开启灰浆泵,边喷浆、边旋转钻杆钻头,灰浆泵同时连续喷浆。
[0043]步骤七、三轴搅拌桩机械吊装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
[0044]步骤八、将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插入到钻孔内。
[0045]步骤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进行拼接;S2、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进行放样定位;S3、根据放样出的围护中心线开挖沟槽,并在开挖的工作沟槽两侧铺设导向定位型钢;S4、根据确定的位置移动三轴搅拌桩机就位;S5、在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下沉到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的设计桩顶标高时,开动灰浆泵,待纯水泥浆到达搅拌头后,下沉钻杆,边注浆、边搅拌及边下沉;S6、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下沉到设计深度后,钻杆上提,再开启灰浆泵,边喷浆、边旋转钻杆钻头,灰浆泵同时连续喷浆;S7、三轴搅拌桩机械吊装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S8、将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插入到钻孔内;S9、冠梁钢筋捆扎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在对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进行拼接之前,将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运送至施工场地进行存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加腋预制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采用法兰接口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贤强池文旭何文林林忠全邱启略檀烽沈尹立炜林叶汤晓妃郑明军唐文鲍国铨王杰成杨纯文林乾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