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风换气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64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通风换气屋顶结构,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在厂房类建筑中屋顶设置通风换气系统时防雨防漏水的问题。防雨防漏水是要防止可能随着进风结构送入空气而一起渗入的雨水或积雪融化的雪水通过屋顶板的开孔进入建筑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双坡屋顶的特点,采用穿孔板和无孔板,形成一种防雨防漏水屋顶结构。可在整个屋顶或局部屋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穿孔板在两侧坡面形成连续的进风通道,同时利用无孔板在单侧坡面防止水通过屋顶板的开孔进入建筑内部。由于屋脊处空气通道的挡水作用,在穿孔板覆盖的一侧坡面所进入的空气即使带入了水,也不会将这些水带入设置在对侧坡面的通风开孔中,从而达到防雨防漏水的作用。雨防漏水的作用。雨防漏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通风换气屋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领域的屋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通风换气屋顶结构,属于房屋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在呼吸道传染病日益成为人类日常工作生活一大威胁的背景下,加大局部环境的通风换气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有效办法。
[0003]一般的钢结构厂房采用双坡屋顶,屋顶采用压型钢板等材料。钢结构厂房面积一般较大,经常存在某些工位需要局部加大通风换气的情况,如果在厂房墙面设置通风设备,并通过风管将室外新鲜空气输送到工位,往往需要设置很长的风管,并且在沿程中需要绕过天花板下设置的天车等设施和设备,十分不便。
[0004]因此,对应地面相应需要加强通风的工位上方钢结构厂房屋顶设置通风换气系统就成为比较合理的选择。在屋顶设置通风换气的装置有不少优势,但有一个防雨防漏水的问题始终是个难点。一般通风换气装置应该包括进风结构和送风结构,进风结构主要有格栅或孔状板,而屋顶的送风结构主要包括屋顶板的开孔和与该开孔连接的风管,防雨防漏水主要是要防止可能随着进风结构送入空气的同时而一起渗入的雨水或积雪融化的雪水通过屋顶板的开孔进入建筑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在在屋顶设置通风换气装置防雨防漏水的问题,本技术利用双坡屋顶的特点,采用穿孔板和无孔板,形成一种防雨防漏水的新型通风换气屋顶结构。可在整个屋顶或局部屋顶使用。
[0006]在双坡屋顶的一侧坡面,从屋脊开始沿坡面向下,在已做好防水措施的屋顶板表面,安装一层穿孔板。该层穿孔板和屋顶板之间形成一个空气间层,该空气间层在两侧和底部是由支撑起穿孔板的边框所限定,该空气间层的顶部在屋脊处,与在对侧坡面的第二个空气间层连通。
[0007]对侧坡面的第二个空气间层是由从屋脊开始沿该对侧坡面向下,在已做好防水措施的屋顶板表面安装的一层穿孔板和在该穿孔板之上安装的一层无孔板之间形成。第二个空气间层在两侧和底部是由支撑起无孔板的边框所限定。第一个空气间层表面的穿孔板和第二个空气间层表面的无孔板通过在屋脊上方的屋脊盖板连接。在屋脊连接处两侧由封边板将两个空气间层完整连接起来。
[0008]在第二个空气间层和其所在的对侧坡面屋顶板之间形成第三个空气间层,第三个空气间层的顶部、底部、和两侧均由支撑起其表面穿孔板的边框所限定。
[0009]在第三个空气间层所在的坡面屋顶板上设有通往建筑内部的通风开孔,该通风开孔与向下送风的风机和风管连接。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这个技术方案达到:在双坡屋顶上已做好防水措施的
第一屋顶板和其对侧的第二屋顶板,第一屋顶板表面安装的第一穿孔板,第一穿孔板和第一屋顶板之间形成第一空气间层,在两侧和底部限定第一空气间层的支撑起第一穿孔板的第一边框,在第二屋顶板表面安装的第二穿孔板和在第二穿孔板之上安装的无孔板之间形成的第二空气间层,在两侧和底部限定第二空气间层的支撑起无孔板的第二边框,连接第一空气间层表面的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空气间层表面的无孔板的屋脊上方屋脊盖板,在屋脊连接处两侧将第一空气间层和第二空气间层完整连通起来的封边板,第二穿孔板和第二屋顶板之间形成的第三空气间层,限定第三空气间层的顶部、底部、和两侧的支撑起第二穿孔板的边框,由屋脊盖板、屋脊、封边板和第三空气间层的顶部边框所形成的连通第一空气间层与第二空气间层的空气通道,在第二屋顶板上通往建筑内部的通风开孔,与通风开孔连接的向下送风的风机和风管;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1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屋顶结构中的穿孔板是百页格栅结构。
[001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是:与通风开孔连接的向下送风的风机和风管由建筑所用的新风系统构成。
[0013]由于本技术采用了简单并耐用的新型屋顶设计,利用穿孔板在两侧坡面形成连续的进风通道,同时利用无孔板在单侧坡面防止雨水或积雪融化的雪水通过屋顶板的开孔进入建筑内部。由于屋脊处空气通道的挡水作用,在穿孔板覆盖的一侧坡面所进入的空气即使带入了雨水或积雪融化的雪水,也不会将这些水带入设置在对侧坡面的通风开孔中,从而达到防雨防漏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的通风换气屋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的通风换气屋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屋脊位置的立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中的通风换气屋顶结构包括:在双坡屋顶一侧已做好防水措施的坡面第一屋顶板1表面安装一层第一穿孔板2,该层第一穿孔板2和第一屋顶板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空气间层3,该第一空气间层3在两侧和底部是由支撑起第一穿孔板2的第一边框4所限定,该第一空气间层3的顶部在屋脊5处,与在对侧坡面的第二空气间层6连通。
[0018]对侧坡面的第二空气间层6是在已做好防水措施的对侧第二屋顶板7表面安装的一层第二穿孔板8和在该穿孔板之上安装的一层无孔板9之间形成的;第二空气间层6在两侧和底部是由支撑起无孔板9的第二边框10所限定;第一空气间层3表面的第一穿孔板2和第二空气间层6表面的无孔板9通过在屋脊5上方的屋脊盖板11连接;在屋脊5连接处两侧由封边板111将第一空气间层3和第二空气间层6完整连接起来。
[0019]第二穿孔板8和其所在的对侧坡面第二屋顶板7之间形成第三空气间层12,第三空气间层12的顶部、底部、和两侧均由支撑起其表面第二穿孔板8的边框13所限定;屋脊盖板11、屋脊5、封边板111和第三空气间层12的顶部边框13形成了空气通道112。
[0020]在第三空气间层12所在的坡面第二屋顶板7上设有通往建筑内部的通风开孔14,
该通风开孔14与向下送风的风机15和风管16连接。
[0021]利用上述方案完成的通风换气屋顶结构,当室内需要通风换气时,打开风机15,此时风机15通过风管16将第三空气间层12中的空气经过通风开孔14引入室内,同时由于负压作用,第二空气间层6中的空气通过第二穿孔板8上的小孔补充进第三空气间层12;同样道理,第一空气间层3中的空气经过空气通道112补充进第二空气间层6;最终,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第一穿孔板2上的小孔补充进第一空气间层3;由此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这样的屋顶空气通路进入室内。
[0022]在屋顶处有下雨或积雪融化的雪水时,通风换气过程中大量室外新鲜空气可能会携带水滴,在进入第一穿孔板2时,大部分的水已经顺着穿孔板内外表面沿着该侧坡面向下流走,最终通过屋顶的常规排水结构排走;少量的水在遇到极端暴雨和风向或大量积雪短时融化时,有可能进一步进抵屋脊位置,但在顶部边框13和封边板111处受到阻挡,无法进入第三空气间层12,从而不会从通风开孔14进入室内。
[0023]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换气屋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在双坡屋顶上已做好防水措施的第一屋顶板(1)和其对侧的第二屋顶板(7),第一屋顶板(1)表面安装的第一穿孔板(2),第一穿孔板(2)和第一屋顶板(1)之间形成第一空气间层(3),在两侧和底部限定第一空气间层(3)的支撑起第一穿孔板(2)的第一边框(4),在第二屋顶板(7)表面安装的第二穿孔板(8)和在第二穿孔板(8)之上安装的无孔板(9)之间形成的第二空气间层(6),在两侧和底部限定第二空气间层(6)的支撑起无孔板(9)的第二边框(10),连接第一空气间层(3)表面的第一穿孔板(2)和第二空气间层(6)表面的无孔板(9)的屋脊(5)上方屋脊盖板(11),在屋脊(5)连接处两侧将第一空气间层(3)和第二空气间层(6)完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二四F七零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旭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