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地下工程软岩大变形的缓冲吸能布袋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及隧道的围岩支护技术,尤其涉及深地下空间隧道的围岩初期支护,具体是一种抗地下工程软岩大变形的缓冲吸能布袋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地下工程建设数量、规模和深度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大量地下工程及隧道需修建在软岩破碎岩体中。当隧道穿越软弱围岩时,常常伴有软弱围岩大变形的现象出现,这在埋深较大的山体中尤为明显。比如日本的惠那山隧道,埋深约400m,隧道开挖后,拱顶下沉达43~94cm;中国甘肃境内的木寨岭公路隧道,埋深约120m,围岩为碳质板岩夹泥岩,开挖后拱顶下沉累计达155cm;乌鞘岭隧道,围岩软弱且同时具有很高的地应力,隧道开挖后引起拱顶最大下沉达到105cm。深埋软岩隧道大变形失稳破坏受到各种地质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包括岩体软弱、地应力较高、岩体节理、地质状况及施工扰动等多种因素,且变形不是开挖后立即发生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才表现出来的,具有时效性。
[0003]在地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地下工程软岩大变形的缓冲吸能布袋梁,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吸能布袋梁整体为网格状结构,其设置在支护结构的刚性支护板(6)与围岩(7)之间,所述缓冲吸能布袋梁包括横向土工布袋(1)、纵向土工布袋(2)和填充物(3),多个纵向土工布袋(2)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多个纵向土工布袋(2)之间间隔设置有平行的横向土工布袋(1),所述横向土工布袋(1)与纵向土工布袋(2)垂直且相交,所述横向土工布袋(1)和纵向土工布袋()内均灌注有材质为高分子聚合物的填充物(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范俊奇,孔福利,刘恩来,贺永胜,石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