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57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肝脏移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包括导管,导管的一侧外壁紧密粘接有充气管,导管的一端开设有引流孔,导管靠近引流孔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侧孔,导管靠近侧孔处设置有气囊,充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头,导管的内部设置有清洗导管,清洗导管的两端从导管的两端穿出,导管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能够通过气囊固定在患者身体组织内部,避免导管意外滑脱,且通过定位机构能够将导管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将导管中部定位,避免患者自行拉拽造成导管脱落,且定位机构可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调节,从而方便使用。从而方便使用。从而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肝脏移植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肝移植术后谵妄是一种术后急性的可逆转的精神紊乱状态,表现为意识障碍、注意力障碍、认知能力改变和睡眠觉周期紊乱,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其发生率10.03~47.02%不等。酒精滥用史、术前肝性脑病、APACHE II评分≥16、插管时间长是肝移植术后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术后放置的引流管较多且管道留置时间较长,特别是移植术后谵妄,患者常因为谵妄自行拔出引流管,导致再次手术甚至移植失败等严重的并发症。常规肝脏移植引流管不具备防脱出功能,给引流管的术后护理带来很大的隐患,且在引流时不能对内部进行及时的冲洗,这导致内部废物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侧外壁紧密粘接有充气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开设有引流孔,所述导管靠近引流孔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侧孔,所述导管靠近侧孔处设置有气囊,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头,所述导管的内部设置有清洗导管,所述清洗导管的两端从导管的两端穿出,所述导管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两端开设有开孔,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的外侧紧密粘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外侧紧密粘接有粘贴片,所述夹板的顶部紧密焊接有手柄,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侧扭杆分别与夹板紧密焊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侧孔呈圆周等间距排列。
[0006]作为优选,所述开孔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密封圈。
[0007]作为优选,所述气囊的外壁紧密粘接有弧形凸起。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凸起为向外凸起的半球形结构。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夹板的内壁为弧形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清洗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能够通过气囊固定在患者身体组织内部,避免导管意外滑脱,且通过定位机构能够将导管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将导管中部定位,避免患者自行拉拽造成导管脱落,且定位机构可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调节,从而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导管;11、侧孔;12、引流孔;2、充气管;21、充气头;3、清洗导管;31、密封塞;4、气囊;41、内管;42、开孔;421、密封圈;43、弧形凸起;5、定位机构;51、夹板;52、定位片;521、粘贴片;53、手柄;54、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导管1,导管1的一侧外壁紧密粘接有充气管2,用于进行充气,导管1的一端开设有引流孔12,用于进行引流,导管1靠近引流孔12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侧孔11,用于辅助引流,导管1靠近侧孔11处设置有气囊4,用于将导管1的一端进行定位,避免在患者体内滑动,充气管2的一端与气囊4连接,充气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头21,导管1的内部设置有清洗导管3,清洗导管3的两端从导管1的两端穿出,通过清洗导管3对患者体内的废物进行冲洗,导管1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机构5,用于将导管1的中部位于体外的部分定位;气囊4的内部设置有内管41,内管41的两端开设有开孔42,定位机构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51,夹板51的外侧紧密粘接有定位片52,定位片52的外侧紧密粘接有粘贴片521,夹板51的顶部紧密焊接有手柄53,夹板51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54,扭力弹簧54的两侧扭杆分别与夹板51紧密焊接,通过手部捏住手柄53将夹板51张开,调节好定位机构5的位置后,松开手柄53,使得夹板51对导管1进行夹持,再将粘贴片521粘贴在皮肤处,从而将导管1的中部固定。
[0019]具体的,侧孔11呈圆周等间距排列,方便导管1一端外侧的引流液的导出。
[0020]此外,开孔42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密封圈421,保证开孔42内壁的密封。
[0021]进一步的,气囊4的外壁紧密粘接有弧形凸起43,能够增大气囊4外壁的摩擦力,避免气囊4滑动。
[0022]进一步的,弧形凸起43为向外凸起的半球形结构,避免太尖锐对患者体内造成损伤。
[0023]进一步的,夹板51的内壁为弧形结构,与导管1的外壁贴合,方便进行夹持。
[0024]进一步的,清洗导管3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31,在不清洗时,能够将清洗导管3的一端封闭,避免进灰。
[0025]本实施例的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在使用时,首先将导管1的一端出插入患者体内,通过定位机构5将导管1的中段固定在患者体外的皮肤上,避免其产生滑动或者脱落,接着通过充气管2对气囊4进行充气,将其胀大,使其在患者的体内进行限位,避免导管1的一端滑动,接着通过引流孔12将引流液导出,引流液通过导管1的一端排出,最后通过清洗导管3将清洗液通入引流出,对废物进行清洗,避免内部堵塞,清洗过后,将液体再次通过引流孔12排出。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肝脏移植引流管,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一侧外壁紧密粘接有充气管(2),所述导管(1)的一端开设有引流孔(12),所述导管(1)靠近引流孔(12)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侧孔(11),所述导管(1)靠近侧孔(11)处设置有气囊(4),所述充气管(2)的一端与气囊(4)连接,所述充气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头(21),所述导管(1)的内部设置有清洗导管(3),所述清洗导管(3)的两端从导管(1)的两端穿出,所述导管(1)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气囊(4)的内部设置有内管(41),所述内管(41)的两端开设有开孔(42),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51),所述夹板(51)的外侧紧密粘接有定位片(52),所述定位片(52)的外侧紧密粘接有粘贴片(521),所述夹板(51)的顶部紧密焊接有手柄(53),所述夹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彦芳董雁南文莎丽滕祥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