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756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4
一种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将目标层划分成网格模型,计算水驱开发油藏开发后期含油饱和度场;确定目标层,读取模型中各网格坐标及相关参数;从目标层底部开始,向上逐个网格计算从底层网格到该网格的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和理想剩余储量丰度;绘制平面关键点的纵向剩余油的改进洛伦兹曲线;计算平面各点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绘制目标层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平面图和目标层平面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图;将目标层剩余油分布为四种模式,制定挖潜策略,指导油田挖潜;可定量描述层内纵向剩余油分布状态,为油田后续挖潜提供重要依据,解决了层内剩余油分布定量评价及空间描述的技术难题。油分布定量评价及空间描述的技术难题。油分布定量评价及空间描述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研究
,尤其涉及一种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老油田的持续稳产对于稳定国内石油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油田经过几十年开发,普遍经历了层系调整,井网整体加密等,剩余油分布从整体集中,到相对集中再到分散集中,挖潜的对象逐步从层间,井间转向了层内。现场取芯井和室内大倍数水驱试验证实,受储层非均质性和开发动态的影响,即使在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阶段,地下仍存在大量剩余油,采收率仍具备大幅提高的空间。如何对层内剩余油的赋存量和赋存模式进行直观形象的综合表征,对于后期针对性的挖潜策略的指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更为直观、便捷和定量化的剩余油三维空间的描述方法。该方法可以对老油田靶向挖潜策略制定(包括水平井顶部挖潜,流场调整整体挖潜,注水井细分注水段挖潜,化学驱挖潜)和现场快速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以解决老油田后期挖潜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包括:
[0006]第一步: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将目标层划分成合适尺寸的网格模型,计算水驱开发油藏开发后期含油饱和度场;
[0007]第二步:确定目标层,依次读取模型中各网格坐标及相关参数;
[0008]第三步:从目标层底部开始,向上逐个网格计算从底层网格到该网格的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和理想剩余储量丰度;
[0009]第四步:绘制平面关键点的纵向剩余油的改进洛伦兹曲线;
[0010]第五步:计算平面各点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L
o
);
[0011]第六步:绘制目标层的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平面图和目标层平面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图;
[0012]第七步:根据第六步所得的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平面图和目标层平面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图,将目标层剩余油分布为五种模式,分类制定挖潜策略,指导油田挖潜。
[0013]前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步中,目标层划分的合适尺寸网格模型为确保能反映平面和纵向剩余油差异富集分布的特征,纵向网格划分是将目标层划分为较为均匀和可足够表征纵向剩余油非均质性的网格数,供利用油藏数值模
拟计算目标层的开发后期的含油饱和度场。
[0014]前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步中,所述相关参数包括孔隙度(φ)、含油饱和度(S
o
)和网格厚度(h);依次读取的网格坐标为x、y、z,其中x、y对应纵向一列网格,该列从下数各网格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网格厚度分别标记为φ
k
、S
ok
、h
k
,其中下标k为从1开始的整数,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k个网格,最大为该(x,y)列的网格数Z。
[0015]前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步,是在某列网格中,从底层网格到该列某个网格的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为参数D,其计算式为:
[0016][0017]从底层网格到该列某个网格的理想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为参数DD,其计算式为:
[0018][0019]公式(1)和公式(2)中,S
o
表示含油饱和度;表示其中某列所有网格的平均含油饱和度;k为下标,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k个网格;m为下标,表示编号为m的网格对应的参数;h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厚度;φ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孔隙度;S
o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
[0020]前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四步中,常规洛伦兹曲线的表达需要首先对样品按参数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但剩余油的分布有其规律性,在正韵律油层通常分布在顶部,在部分反韵律油层可能分布在底部,若强制排序再计算,则会掩盖其位置信息,因此采用从底部沿纵向网格向上按空间位置进行排列,利用公式(3)和(4)计算,得到平面某点的纵向剩余油的改进洛伦兹曲线:
[0021][0022][0023]公式中,x
k
、y
k
表示第k个网格对应于改进洛伦兹曲线上的点;h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厚度;φ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孔隙度;S
o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k为下标,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k个网格;m为下标,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m个网格;Z表示某列纵向网格的总网格数。
[0024]实际中,某纵列计算出的改进洛伦兹曲线位于理想曲线的上面,说明剩余油集中
在储层的底部,目标层上部水淹严重;若改进洛伦兹曲线位于理想曲线的下面,说明剩余油集中在储层的上部,储层底部水淹严重;改进的洛伦兹曲线与理想曲线差距越大,说明剩余油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
[0025]前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五步中,定义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L
o
,利用第三步中计算得到的各网格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参数D和理想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参数DD,采用离散值得算法依据(5)式进行计算:
[0026][0027]其中D
k
和DD
k
分别表示由下到上第k个网格的剩余储量丰度和理想累计剩余储量丰度,由公式(1)和(2)计算求得;Z为某列纵向网格的总网格数;k为下标,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k个网格;
[0028]按照平面网格顺序,依次计算得到目标储层平面各点的纵向饱和度非均质系数L
o
;L
o
的取值范围为[

1~1],其正负可表示剩余油空间的富集位置,正值表示剩余油顶部富集,负值表示剩余油在储层中下部;其绝对值大小表征纵向剩余油的均衡程度,绝对值越大,局部富集程度越强,纵向分布越不均衡,当L
o
等于0时,表示该处纵向各点含油饱和度相等,说明纵向驱替绝对均衡;可以实现利用一个系数值表征其某点纵向剩余油分布的均匀程度。
[0029]前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六步中,利用第五步得到的目标储层平面各点的纵向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利用通用商业软件自动绘制目标层的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平面图;
[0030]绘制目标层平面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图时,根据第二步中依次读取模型中各网格坐标及相关参数,并根据公式(6)计算平面各点的剩余可动储量Ω
o

[0031][0032]其中h
k
为纵向第k个网格的厚度;φ
k
为纵向第k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将目标层划分成合适尺寸的网格模型,计算水驱开发油藏开发后期含油饱和度场;第二步:确定目标层,依次读取模型中各网格坐标及相关参数;第三步:从目标层底部开始,向上逐个网格计算从底层网格到该网格的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和理想剩余储量丰度;第四步:绘制平面关键点的纵向剩余油的改进洛伦兹曲线;第五步:计算平面各点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L
o
);第六步:绘制目标层的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平面图和目标层平面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图;第七步:根据第六步所得的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平面图和目标层平面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图,将目标层剩余油分布为五种模式,分类制定挖潜策略,指导油田挖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目标层划分的合适尺寸网格模型为确保能反映平面和纵向剩余油差异富集分布的特征,纵向网格划分是将目标层划分为较为均匀和可足够表征纵向剩余油非均质性的网格数,供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目标层的开发后期的含油饱和度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所述相关参数包括孔隙度(φ)、含油饱和度(S
o
)和网格厚度(h);依次读取的网格坐标为x、y、z,其中x、y对应纵向一列网格,该列从下数各网格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网格厚度分别标记为φ
k
、S
ok
、h
k
,其中下标k为从1开始的整数,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k个网格,最大为该(x,y)列的网格数Z。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是在某列网格中,从底层网格到该列某个网格的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为参数D,其计算式为:从底层网格到该列某个网格的理想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为参数DD,其计算式为:公式(1)和公式(2)中,S
o
表示含油饱和度;表示其中某列所有网格的平均含油饱和度;k为下标,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k个网格;m为下标,表示编号为m的网格对应的参数;h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厚度;φ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孔隙度;S
o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采用从底部沿纵向网格向上按空间位置进行排列,利用公式(3)和(4)计算,得到平面某点的纵向剩余油的改进洛伦兹曲线:
公式中,x
k
、y
k
表示第k个网格对应于改进洛伦兹曲线上的点;h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厚度;φ
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孔隙度;S
om
表示由下到上第m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k为下标,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k个网格;m为下标,表示从目标层底部数第m个网格;Z表示某列纵向网格的总网格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定义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L
o
,利用第三步中计算得到的各网格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参数D和理想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定义参数DD,采用离散值得算法依据(5)式进行计算:其中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逸凡陈建波刘英宪蔡晖石洪福许亚南张吉磊马铨峥梁潇缪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