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47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包括输底机构、送底机构、放料机构、放底机构、送料机构、成型机构,输送机构将罐底送至送底机构,送底机构将罐底送至放底机构,罐身通过流水线输送到放料机构上,放底机构将罐底压在放料机构上的罐身上,然后送料机构夹起罐身移动至成型机构并放在成型座上,在上冲头机构跟下冲头机构的共同压制下将罐底及罐身压制成一体,并继续在送料机构的夹持下送至另一端进行卸料,从而实现金属罐能自动压制并成型的功能,效率高,操作方便还能保证金属罐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罐身及罐底进行相互压制,使其压制成一个整体,而进料速度的快慢及压罐机当中各机构相互协调的能力将决定整个加工过程的效率,压罐机设计的不合理将降低生产效率甚至影响金属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为实现效率更高、操作更为方便,从而提供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包括:
[0006]输底机构,所述输底机构用于输送罐底;
[0007]送底机构,所述送底机构用于将所述输底机构输送过来的罐底送至下一个机构,所述送底机构包括第一送底机构、第二送底机构;
[0008]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用于放置罐身;
[0009]放底机构,所述放底机构用于将所述送底机构送过来的罐底放在所述放料机构内的罐身上;
[0010]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为两排,用于夹持及移动罐身;
[0011]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用于将罐底及罐身挤压成型为一体,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冲头机构、下冲头机构机构及用于放置模具的成型座;
[0012]上述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成型座设置在所述两排送料机构的中间,所述上冲头设置在所述成型座的上方,所述下冲头机构设置在所述成型座的下方,所述放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成型座的的一侧,所述成型座的另一侧用于卸料,所述放底机构设置在所述放料机构的上方,所述送底机构与所述放底机构相连,所述输底机构设置在所述送底机构任一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机构将罐底送至送底机构,送底机构将罐底送至放底机构,罐身通过流水线输送到放料机构上,放底机构将罐底压在放料机构上的罐身上,然后送料机构夹起罐身移动至成型机构并放在成型座上,在上冲头机构跟下冲头机构的共同压制下将罐底及罐身压制成一体,并继续在送料机构的夹持下送至另一端进行卸料,从而实现金属罐能自动压制并成型的功能。
[00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多对夹料头,所述夹料头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内穿接有第一球头连杆,所述第一球头连杆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可滑动的嵌于第一滑道内,所述第一滑道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一平
板上,由此实现两边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两排第一固定板相向的纵向移动以实现所述夹料头对罐身的夹持,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侧安装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内安装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底部连接有的第四固定座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机构为两排且相互对应,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安装在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一气缸,并根据其他机构实现联动,从而驱动第一球头连杆带动第一固定座使得第一固定板实现纵向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的加料头,两边的加料头相向运动,从而夹持罐身使其具有夹持功能,第二固定座上还安装有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内安装有轴承,轴承与第一固定座底板上的第四固定座相连接,在第一气缸驱动下,轴承也随之在第四固定座内滑动,从而提高稳定性。
[001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端还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嵌接在第二滑道内,所述第二滑道与加长板相连接,所述加长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加长板与第一丝杆螺母相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可移动的套接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丝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第一皮带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实现转动,并通过第二皮带实现所述两边第一丝杆同步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机体的第二平板上,所述第二平板置于所述第一平板下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座上的加长板上设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上卡接有滑块,滑块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固定座底端相连接,加长板连接于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可移动套接在安装于第二平板上的第一丝杆上,并在第二平面上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驱动,同时通过第二皮带驱动两边的第一丝杆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边的第二固定座顺着第一滑动横向移动,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联动,从而实现金属罐的移动功能。
[001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冲头机构连接于所述成型座底面,所述下冲头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成型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平板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面通过与之相连接的第二球头连杆与安装在第三平板上的曲轴相连接,所述第三平板置于所述第二平板下方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曲轴通过第三皮带由安装在所述第三平板上的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曲轴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分别设于所述曲轴两边,所述一边的主轴的头端套接有轴套,所述另一边的主轴的头端套接有刹车轮,所述第三皮带环绕在所述轴套外圈,所述轴套的端面均匀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第一联动套,所述第一联动套为套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联动套内壁卡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主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卡块还卡接在第二联动套内壁,所述第二联动设套接在所述主轴上,从而在所述轴套的带动下带动所述主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下冲头机构上冲运动,所述第一联动套与所述第二联动套均匀开有相导通的孔,所述孔内均安装有弹簧,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联动套可向所述第二联动套方向压动,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一联动套之间卡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可枢转的连接于离合器总承,所述离合器总承安装在所述第三平板上,所述离合器总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平板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以支撑第一安装板,所述上冲头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第四平板上,所述上冲头机构包括飞轮并在与之相连接的第五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五电机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上冲头机构与所述下冲头机构实现联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第五电机及离合器总承实现联动,
第二电机通过第三皮带驱动轴套绕着主轴进行转动,离合器在离合状态下,第一联动套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卡接于轴套端面的凹槽内,从而带动第一联动套转动,第一联动套内壁卡就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是跟主轴相连接并还卡在第二联动套内,从而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曲轴上的第二球头连杆使与之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做上冲运动,第五电机控制飞轮转动同时带动下冲头机构做下冲运动,从而实现对金属罐的自动压制成型功能,为使金属罐压制的更加牢固,上冲头机构及下冲头机构在对金属罐压制时,需保持几秒钟的冲压状态,第三平板上的离合器总承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离合器卡在轴套与第一联动套直降,可第一联动套在弹簧的作用下与轴套相分离,从而无法带动第一联动套转动,使其下冲头机构保持上冲时的状态,并在支撑机构的支撑作用下支撑柱第一安装板使其保持不动,上球头装置也根据上述方式,使其保持下冲时的状态。
[0020]进一步设置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底机构(1),所述输底机构(1)用于输送罐底;送底机构(2),所述送底机构(2)用于将所述输底机构(1)输送过来的罐底送至下一个机构,所述送底机构(2)包括第一送底机构(22)、第二送底机构(21);放料机构(3),所述放料机构(3)用于放置罐身;放底机构(4),所述放底机构(4)用于将所述送底机构(2)送过来的罐底放在所述放料机构(3)内的罐身上;送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5)为两排,用于夹持及移动罐身;成型机构(6),所述成型机构(6)用于将罐底及罐身挤压成型为一体,所述成型机构(6)包括上冲头机构(63)、下冲头机构(62)机构及用于放置模具的成型座(61);上述机构均安装在机架(0)上,所述成型座(61)设置在所述两排送料机构(5)的中间,所述上冲头设置在所述成型座(61)的上方,所述下冲头机构(62)设置在所述成型座(61)的下方,所述放料机构(3)设置在所述成型座(61)的的一侧,所述成型座(61)的另一侧用于卸料,所述放底机构(4)设置在所述放料机构(3)的上方,所述送底机构(2)与所述放底机构(4)相连,所述输底机构(1)设置在所述送底机构(2)任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多对夹料头(51),所述夹料头(5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2)上,所述第一固定板(5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53),所述第一固定座(53)内穿接有第一球头连杆(54),所述第一球头连杆(54)连接有第一气缸(55),所述第一气缸(55)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55)安装于第二固定座(56),所述第二固定座(56)可滑动的嵌于第一滑道(57)内,所述第一滑道(57)设置在所述机架(0)的第一平板(01)上,由此实现两边所述第一气缸(55)带动所述两排第一固定板(52)相向的纵向移动以实现所述夹料头(51)对罐身的夹持,所述第一气缸(55)的两侧安装有第三固定座(58),所述第三固定座(58)内安装有轴承(581),并通过所述轴承(581)与所述第一固定座(53)底部连接有的第四固定座(58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所述第一固定座(53)的底端还连接有连接板(531),所述连接板(531)底部连接有滑块(532),所述滑块(532)嵌接在第二滑道(533)内,所述第二滑道(533)与加长板(534)相连接,所述加长板(534)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56)上,所述加长板(534)与第一丝杆螺母(536)相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536)可移动的套接在第一丝杆(535)上,所述第一丝杆(535)安装在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丝杆(535)通过第一皮带(537)在第一电机(538)的驱动下实现转动,并通过第二皮带(539)实现所述两边第一丝杆(535)同步转动,所述第一电机(538)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538)安装在所述机体的第二平板(02)上,所述第二平板(02)置于所述第一平板(01)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自动罐身成型机,所述下冲头机构(62)连接于所述成型座(61)底面,所述下冲头机构(62)包括第一安装板(621),所述成型座(6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621)上,所述第一安装板(621)设置在所述第二平板(02)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板(621)底面通过与之相连接的第二球头连杆(622)与安装在第三平板(03)上的曲轴(623)相连接,所述第三平板(03)置于所述第二平板(02)下方并安装在所述机架(0)上,所述曲轴(623)通过第三皮带(624)由安装在所述第三平板(03)上的第二电机(625)驱动,所述第二电机(625)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曲轴(623)包括主轴(6231),所述主轴(6231)分别设于所述
曲轴(623)两边,所述一边的主轴(6231)的头端套接有轴套(6232),所述另一边的主轴(6231)的头端套接有刹车轮(626),所述第三皮带(624)环绕在所述轴套(6232)外圈,所述轴套(6232)的端面均匀开有凹槽(62321),所述凹槽(62321)内卡接有第一联动套(6233),所述第一联动套(6233)为套接在所述主轴(6231)上,所述第一联动套(6233)内壁卡接有第一卡块(6234),所述第一卡块(6234)与所述主轴(6231)相连接,所述第一卡块(6234)还卡接在第二联动套(6235)内壁,所述第二联动设套接在所述主轴(6231)上,从而在所述轴套(6232)的带动下带动所述主轴(6231)转动从而实现所述下冲头机构(62)上冲运动,所述第一联动套(6233)与所述第二联动套(6235)均匀开有相导通的孔,所述孔内均安装有弹簧(6236),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联动套(6233)可向所述第二联动套(6235)方向压动,所述轴套(6232)与所述第一联动套(6233)之间卡有离合器(6237),所述离合器(6237)可枢转的连接于离合器(6237)总承,所述离合器(6237)总承安装在所述第三平板(03)上,所述离合器(6237)总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平板(02)上设有支撑机构(7),所述支撑机构(7)用以支撑第一安装板(621),所述上冲头机构(63)安装于所述机架(0)的第四平板(04)上,所述上冲头机构(63)包括飞轮(631)并在与之相连接的第五电机(632)进行驱动,所述第五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八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