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42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卷机,包括复卷辊和背夹组件,背夹组件包括平行的上夹辊、中夹辊和下夹辊,上夹辊位于复卷辊的径向上方并与复卷辊滚动配合,下夹辊位于复卷辊的径向下方并与复卷辊滚动配合,中夹辊位于上夹辊和下夹辊之间,中夹辊与复卷辊滚动配合,中夹辊和复卷辊之间形成有插入间隙,复卷机还包括切刀组件,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切刀驱动装置、切刀支架、切刀和插板,切刀和插板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切刀驱动装置驱动切刀支架移动,切刀可移动至中夹辊的上方,插板的自由端设置有锯齿插入部,锯齿插入部可插入至插入间隙。通过齿槽镂空结构,使得复卷辊和中夹辊能够透过齿槽直接对打印纸形成夹持继而切断后能够顺利地被复卷辊成功起卷。成功起卷。成功起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卷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卷机。

技术介绍

[0002]标签纸卷一般有位于中心的卷管和卷绕在卷管外周的纸张构成,对于小票的标签纸卷,在卷纸时是将多个卷管沿轴向排列,通过一张较大的纸张同时对多个卷管进行纸张卷绕,卷绕时先利用切刀进行分割,随后一并在沿轴向布置的多个卷管进行卷绕,具体可参照CN109928246A复卷机所示,通过工位转动组件、多个复卷辊和背夹组件,继而实现高效卷纸,卷纸时的断纸是通过切刀插入中夹辊和复卷辊之间,继而切断标签纸卷,继而进行下一步的封装和下一步的继续卷绕,但是由于标签纸切断后具有粘性,直接切断的纸头端部容易粘在中夹辊上,以及也存在纸头起伏不平等问题,继而导致复卷失败或卷绕不平整,同时由于标签底纸较为光滑,故辊件容易打滑,无法快速形成有效起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起卷且兼具高稳定性的复卷机。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卷机,包括工位转动组件、多个复卷辊和背夹组件,背夹组件包括上夹辊、中夹辊和下夹辊,工位转动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工位转动组件驱动复卷辊在多个工位之间移动,上夹辊的轴线、中夹辊的轴线、下夹辊的轴线与复卷辊的轴线平行设置,上夹辊位于复卷辊的径向上方并与复卷辊滚动配合,下夹辊位于复卷辊的径向下方并与复卷辊滚动配合,中夹辊位于上夹辊和下夹辊之间,中夹辊与复卷辊滚动配合,中夹辊和复卷辊之间形成有插入间隙,复卷机还包括切刀组件,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切刀驱动装置、切刀支架、切刀和插板,切刀和插板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切刀驱动装置驱动切刀支架移动,切刀可移动至中夹辊的上方,插板的自由端设置有锯齿插入部,锯齿插入部可插入至插入间隙。
[000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锯齿插入部包括多个凸齿和多个齿槽,凸齿和齿槽呈间隔布置。
[000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齿和齿槽均呈矩形布置。
[000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齿的齿宽为3mm至20mm。
[000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齿的齿宽为6mm至10mm。
[000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齿槽的槽宽为3mm至20mm。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齿槽的槽宽为10mm至14mm。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中夹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避让槽,多个避让槽沿轴向均匀分布,避让槽与锯齿插入部间隙配合。
[001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插板沿复卷辊的轴向延伸。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背夹组件还包括第一分支架、第二分支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下夹辊和第二分支架分别铰接在第一分支架,下夹辊和第二分支架绕下夹辊
的轴向转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分支架朝向复卷辊移动,中夹辊绕其轴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分支架上,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分支架朝向复卷辊移动;背夹组件还包括上支架和上支架驱动装置,上夹辊绕其轴向转动地设置在上支架,上支架驱动装置驱动上支架朝向复卷辊移动。
[0014]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切刀将标签纸在插入间隙外即在中夹棍的上方切断,继而插板的锯齿插入部将标签纸呈弯折状态地送入插入间隙,由于锯齿的齿槽镂空结构,使得复卷辊和中夹辊能够透过齿槽,直接对标签打印纸形成夹持,提高摩擦力和夹持力,继而切断后能够顺利地被复卷辊成功起卷,利用中部弯折部分配合镂空直接夹持,有利于提高复卷稳定性,并且通过在中夹辊设置与锯齿插入部间隙配合的避让槽,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打印纸的夹持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复卷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复卷机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复卷机实施例中插板和安装支架的结构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复卷机实施例在切断状态下位于凸齿位置处的断面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复卷机实施例在切断状态下位于齿槽位置处的断面示意图。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至图4,复卷机包括工位转动组件、多个复卷辊、背夹组件3和切刀组件2,工位转动组件包括转盘和转盘驱动装置,转盘上设置有多工工位,多个复卷辊包括复卷辊11、复卷辊12,一个复卷辊设置在一个工位上,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时,继而实现工位转动组件驱动复卷辊在多个工位之间移动,具体的转动结构和复卷工作原理可参见CN109928246A名为复卷机所示。
[0022]背夹组件3包括中夹辊32、下夹辊31、第一分支架351、第二分支架352、第一驱动装置(未示出)和第二驱动装置354,第一分支架351铰接与总轴13,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分支架351绕总轴13转动,继而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分支架351朝向复卷辊11移动,下夹辊3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分支架351上,第二分支架352铰接在第一分支架351上,下夹辊31和第二分支架352绕下夹辊31的轴向转动,中夹辊32绕其轴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分支架352上,第一分支架351上设置有转动支架353,转动支架353与第二分支架352啮合,第二驱动装置354与转动支架353连接,继而驱动第二分支架352朝向复卷辊11移动。
[0023]中夹辊32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避让槽,多个避让槽沿轴向均匀分布。中夹辊32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架34,定位架34与第二分支架352固定连接,定位架34贯穿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沿中夹辊32的轴向延伸。
[0024]背夹组件3还包括上夹辊33、上支架331和上支架驱动装置(未示出),上夹辊33绕其轴向转动地设置在上支架331,上支架驱动装置驱动上支架331朝向复卷辊11移动。在上夹辊33、中夹辊32、下夹辊31与复卷辊11夹持后,上夹辊33的轴线、中夹辊32的轴线、下夹辊31的轴线与复卷辊11的轴线平行设置,上夹辊33位于复卷辊11的径向上方并与复卷辊11滚
动配合,下夹辊31位于复卷辊11、12的径向下方并与复卷辊11滚动配合,中夹辊32位于上夹辊33和下夹辊31之间,中夹辊32与复卷辊11滚动配合,而中夹辊32和复卷辊11之间形成有插入间隙101。
[0025]切刀组件2包括第一切刀驱动装置(未示出)、第二切刀驱动装置24、切刀支架25、切刀21和插板22,插板22沿复卷辊11的轴向延伸,插板22通过安装支架23连接于切刀支架25,第二切刀驱动装置24连接于切刀支架25上,切刀21设置在第二切刀驱动装置24的驱动端上,第一切刀驱动装置驱动切刀支架25绕总轴13转动,继而使插板22插入至插入间隙101,切刀21移动至中夹辊32的上方,并切刀21位于上方地插入定位架34的定位槽内。
[0026]此时,当切刀到达切纸位置后,且切刀21与定位架34垂直,继而完成对纸张的切断,在切纸完毕的瞬间,通过第二驱动切刀21装置驱动切刀21在定位槽341中沿中夹辊32的径向移动,使切刀21远离上夹辊33的移动,通过退刀操作避免损伤中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卷机,包括工位转动组件、多个复卷辊和背夹组件,所述背夹组件包括上夹辊、中夹辊和下夹辊,工位转动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工位转动组件驱动所述复卷辊在多个所述工位之间移动,所述上夹辊的轴线、所述中夹辊的轴线、所述下夹辊的轴线与所述复卷辊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上夹辊位于所述复卷辊的径向上方并与所述复卷辊滚动配合,所述下夹辊位于所述复卷辊的径向下方并与所述复卷辊滚动配合,所述中夹辊位于所述上夹辊和所述下夹辊之间,所述中夹辊与所述复卷辊滚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夹辊和所述复卷辊之间形成有插入间隙;所述复卷机还包括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切刀驱动装置、切刀支架、切刀和插板,所述切刀和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切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切刀支架移动,所述切刀可移动至所述中夹辊的上方;所述插板的自由端设置有锯齿插入部,所述锯齿插入部可插入至所述插入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插入部包括多个凸齿和多个齿槽,所述凸齿和所述齿槽呈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和所述齿槽均呈矩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的齿宽为3mm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忠汤群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伟宏中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