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海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34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线,包括食品输送机构、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分别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通或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订单量选择第一进料装置或第二进料装置与食品输送机构连通,从而实现生产线中食品品种的切换,节省了设备数量、减少闲置设备、减少占地面积、节约成本。尤其是对于面食生产线来说,不同品种的食品加工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只有成型装置不同,面食食品成型后均需要进行醒蒸和/或烘烤,成型后的面食食品可以共用生产线,由进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和食品输送机构,实现了两个品种的食品共用一个食品输送机构。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食品生产时,往往需要在一个厂房内生产多种食品,多条生产线通常根据订单量分别开启,这样会造成部分生产线闲置的情况,如何合理的布置生产线、减少闲置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事情。
[0003]此外,在食品生产线中,尤其是在面食的生产线中,通常会有醒发或蒸的工艺。为了避免面食与金属网带直接接触或者从金属网带的孔隙中掉落,需在金属网带上放置容纳盒,再将面食放在容纳盒中,容纳盒在金属网带的带动下穿过醒蒸炉从而实现面食的醒蒸,最后还需要单独设置一条容纳盒回收传送线将容纳盒送回原处以待下次使用。现有食品的醒蒸生产线中的输送机构使用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所需的设备较多、占地面积大。
[0004]在网带的运行的时候,通常会发生网带向输送方向的两侧偏斜的情况,目前采用调偏辊在水平面内移动进行纠偏。然而,如图3所示,对于重量较轻的网带来说还会产生扭转,也就是网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高度产生变化,使得网带的表面与网带的驱动辊的轴线不平行,这样很可能会导致网带无法正常运转,存在网带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提供一种食品生产线。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品生产线,包括食品输送机构、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分别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通或断开。<br/>[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用于不同品种食品的进料且均可以与食品输送机构连接,可根据订单量选择第一进料装置或第二进料装置与食品输送机构连通,从而实现生产线中食品品种的切换,无需每个进料装置均配置一个食品输送机构,节省了设备数量、减少闲置设备、减少占地面积、节约成本。尤其是对于面食生产线来说,不同品种的食品加工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只有成型装置不同,面食食品成型后均需要进行醒蒸和/或烘烤,因此成型后的面食食品可以共用生产线,由进料装置连接成型装置和食品输送机构,实现了两个品种的食品共用一个食品输送机构。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第二进料装置设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上方,并通过换道机构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通或断开。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调节换道机构就可以实现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的切换使用。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包括第二进料输送带和第二进料支架,所述换道机构
包括换道板,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料支架上,所述换道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出料端的内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料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至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出料端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抵接或分离。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换道板使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出料端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抵接,既使第二进料输送带与食品输送机构连接,又挡住了第一进料装置送来的物料从而实现第一进料装置与食品输送机构的分离,避免切换进料装置时第一进料装置未及时停止或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有残留的物料,可实现快速切换。转动换道板使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出料端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分离时,第一进料装置可顺利通过,实现了第二进料输送带与食品输送机构的分离,同时第一进料装置与食品输送机构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食品输送机构包括金属网带和蒸布网带,所述蒸布网带和所述金属网带均为封闭的环形网带,所述蒸布网带与所述金属网带同向转动,所述蒸布网带套在所述金属网带的外侧,且所述金属网带与所述蒸布网带上侧贴紧。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金属网带和蒸布网带,金属网带可支撑蒸布网带,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金属网带还可以依靠两者接触位置的摩擦力为蒸布网带提供前进的动力。蒸布网带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这样,无需设置容纳盒及相应容纳盒回收传送线,节省空间,同时省去了将食品装入和取出容纳盒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5]进一步,所述金属网带和所述蒸布网带均分别设置有角度调偏装置、位置调偏装置和张紧装置。
[0016]进一步,所述角度调偏装置包括角度调偏辊组件和角度调偏驱动机构,所述角度调偏辊组件设置于网带下方,且其上端与网带底面抵接,所述角度调偏驱动机构与所述角度调偏辊组件连接并驱动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述角度调偏辊组件包括角度调偏辊和角度调偏辊支架,所述角度调偏驱动机构与所述角度调偏辊支架连接并驱动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述角度调偏辊安装于所述角度调偏辊支架上并与网带输送方向垂直,且所述角度调偏辊可绕其轴线转动。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角度调偏辊支撑网带,角度调偏驱动机构通过使角度调偏辊支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从而使得角度调偏辊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实现网带角度扭转的纠偏。
[0018]进一步,所述位置调偏装置包括位置调偏辊组件和位置调偏驱动机构,所述位置调偏辊组件设置于网带的下方,且其上端与网带的底面抵接,所述位置调偏驱动机构与所述位置调偏辊组件连接并驱动其在水平面内摆动;所述位置调偏辊组件包括位置调偏辊和位置调偏辊支架,所述位置调偏驱动机构与所述位置调偏辊支架连接并驱动其在水平面内摆动,所述位置调偏辊安装于所述位置调偏辊支架上,且所述位置调偏辊可绕其轴线转动。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位置调偏辊支撑网带,位置调偏驱动机构通过使位置调偏辊支架在水平面内摆动,从而使得位置调偏辊在水平面内摆动,实现网带位置的纠偏。
[0020]进一步,还包括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包括气吹管和集渣盒,所述气吹管位于所述蒸布网带下侧的下方,所述气吹管具有多个吹气孔,所述吹气孔朝向所述蒸布网带,所述集渣盒可移动至所述气吹管的下方或移动至远离所述蒸布网带。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吹管吹掉蒸布网带上的食品残渣,保证蒸布网带表面的清洁,集渣盒收集食品残渣,且可以取出进行清理。
[0022]进一步,所述金属网带和所述蒸布网带的转动速度相同;所述金属网带与所述蒸布网带的上侧均水平设置。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速度相同避免金属网带和蒸布网带之间有相对运动,减少金属网带和蒸布网带的磨损。上侧水平设置使网带输送平稳,避免因金属网带和蒸布网带倾斜而导致食品堆积在一起。
[0024]进一步,食品生产线还包括醒蒸装置,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穿过所述醒蒸装置,所述醒蒸装置分为沿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段,且温度依次递增。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食品在食品输送机构的带动下经过醒蒸装置,完成醒发和蒸制工艺。至少两段的醒蒸装置温度依次递增,食品先在3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食品输送机构、第一进料装置(800)和第二进料装置(900),所述第一进料装置(800)和所述第二进料装置(900)分别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装置(800)的出料端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第二进料装置(900)设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上方,并通过换道机构(1000)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通或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装置(900)包括第二进料输送带(901)和第二进料支架(902),所述换道机构(1000)包括换道板(1001),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901)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料支架(902)上,所述换道板(1001)位于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901)出料端的内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料支架(902)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至所述第二进料输送带(901)出料端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的进料端抵接或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输送机构包括金属网带(100)和蒸布网带(200),所述蒸布网带(200)和所述金属网带(100)均为封闭的环形网带,所述蒸布网带(200)与所述金属网带(100)同向转动,所述蒸布网带(200)套在所述金属网带(100)的外侧,且所述金属网带(100)与所述蒸布网带(200)上侧贴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醒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带(100)和所述蒸布网带(200)均分别设置有角度调偏装置(700)、位置调偏装置(1200)和张紧装置(13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醒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偏装置(700)包括角度调偏辊组件和角度调偏驱动机构,所述角度调偏辊组件设置于网带下方,且其上端与网带底面抵接,所述角度调偏驱动机构与所述角度调偏辊组件连接并驱动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述角度调偏辊组件包括角度调偏辊(701)和角度调偏辊支架(702),所述角度调偏驱动机构与所述角度调偏辊支架(702)连接并驱动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