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06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当前对地下工程防水构造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效果的预先评价尚缺乏有效技术手段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固定于对应的基座或地坪上的左、右固定试块,且左、右固定试块之间形成用于填充膏状止水材料的变形缝;在右固定试块中设置有注水腔,在左固定试块中设置有对应的空腔,且注水腔、空腔朝向变形缝开口并对应;在右固定试块上设有用于连通注水腔和外部水源的注水管,以及用于监测注水腔中水压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给予变形缝膏状体止水材料不同的水压变量来进行水压承载力试验,从而检测变形缝膏状体止水材料的防水承压效果,可准确得出变形缝膏状体止水材料在变形缝保持正常止水状态下的水压承载力的极限参数。水状态下的水压承载力的极限参数。水状态下的水压承载力的极限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不断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程逐渐向地下领域发展。地下建筑最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就是渗漏问题,因此防水在地下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细部防水当属地下防水工程中的重点,变形缝作为地下细部构造的防水薄弱环节,一旦发生渗水,一方面加快恶化了地下建筑空间环境,影响地下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并给防渗维修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又严重威胁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基于主、客观原因,地下变形缝的渗漏水现象普遍存在。
[0003]目前,国内外对地下工程防水构造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效果的评价基本来源于工程应用和施工经验,无法提前评价和预估新的防水构造及材料的防水效果。而进行地下建筑工程变形缝膏状体止水材料的实体模型防水性能试验,可以客观反映不同实验条件下、不同可变因素下,所述膏状体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可以提前评估其防水构造是否可行,因此开展实体模型试验是现阶段切实可行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当前对地下工程防水构造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效果的预先评价尚缺乏有效技术手段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固定于对应的基座或地坪上的左固定试块、右固定试块,所述左、右固定试块之间形成用于填充膏状止水材料的变形缝;在所述右固定试块中设置有注水腔,在所述左固定试块中设置有对应的空腔,且所述注水腔、空腔朝向所述变形缝开口并对应;在所述右固定试块上设有用于连通注水腔和外部水源的注水管,以及用于监测所述注水腔中水压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
[0006]所述注水腔贯通至右固定试块的对应于变形缝一侧的外侧立面开口而形成操作口,用以向所述变形缝施作膏状止水材料,在所述操作口处设有对应的活动密封盖。
[0007]所述变形缝的宽度为45~55mm,且连通外界。
[0008]所述左固定试块和右固定试块由≥C35混凝土浇筑而成。
[0009]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方法,利用上述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而实施,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左、右固定试块安装固定于对应的基座或地坪上,两者之间形成一定宽度的变形缝;(2)向所述变形缝中施作膏状止水材料;
(3)经由所述注水管向所述右固定试块中的注水腔注满水,观测达到满水状态的水压值;(4)继续注入一定量的水,观测记录对应的水压值;(5)若水压值无明显变化,则逐步增加注水量,直到水压值明显变化,表明膏状体止水材料渗漏,则此时所发生渗漏的水压值即为膏状止水材料在变形缝正常止水状态下的水压承载力的极限参数。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 本专利技术试验模拟装置结构精巧且制作成本低廉,能够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屋面、墙面、地面、地下室以及其它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处使用膏状体止水材料的水压承载力极限值的试验测定。
[0011]2. 通过本专利技术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给予变形缝膏状体止水材料不同的水压变量,以模拟检测所述变形缝膏状体止水材料的承压效果,可准确得出所述变形缝膏状体止水材料在变形缝正常止水状态下的水压承载力的极限参数。
[0012]3. 本专利技术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模拟检测出膏状体止水材料与主体结构间的结合力,从而观察确定用于所述膏状体止水材料的地下建筑变形缝防水构造可满足的最大承压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右固定试件垂直剖面(右开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左固定试件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以上图中,1为膏状体止水材料,2为右固定试块,3为左固定试块,4为水压表,5、7为侧翼,6为硬化地面,8为注水腔,9为空腔,10为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同样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17]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工具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工具设备;所涉及的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材料;所涉及的试验方法步骤,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8]实施例1:一种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参见图1至图4,包括右固定试块2、左固定试块3、水压表4以及膏状体止水材料1;其中,左、右固定试块2、3均为混凝土主体结构,与厚度200mm所对应的侧翼5、7整体浇筑在一起,三个面的侧翼均用螺栓
与硬化地面6固定。在左、右固定试块3、2内部对应设置有200mm*200mm*200mm的空腔9、注水腔8,左固定试块3外侧不开口,右固定试块2外侧开口,从右固定试块2注水腔8中施作止水材料后,用活动盖板密封。另外在左、右固定试块2、3中间形成贯穿空腔连通外界的50mm宽变形缝,在其中填充膏状体止水材料1。在右固定试块2上直接预埋水压表4,设置注水孔且预埋注水管10。水压表4和注水管10连通到注水腔8。通过注水管10向内注水腔8注水,观测膏状体止水材料1的防水性能。
[0019]实施例2: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利用实施例1所述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而实施,包括如下步骤:(1)将左、右固定试块2、3均设置在硬化地面6上,保持50mm间距,用螺栓将左、右固定试块2、3对应的三面侧翼5、7与硬化地坪6固定;(2)从右固定试块2右侧的活动盖板处,伸入变形缝处,施作膏状体止水材料1;(3)将右固定试块2右侧的密封盖用螺栓固定,并密封所有接缝处;(4)从右固定试块2顶部的注水管10向注水腔8中注满水,观测达到满水状态的水表值,记录水压表4数值;(5)继续注入一定量的水,观测并记录水压表4数值有无明显变化;若水压表4数值无明显变化,则逐步注入一定量的水,直到水压表4数值明显变化,表明膏状体止水材料1渗漏。
[0020]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是对相关部件、结构及材料进行等同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专利技术的常见变化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对应的基座或地坪上的左固定试块、右固定试块,所述左、右固定试块之间形成用于填充膏状止水材料的变形缝;在所述右固定试块中设置有注水腔,在所述左固定试块中设置有对应的空腔,且所述注水腔、空腔朝向所述变形缝开口并对应;在所述右固定试块上设有用于连通注水腔和外部水源的注水管,以及用于监测所述注水腔中水压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腔贯通至右固定试块的对应于变形缝一侧的外侧立面开口而形成操作口,用以向所述变形缝施作膏状止水材料,在所述操作口处设有对应的活动密封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膏状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连通外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学张双杰杨海荣赵海勇张景伟李翔董科伟马勇刘昶曹文辉杜沂波袁浩旭董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三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