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702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7
一种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包括底模、外模和内模;该底模包括底架,该底架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边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各第一边设有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连接第一滑板;各第二边设有第二轨道,该第二轨道连接第二滑板;各第一边内侧设有第三轨道,该第三轨道连接第三滑板;各第二边内侧设有第四轨道,该第四轨道连接第四滑板;各第一边与各第二边的连接处内侧设有第五轨道,该第五轨道连接第五滑板;该外模包括第一外模以及第二外模;该内模包括第一内模、第二内模、角模、内模支架及顶模。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其可以实现墙板不带斜坡,按要求尺寸进行施工即可,另外,外模和内模均设有滑动轨道,方便支拆模板,提高工人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模具
,特别是一种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活动房屋由于具有可整体迁移,建造时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特性,因此,常用于临时居住、户外住房及商用度假屋等领域。目前,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实现高效建造,大部分的活动房屋的骨架,墙体和屋顶均采用金属材料并通过焊接完成,如:铁皮屋、集装箱活动房,其缺点是:防火隔热、隔音性能差,而且容易变形,生锈腐蚀,使用寿命短。因此,越来越多的工程上选择使用预制混凝土活动房屋。一般的预制房屋模具,内芯模是靠斜向放坡来实现脱模,这样预制房屋四面墙板是带斜面的,不垂直于屋顶及地面,给后期的装修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其可以实现墙板不带斜坡,按要求尺寸进行施工,另外,外模和内模均设有滑动轨道,方便支拆模板,提高工人的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包括底模、外模和内模;
[0006]该底模包括呈矩形的底架,该底架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边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各第一边均向外水平延伸设有两个与该第一边垂直的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连接第一滑板,该第一滑板设有第一滑轮,使该第一滑板能在该第一轨道上滑动;各第二边均向外水平延伸设有两个与该第二边垂直的第二轨道,该第二轨道连接第二滑板,该第二滑板设有第二滑轮,使该第二滑板能在该第二轨道上滑动;各第一边内侧均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一支撑梁,该第一支撑梁与该第一边平行;各第一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轨道,该第三轨道中部固定于该第一支撑梁上,内端固定于该底架上,使该第三轨道的外端高于内端;该第三轨道连接第三滑板,该第三滑板设有第三滑轮,使该第三滑板能在该第三轨道上滑动;各第二边内侧均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二支撑梁,该第二支撑梁与该第二边平行;各第二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四轨道,该第四轨道中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撑梁上,内端固定于该底架上,使该第四轨道的外端高于内端;该第四轨道连接第四滑板,该第四滑板设有第四滑轮,使该第四滑板能在该第四轨道上滑动;各第一边与各第二边的连接处内侧均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三支撑梁,该第三支撑梁与该第一边和第二边分别具有一锐角夹角;各第三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五轨道,该第五轨道中部固定于该第三支撑梁上,内端固定于该底架上,使该第五轨道的外端高于内端;该第五轨道连接第五滑板,该第五滑板设有第五滑轮,使该第五滑板能在该第五轨道上滑动;该第一边和第二边顶上均设有底模板支撑梁,该底模板支撑梁顶面固定设有环形的底模板;
[0007]该外模包括设于各第一边外侧的第一外模以及设于各第二边外侧的第二外模;该第一外模包括矩形的第一外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一外模板外侧的第一外模肋板,该第一外模
肋板外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外模支撑架,该第一外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滑板固定连接;该第二外模包括矩形的第二外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二外模板外侧的第二外模肋板,该第二外模肋板外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外模支撑架,该第二外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板固定连接;该第一外模板、该第二外模板底端紧贴该底模板外侧,该第一外模板、该第二外模板端部相接;
[0008]该内模包括设于各第一边内侧的第一内模、设于各第二边内侧的第二内模、设于各第一边和第二边连接处的角模、位于该内模中部的内模支架及位于该内模支架顶部的顶模;该第一内模包括矩形的第一内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一内模板内侧的第一内模肋板,该第一内模肋板内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内模支撑架,该第一内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三滑板固定连接;该第二内模包括矩形的第二内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二内模板内侧的第二内模肋板,该第二内模肋板内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内模支撑架,该第二内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四滑板固定连接;该角模包括横截面呈L型的角模板及固定于该角模板内侧的角模肋板,该角模肋板内侧固定设有两个角模支撑架,该角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五滑板固定连接;该内模支架呈长方体型,底部固定于该底架顶面中部;该内模支架外侧与该第一内模肋板及第二内模肋板之间均设有若干水平的调节支撑杆;该第一内模肋板与该第一外模肋板之间、该第二内模肋板与该第二外模肋板之间均设有若干横拉杆;该顶模包括水平的顶模板及固定于该顶模板底部的顶模肋板,该顶模板边缘向下延伸设有侧模板,该顶模肋板中部固定于该内模支架顶部,边缘与对应的第一内模肋板、第二内模肋板和角模肋板顶部固定;该侧模板底部与对应的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和角模板顶部连接;该第一内模板、该第二内模板、该角模板底端紧贴该底模板内侧,该第一内模板、该角模板、第二内模板端部依次相接;
[0009]该顶模板低于该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顶端,该底模板、该第一外模板、该第二外模板、该第一内模板、该第二内模板、该角模板、该顶模板、该侧模板围成浇筑空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模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外模中的一个顶端均向外斜向上延伸设有挑檐外模,所述第一外模中的另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外模中的另一个顶部外侧固定设有水平的操作平台。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挑檐外模包括斜向上延伸的挑檐外模板及挑檐外模肋板;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及斜支杆,该平台板内端与所述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外侧通过若干合页连接,该平台板外端与该斜支杆顶端铰接,该斜支杆底端与所述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外侧铰接;该平台板外端设有竖向套筒,该竖向套筒内设有下插式的栏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支撑杆包括两端带内螺纹的套筒,该套筒两端内部均设有螺杆,两个螺杆外端分别与所述内模支架外侧及该第一内模肋板、第二内模肋板内侧铰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模肋板及所述第二外模肋板对应所述横拉杆下方的位置设有捣振器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角模板的外端角具有内凹的第一台阶部,所述底模板对应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位置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二台阶部;该角模板在该第一台阶部的顶部向上延伸设有L型的顶板;所述侧模板端部设有与该顶板对应的凹口,使该顶板位于该凹口内;所述第一内模板及所述第二内模板顶端向内水平延伸设有延长板,所述侧模板底端位于该延长板上表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角模肋板两端设有倾斜的第一端模板,所述第一内模肋板及第二内模肋板端部设有与该第一端模板对应的第二端模板,该第二端模板与该第一端模板贴合,对该第一端模板在水平方向上限位。
[0016]进一步的,所述顶模板中部设有下凹的凹槽。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模板和所述第二外模板连接处外端设有竖向的密封胶条。
[0018]进一步的,对应的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一内模板之间,和/或对应的所述第二外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设有门窗模具。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其可以实现墙板不带斜坡,按要求尺寸进行施工,另外,外模和内模均设有滑动轨道,方便支拆模板,提高工人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房屋模具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外模和内模;该底模包括呈矩形的底架,该底架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边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各第一边均向外水平延伸设有两个与该第一边垂直的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连接第一滑板,该第一滑板设有第一滑轮,使该第一滑板能在该第一轨道上滑动;各第二边均向外水平延伸设有两个与该第二边垂直的第二轨道,该第二轨道连接第二滑板,该第二滑板设有第二滑轮,使该第二滑板能在该第二轨道上滑动;各第一边内侧均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一支撑梁,该第一支撑梁与该第一边平行;各第一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轨道,该第三轨道中部固定于该第一支撑梁上,内端固定于该底架上,使该第三轨道的外端高于内端;该第三轨道连接第三滑板,该第三滑板设有第三滑轮,使该第三滑板能在该第三轨道上滑动;各第二边内侧均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二支撑梁,该第二支撑梁与该第二边平行;各第二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四轨道,该第四轨道中部固定于该第二支撑梁上,内端固定于该底架上,使该第四轨道的外端高于内端;该第四轨道连接第四滑板,该第四滑板设有第四滑轮,使该第四滑板能在该第四轨道上滑动;各第一边与各第二边的连接处内侧均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三支撑梁,该第三支撑梁与该第一边和第二边分别具有一锐角夹角;各第三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五轨道,该第五轨道中部固定于该第三支撑梁上,内端固定于该底架上,使该第五轨道的外端高于内端;该第五轨道连接第五滑板,该第五滑板设有第五滑轮,使该第五滑板能在该第五轨道上滑动;该第一边和第二边顶上均设有底模板支撑梁,该底模板支撑梁顶面固定设有环形的底模板;该外模包括设于各第一边外侧的第一外模以及设于各第二边外侧的第二外模;该第一外模包括矩形的第一外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一外模板外侧的第一外模肋板,该第一外模肋板外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外模支撑架,该第一外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滑板固定连接;该第二外模包括矩形的第二外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二外模板外侧的第二外模肋板,该第二外模肋板外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外模支撑架,该第二外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板固定连接;该第一外模板、该第二外模板底端紧贴该底模板外侧,该第一外模板、该第二外模板端部相接;该内模包括设于各第一边内侧的第一内模、设于各第二边内侧的第二内模、设于各第一边和第二边连接处的角模、位于该内模中部的内模支架及位于该内模支架顶部的顶模;该第一内模包括矩形的第一内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一内模板内侧的第一内模肋板,该第一内模肋板内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内模支撑架,该第一内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三滑板固定连接;该第二内模包括矩形的第二内模板及固定于该第二内模板内侧的第二内模肋板,该第二内模肋板内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内模支撑架,该第二内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四滑板固定连接;该角模包括横截面呈L型的角模板及固定于该角模板内侧的角模肋板,该角模肋板内侧固定设有两个角模支撑架,该角模支撑架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五滑板固定连接;该内模支架呈长方体型,底部固定于该底架顶面中部;该内模支架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亮王玉雷李久会王小川王志聪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