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94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包括车头、车轮和至少一节托盘,车头内设置有与机场内上位系统交互的控制模块,车头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监测车周情况的主激光雷达和用于限高的高度探测器,每节托盘上均设置有重量探测器。上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上位系统的指令对自动驾驶行李拖车进行安全高效的操控,操控时,车头顶部的主激光雷达能够对车身周围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至上位系统,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安全范围出现障碍影响正常行驶。高度探测器能够监测车辆上货物的放置高度,避免放置过高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容易倾倒的危险。重量探测器能够对托盘载重进行监控,确保载重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车辆安全高效的行驶。全高效的行驶。全高效的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民航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乘坐飞机出行,且在出行时,行李托运则是乘机的关键一环。在机场的货物及行李运输过程中,目前大多使用散装行李拖车和人工驾驶行李拖车。然而,现有的行李拖车在转运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0003]1)散装拖车多为金属、机械连接,噪音大,安全系数不高;
[0004]2)人工驾驶拖车,人为操控因素会导致疲劳驾驶、超速超载、危险驾驶等安全隐患,安全系数不高,容错率低;
[0005]3)人工驾驶拖车受人员排班影响,不能最大化满足机场对拖车系统的工作效率要求;
[0006]4)人工驾驶拖车因多采用拖挂式结构,车身较长,车辆转弯等情况下较易产生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机场内,与机场上位系统配合作业,满足安全、高效且人工成本低的行李拖车。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包括车头、车轮和至少一节托盘,所述车头内设置有与机场内上位系统交互的控制模块,所述车头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监测车周情况的主激光雷达和用于限高的高度探测器,每节所述托盘上均设置有重量探测器。
[0009]优选的,所述车头内设置有用于与路侧设备进行交互的车载设备。
[0010]优选的,所述车头的前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毫米波雷达,且前端的所述毫米波雷达位于所述车头的中轴线上。
[0011]优选的,前端的所述毫米波雷达为中距离毫米波雷达。
[0012]优选的,所述车头的两侧和所述托盘的两侧均设置有高清相机。
[0013]优选的,所述高清相机包括前视摄像头、广角摄像头和中距摄像头。
[0014]优选的,所述托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用于判定货物是否外露于所述托盘的长度探测器。
[0015]优选的,所述车轮上设置有速度探测器。
[0016]优选的,所述车头的外侧和所述托盘的外侧还设置有补盲激光雷达。
[0017]优选的,所述车头内设置有提示器。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车头内设置有与机场内上位系统交互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能够根据上位系统的指令对自动驾驶行李拖车进行安全高效的操控,且上位系统能够根据控制模块的反馈实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操控过程中,车头顶部
的主激光雷达能够对车身周围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至上位系统,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安全范围出现障碍影响正常行驶。车头顶部的高度探测器能够监测车辆上货物和行李的放置高度,避免放置过高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容易倾倒的危险。车辆每节托盘上的重量探测器,能够对每节托盘上的载重进行监控,确保车辆载重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车辆安全高效的行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中车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的控制结构图。
[0022]图1至图3中:
[0023]1为车头、2为托盘、3为控制模块、4为主激光雷达、5为高度探测器、6为车载设备、7为重量探测器、8为高清相机、9为补盲激光雷达、10为毫米波雷达、11为速度探测器、12为长度探测器、13为提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见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其能够与机场内的上位系统进行交互,且能够在上位系统的指令下完成相应的任务。该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包括车头1、车轮和至少一节托盘2,车头1内设置有与机场内上位系统交互的控制模块3,车头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监测车周情况的主激光雷达4和用于限高的高度探测器5,每节托盘2上均设置有重量探测器7。具体的,高度探测器5为红外线超高探测器。
[0025]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模块3需要全程与上位系统进行交互,获取上位系统规划的路线及道路信息,并依据获取的信息控制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前行并执行相关任务。车辆在载货时,高度探测器5和重量探测器7能够对托盘2上的货物或行李进行的实时监测,使其承载量不超过限定高度及限定重量,以确保行车的安全性。行驶时,主激光雷达4能够给对车身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定行驶前方或左右安全距离内是否有障碍物存在。若存在障碍物或行人,则控制模块3反馈信息至上位系统,并控制车辆停止前进直至障碍物消失。若在预设时间内,障碍物始终未清除,则上位系统重新规划合适的路径并发送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按照新的路径控制车辆继续执行任务。
[0026]上述车头1内设置有用于与路侧设备进行交互的车载设备6。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更精确的监控器其位置并控制其行驶,在道路侧边间隔设置路侧设备,并在车上设置车载设备6,两者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车载设备6能够与每个路侧设备进行交互,根据相邻两次的交互信息则能确定拖车的行驶方向及所处具体位置。上位系统根据上述信息,能够将准确的道路信息(包括红绿灯颜色和时间信息、弯道信息、交叉口是否有横向穿越车辆等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3,并根据该具体信息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
[0027]此外,车头1的前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毫米波雷达10,且前端的毫米波雷达10位于车头1的中轴线上。具体的,前端的毫米波雷达10为中距离毫米波雷达。作为优选的,前端的毫米波雷达1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中轴线上的一个,还可以在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毫米波雷达10,此时的毫米波雷达10具体设置为短距离毫米波雷达。车头1两侧的毫米波雷达10
也设置为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当然了,由于拖车的长度较大,因此,在托盘2的侧边设置毫米波雷达10也是必要的,从而在整个行驶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车体的外周进行监测,监测范围更大,准确度更高。以上毫米波雷达10的设置能够更准确的监测车辆周围的信息,其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再行进行调整,以消除监测盲区为主要目的。
[0028]基于进一步消除盲区,提高监测精确度,进而提高操控精度的考虑,还可以在车头1的两侧和托盘2的两侧设置高清相机8。具体的,高清相机8包括前视摄像头、广角摄像头和中距摄像头。
[0029]还可以在车头1的外侧和托盘2的外侧设置补盲激光雷达9。
[0030]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车头1和车盘2上的监测设备包括主激光雷达4、车载设备6、高清相机8、补盲激光雷达9及毫米波雷达10,且上述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限定。实际安装时,通过控制模块3与上位系统的交互,对其安装位置及方向进行具体的调节,以消除监测盲区为最佳,从而使得上位系统接收更精准的车周信息,发送更精准的指令。优选的,可以将部分监测设置安装在旋转支架上,从而方便对其监测角度的调节,可以选择自动旋转支架或人工调节支架均可。
[0031]本申请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包括车头(1)、车轮和至少一节托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内设置有与机场内上位系统交互的控制模块(3),所述车头(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监测车周情况的主激光雷达(4)和用于限高的高度探测器(5),每节所述托盘(2)上均设置有重量探测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内设置有用于与路侧设备进行交互的车载设备(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的前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毫米波雷达(10),且前端的所述毫米波雷达(10)位于所述车头(1)的中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其特征在于,前端的所述毫米波雷达(10)为中距离毫米波雷达。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场的自动驾驶行李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文斌于晓冬丛鼎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大路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