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69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6
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锅炉机组系统上的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入口烟道以及设置在炉膛上部的炉膛冷却烟气入口,锅炉机组系统包括炉膛,炉膛出口经除尘器与引风机相连,入口烟道一端与除尘器出口或引风机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温或中温烟气作为循环介质,低温或中温烟气送入炉膛后,吸收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同时避免了增加锅炉送风量,相对降低了锅炉氧量,可以减少脱硝系统氨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氨逃逸,从而降低尾部烟道受热面堵塞的风险。从而降低尾部烟道受热面堵塞的风险。从而降低尾部烟道受热面堵塞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力发电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
技术背景
[0002]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火电机组需要全负荷投入脱硝系统。新能源等清洁发电机组大规模并网,火电机组调峰运行成为常态,深度调峰越来越频繁。低负荷时,烟气温度较低,要投入环保系统必须增加锅炉输入热量。但机组在启动和深度调峰的低负荷阶段,受热面能吸收的热量有限,如果输入热量过高,受热面存在超温的风险。
[0003]为了缓解上述矛盾,一般通过增加送风量的办法相对增加锅炉燃烧侧冷却介质,降低烟气温度。但是送风量的增加,增加了系统氧量,容易造成氮氧化物生成量增加,为到达排放标准要求,喷氨量增加,会加重尾部烟道系统堵塞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解决启动阶段与深度调峰阶段脱硝系统投入和受热面超温之间的矛盾,同时避免增加系统氧量,减少对脱硝系统运行的影响,降低尾部烟道受热面堵塞的风险。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锅炉机组系统上的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入口烟道以及设置在炉膛上部的炉膛冷却烟气入口,锅炉机组系统包括炉膛,炉膛出口经除尘器与引风机相连,入口烟道一端与除尘器出口或引风机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相连。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除尘器与引风机之间设置有脱硫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入口烟道的另一端经烟气再循环风机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相连。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入口烟道一端与除尘器出口相连时,入口烟道一端与除尘器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入口烟道一端与引风机出口相连时,入口烟道一端与引风机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阀门。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锅炉机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炉膛内的燃烧器,以及设置在炉膛顶部的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炉膛出口经脱硝系统与除尘器相连。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脱硝系统与除尘器之间设置有空气预热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一端与除尘器出口或引风机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相连的入口烟道,可以将炉膛排出的低温或中温烟气再次通入到炉膛中,即采用低温或中温烟气作为循环介质,当机组启动与深度调峰时,低温或中温烟气送入炉膛后,吸收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同时避免了增加锅炉
送风量,相对降低了锅炉氧量,可以减少脱硝系统氨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氨逃逸,从而降低尾部烟道受热面堵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为炉膛,2为燃烧器,3为屏式过热器,4为高温过热器,5为高温再热器,6为尾部受热面,7为脱硝系统,8为空气预热器,9为除尘器,10为脱硫系统,11为引风机,12为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3为烟气再循环风机,14为第一调节阀门,15为第二调节阀门,16为入口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0]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包括,在典型锅炉机组系统上增加了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典型锅炉机组系统包括炉膛1、燃烧器2、屏式过热器3、高温过热器4、高温再热器5、尾部受热面6、脱硝系统7、空气预热器8、除尘器9、脱硫系统10以及引风机系统11。其中,炉膛1内设置有燃烧器2,炉膛1的顶部设置有屏式过热器3、高温过热器4和高温再热器5,炉膛1的尾部设置有尾部受热面6和出口,出口经脱硝系统7、空气预热器8、除尘器9、脱硫系统10与引风机系统11相连。
[0021]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由入口烟道16、烟气再循环风机13、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组成,入口烟道16一端与除尘器9出口或引风机11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相连。具体的,入口烟道16的另一端经烟气再循环风机13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相连。入口烟道16一端与除尘器9出口相连时,入口烟道16一端与除尘器9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14。入口烟道16一端与引风机11出口相连时,入口烟道16一端与引风机11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阀门15。
[0022]根据烟气抽取点的不同,冷却烟气可以由引风机11出口抽取净烟气,经第二调节阀门15进入烟气再循环风机13,再由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送入炉膛;也可以由除尘器9出口抽取经除尘的干烟气经第一调节阀门14进入烟气再循环风机13再由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送入炉膛。
[0023]也可以由临近锅炉抽取低温或中温烟气,作为冷却烟气送入炉膛。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低温或中温烟气作为循环介质,低温或中温烟气送入炉膛后,吸收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同时避免了增加锅炉送风量,相对降低了锅炉氧量,可以减少
脱硝系统氨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氨逃逸,从而降低尾部烟道受热面堵塞的风险。
[0025]以上仅就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专利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锅炉机组系统上的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冷却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入口烟道(16)以及设置在炉膛上部的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锅炉机组系统包括炉膛(1),炉膛出口经除尘器(9)与引风机(11)相连,入口烟道(16)一端与除尘器(9)出口或引风机(11)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除尘器(9)与引风机(11)之间设置有脱硫系统(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入口烟道(16)的另一端经烟气再循环风机(13)与炉膛冷却烟气入口(1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受热面超温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入口烟道(16)一端与除尘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黎军沈植付龙龙刘超张宇博陆军郭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