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683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包括授粉筒,所述授粉筒一侧设有自动授粉结构,所述授粉筒上端设有粉量检测结构;其中,自动授粉结构包含有:连接管、授粉头、操作箱、马达、旋转轴、圆盘、挤压板、两个结构相同的滑轨、第一弹簧、移动杆以及固定块;所述连接管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头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筒上,所述操作箱安装在所述授粉筒后壁面上,所述操作箱为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玉米育种授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给玉米授粉均为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操作麻烦,不方便携带,不能做到自动化的问题。做到自动化的问题。做到自动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育种授粉
,具体为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现有的给玉米授粉均为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操作麻烦,不方便携带,不能做到自动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给玉米授粉均为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操作麻烦,不方便携带,不能做到自动化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包括授粉筒,所述授粉筒一侧设有自动授粉结构,所述授粉筒上端设有粉量检测结构;
[0005]其中,自动授粉结构包含有:连接管、授粉头、操作箱、马达、旋转轴、圆盘、挤压板、两个结构相同的滑轨、第一弹簧、移动杆以及固定块;
[0006]所述连接管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头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筒上,所述操作箱安装在所述授粉筒后壁面上,所述操作箱为空腔结构,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操作箱内,其驱动端与所述操作箱前壁面垂直,所述旋转轴安装在马达驱动端上,所述圆盘偏心穿过所述旋转轴上,两个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操作箱内上下两壁面上,且与所述操作箱前壁面平行,所述挤压板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挤压板右壁面与所述圆盘挨着,所述固定块活动安装在所述授粉筒上下两壁面上,所述授粉筒与所述操作箱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杆一端固定所述挤压板左壁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授粉筒和所述操作箱开设的通孔,穿过所述固定块开设的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所述移动杆上,且位于所述操作箱内挤压板前方。
[0007]优选的,所述粉量检测结构包含有:电池盒、电池、第一电线、第二电线、警示灯、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弹簧以及导电块;
[0008]所述电池盒安装在所述授粉筒左壁面上,且位于所述授粉筒上端,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盒内,所述电池盒与所述授粉筒连接处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电线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池正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池盒和所述授粉筒开设的通孔,固定在所述授粉筒内左壁面上,所述第二电线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池负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池盒和所述授粉筒开设的通孔,固定在所述授粉筒内左壁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电线上方,所述警示灯安装在所述电池盒上壁面上,且与所述第二电线相连,所述导电块安装在所述固定块左壁面上,且位于所述授粉筒内,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授粉筒下壁面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马达上设有用于固定的电机架。
[0010]优选的,所述操作箱外壁面两侧设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
[0011]优选的,所述授粉筒上壁面设有用于便于存放药品的可拆卸盖。
[0012]优选的,所述操作箱上壁面设有方便检修马达的可拆卸检修盖。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主要采用自动授粉结构,可将花粉放置在授粉筒内,将授粉筒前段的授粉头对准玉米,进行自动授粉,解决了现有的给玉米授粉均为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操作麻烦,不方便携带,不能做到自动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授粉筒;2-连接管;3-授粉头;4-操作箱;5-马达;6-旋转轴;7-圆盘;8-挤压板;9-滑轨;10-第一弹簧;11-移动杆;12-固定块;13-电池盒;14-电池;15-第一电线;16-第二电线;17-警示灯;18-第二弹簧;19-导电块;20-电机架;21-防滑纹;22-拆卸盖;23-检修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本案主要组件为:包括授粉筒1,所述授粉筒1一侧设有自动授粉结构,所述授粉筒1上端设有粉量检测结构;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玉米进行授粉时,可采用授粉筒1内的自动授粉结构进行授粉。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中,自动授粉结构包含有:连接管2、授粉头3、操作箱4、马达5、旋转轴6、圆盘7、挤压板8、两个结构相同的滑轨9、第一弹簧10、移动杆11以及固定块12;
[0023]所述连接管2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头3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筒1上,所述操作箱4安装在所述授粉筒1后壁面上,所述操作箱4为空腔结构,所述马达5安装在所述操作箱4内,其驱动端与所述操作箱4前壁面垂直,所述旋转轴6安装在马达5驱动端上,所述圆盘7偏心穿过所述旋转轴6上,两个所述滑轨9安装在所述操作箱4内上下两壁面上,且与所述操作箱4前壁面平行,所述挤压板8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9之间,所述挤压板8右壁面与所述圆盘7挨着,所述固定块12活动安装在所述授粉筒1上下两壁面上,所述授粉筒1与所述操作箱4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12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杆11一端固定所述挤压板8左壁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授粉筒1和所述操作箱4开设的通孔,穿过所述固定块12开设的通
孔,所述第一弹簧10套装在所述移动杆11上,且位于所述操作箱4内挤压板8前方。
[0024]需要说明的是,将玉米花粉放置在授粉筒1内,当需要进行授粉时,手持授粉筒1将授粉筒1前端的授粉头3对着需要授粉的地方,给安装在授粉筒1后壁面的操作箱4内的马达5通电,马达5接收到电信号后,马达5驱动端开始旋转,从而带动安装在马达5驱动端的旋转轴6进行旋转,由于圆盘7偏心安装在旋转轴6上,从而带动圆盘7进行旋转,由于挤压板8右壁面与圆盘7挨着,挤压板8上下两壁面安装有两个滑轨9,两个滑轨9安装在操作箱4内,从而带动挤压板8在滑轨9上进行移动,由于移动杆11右壁面安装在挤压板8左壁面上,从而带动移动杆11进行移动,由于第一弹簧10套装在移动杆11上,且位于挤压板8前方,从而第一弹簧10起到复位作用,由于移动杆11穿过操作箱4和授粉筒1开设的通孔,并且穿过固定在授粉筒1内固定块12的通孔,从而移动杆11将授粉筒1内的花粉挤压到连接管2上,通过连接管2另一端的授粉头3进行自动授粉,一直往复运动,对玉米进行自动授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包括授粉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筒(1)一侧设有自动授粉结构,所述授粉筒(1)上端设有粉量检测结构;其中,自动授粉结构包含有:连接管(2)、授粉头(3)、操作箱(4)、马达(5)、旋转轴(6)、圆盘(7)、挤压板(8)、两个结构相同的滑轨(9)、第一弹簧(10)、移动杆(11)以及固定块(12);所述连接管(2)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头(3)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授粉筒(1)上,所述操作箱(4)安装在所述授粉筒(1)后壁面上,所述操作箱(4)为空腔结构,所述马达(5)安装在所述操作箱(4)内,其驱动端与所述操作箱(4)前壁面垂直,所述旋转轴(6)安装在马达(5)驱动端上,所述圆盘(7)偏心穿过所述旋转轴(6)上,两个所述滑轨(9)安装在所述操作箱(4)内上下两壁面上,且与所述操作箱(4)前壁面平行,所述挤压板(8)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9)之间,所述挤压板(8)右壁面与所述圆盘(7)挨着,所述固定块(12)活动安装在所述授粉筒(1)上下两壁面上,所述授粉筒(1)与所述操作箱(4)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12)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杆(11)一端固定所述挤压板(8)左壁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授粉筒(1)和所述操作箱(4)开设的通孔,穿过所述固定块(12)开设的通孔,所述第一弹簧(10)套装在所述移动杆(11)上,且位于所述操作箱(4)内挤压板(8)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育种用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量检测结构包含有:电池盒(13)、电池(14)、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强周超丁昕颖韩业辉于运凯孙培元马宝新刘海燕马波袁明王立达曲忠诚李青超刘洋张程兰红宇王成严峰王冰雪陆杰郑旭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