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672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与物理产线对应的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获取所述物理产线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所述物理产线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相应的实际运行数据解析结果;配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与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实际运行数据解析结果传递给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以使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根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解析结果进行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用真实生产数据驱动数字孪生产线模型运行,便于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资源配置,为精准生产决策提供依据。供依据。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产线数字孪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概念雏形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Grieves教授于2003年首次提出的。经逐步发展与完善,其概念模型于2011年被提出,包括物理空间的实体产品、虚拟空间的虚拟产品及两者之间的数据和信息交互接口。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实时数据、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在虚拟空间创建物理实体的实时镜像,是物理实体在虚拟空间的仿真模型,通过物理实体和数字模型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交互完成对物理实体的完整和精确的数字化描述,可用于对物理实体在物理环境中的行为和状态进行模拟、监控、诊断、预测和控制。
[0003]在数字孪生概念模型提出后,有学者将数字孪生的三维结构扩展到五维结构模型,包括物理实体、虚拟模型、服务系统、孪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与物理产线对应的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获取所述物理产线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所述物理产线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相应的实际运行数据解析结果;配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与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实际运行数据解析结果传递给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以使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根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解析结果进行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产线的实际运行数据包括若干布尔型数据和字符串型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物理产线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解析,包括:根据所述布尔型数据,解析得到所述物理产线中各设备的相应运行状态;根据所述字符串型数据,解析得到所述物理产线中各设备的相应运行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与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配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中的布尔型数据与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中相应设备的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配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中的字符串型数据与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中相应设备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与所述物理产线联动运行时,将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的虚拟运行数据反馈至所述物理产线,以便根据所述实际运行数据与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的虚拟运行数据,对所述物理产线的运行进行修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产线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未与所述物理产线联动运行时,控制所述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按照预设的测试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并获取仿真结果;将所述仿真结果作为所述物理产线的测试结果。7.一种数字孪生产线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物理产线对应的VR数字孪生产线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理产线的实际运行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欣杨顺超钱广璞付玉敏毕航陈罡方玮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