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70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风机,包括基座、固定设于基座上的风机、固定设于基座上用于驱动风机运行的第一电机、设于基座上用于对第一电机降温的冷却装置、设于冷却装置上的控制开关。关。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风机。

技术介绍

[0002]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防爆风机等,现有防爆风机降噪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爆风机,大大降低了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工作效率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风机,包括基座、固定设于基座上的风机、固定设于基座上用于驱动风机运行的第一电机、设于基座上用于对第一电机降温的冷却装置、设于冷却装置上的控制开关,所述风机包括固定设于基座上的风筒、固定设于风筒一端的底盘、贯穿转动设于底盘上的驱动轴、固定设于风筒另一端上的固定架、与驱动轴同轴心一端贯穿固定设于固定架上另一端转动套设于驱动轴上的固定轴、设于固定轴上的滑槽、套设于固定轴外侧且一端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的转环、等距环形分布转动设于转环上的多个第一轴、分别固定设于多个第一轴上的多个叶片、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轴上的第一转杆、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轴另一端上的第二转杆、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且位于滑槽内的第一滚轮、设于风筒上的进风管道、转动设于风筒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轴同轴心且两端分别转动设于叶片和第一齿轮上的第二轴、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固定设于风筒上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转环转动,转环转动带动多个第一轴进行公转,所述叶片固定设于第一轴上,从而带动多个叶片进行公转,叶片公转过程中产生风力,第一轴公转过程中还带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进行公转,所述第一滚轮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且第一滚轮位于滑槽内,从而带动第一滚轮位于滑槽内滚动,使第一滚轮不断的靠近驱动轴和远离驱动轴,第一滚轮靠近驱动轴时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第一转杆位于第一轴上转动,最终带动第一轴转动,即带动叶片转动,从而改变叶片的角度,叶片公转过程中使外部的风通过进风管道进入风筒内,叶片转动至进风管道处时角度改变,叶片远离进风管道时叶片复位,第一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的同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轴进行公转,通过冷却装置对第一电机进行冷却,避免第一电机长时间工作热量过高,位于易燃环境工作时产生爆炸,再通过控制开关控对第一电机进一步的控制,提高整体风机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使转环转动,转环转动使多个第一轴进行公转,所述叶片固定设于第一轴上,从而使多个叶片进行公转,叶片公转过程中产生风力,第一轴公转过程中还使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进行公转,所述第一滚轮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且第一滚轮位于滑槽内,从而使第一滚轮位于滑槽内滚动,使第一滚轮不断的靠近驱动轴
和远离驱动轴,相当于第一滚轮同时做往复移动,第一滚轮靠近驱动轴时使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使第一转杆位于第一轴上转动,最终使第一轴转动,即使叶片转动,从而改变叶片的角度,使改变角度的叶片转动过程中更为顺畅,即减少该处叶片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叶片公转过程中使外部的风通过进风管道进入风筒内,叶片转动至进风管道处时角度改变,减少进入风筒的空气受到叶片反向的力,使外部的风更容易进入风筒内,提高风机整体的工作效率,叶片远离进风管道时叶片复位,使叶片公转过程中产生的风力增加,第一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的同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二轴进行公转,带动多个叶片进行从动公转,使叶片公转过程中运行的更稳定,使产生的风力运动,减少叶片的震动,大大降低了风机的噪音,对叶片公转过程中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省力作用,通过冷却装置对第一电机进行冷却,避免第一电机长时间工作热量过高,位于易燃环境工作时产生爆炸,再通过控制开关控对第一电机进一步的控制,提高整体风机的安全性。
[0005]所述风机还包括固定设于底盘上的涡旋导风板、延涡旋导风板等距设置的多个斜孔、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固定设于底盘上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上的第一斜面、固定设于底盘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板、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的转盘、等距环形分布固定设于转盘上的多个弧形凸块、等距环形分布设于转盘上的多个通风口、设于通风口处的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所述斜孔倾斜方向与转盘转动方向一致。
[0006]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主体、设于叶片主体上的第四斜面、与第四斜面对称设于叶片主体上的第五斜面、等距固定设于叶片主体上的多个弧形板、设于弧形板前端的弧形面。
[0007]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电机上且固定设于基座上的空心罩壳、设于基座上的冷却腔、设于空心罩壳上的进风口及出风口、固定设于冷却腔内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固定设于基座上的第三隔板、固定设于第一隔板上的第四隔板及第五隔板、位于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中间固定设于第二隔板上的第六隔板、同时固定设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一制冷组件、同时固定设于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上的多个第三制冷组件、同时固定设于第五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二制冷组件、两端固定设于第四隔板和空心罩壳上的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位于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之间两端可移动设于空心罩壳和第四隔板上的第一移动板、等距设于第二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与多个第一单向阀交错等距设于第一移动板上的多个第二单向阀、与多个第二单向阀交错等距设于第三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三单向阀、固定设于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板往复移动的第一气缸、可移动设于冷却腔内的第二移动板、等距设于第二移动板上的多个第四单向阀、固定设于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二移动板往复移动的第二气缸、设于第一隔板一端的进液口、设于第一隔板另一端的出液口;所述第一隔板把所述冷却腔隔成第一腔及第二腔;所述第一制冷组件至第三制冷组件冷却效果逐渐变弱。
[0008]所述第一制冷组件至第三制冷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制冷组件包括第四固定板、等距设于第四固定板上的多个圆孔、设于圆孔处的弧形环面、与弧形环面配合的圆珠、一端固定设于圆珠上的第一弹簧、固定设于第一弹簧另一端上的制冷管。
[0009]所述控制开关包括贯穿固定设于空心罩壳上的套管、可移动设于套管内的第三移动板、贯穿固定设于第三移动板上的活塞杆、套设于活塞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三移动板和套管上的第二弹簧、转动设于活塞杆一端上的第二滚轮、固定设于空心罩壳上的底座、固定设于底座上的碰触开关、可移动设于底座上的齿板、一端固定设于碰触开关上的伸
缩杆、一端固定设于齿板上的加长杆、一端固定设于齿板上另一端固定设于底座上的两个第三弹簧。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使转环转动,转环转动使多个第一轴进行公转,所述叶片固定设于第一轴上,从而使多个叶片进行公转,叶片公转过程中产生风力,第一轴公转过程中还使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进行公转,所述第一滚轮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且第一滚轮位于滑槽内,从而使第一滚轮位于滑槽内滚动,使第一滚轮不断的靠近驱动轴和远离驱动轴,相当于第一滚轮同时做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固定设于基座上的风机(2)、固定设于基座上用于驱动风机运行的第一电机(3)、设于基座上用于对第一电机降温的冷却装置(4)、设于冷却装置上的控制开关(5),所述风机(2)包括固定设于基座上的风筒(21)、固定设于风筒一端的底盘(22)、贯穿转动设于底盘上的驱动轴(23)、固定设于风筒另一端上的固定架(24)、与驱动轴同轴心一端贯穿固定设于固定架上另一端转动套设于驱动轴上的固定轴(25)、设于固定轴上的滑槽(26)、套设于固定轴外侧且一端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的转环(27)、等距环形分布转动设于转环上的多个第一轴(28)、分别固定设于多个第一轴上的多个叶片(29)、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轴上的第一转杆(210)、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轴另一端上的第二转杆(211)、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上且位于滑槽内的第一滚轮(212)、设于风筒上的进风管道(213)、转动设于风筒上的第一齿轮(214)、与第一轴同轴心且两端分别转动设于叶片和第一齿轮上的第二轴(215)、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216)、固定设于风筒上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二电机(2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还包括固定设于底盘上的涡旋导风板(218)、延涡旋导风板等距设置的多个斜孔(219)、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固定设于底盘上的固定块(220)、设于固定块上的第一斜面(221)、固定设于底盘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板(222)、固定套设于驱动轴上的转盘(223)、等距环形分布固定设于转盘上的多个弧形凸块(224)、等距环形分布设于转盘上的多个通风口(225)、设于通风口处的第二斜面(226)及第三斜面;所述斜孔倾斜方向与转盘转动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9)包括叶片主体(291)、设于叶片主体上的第四斜面(292)、与第四斜面对称设于叶片主体上的第五斜面(293)、等距固定设于叶片主体上的多个弧形板(294)、设于弧形板前端的弧形面(29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4)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电机上且固定设于基座上的空心罩壳(41)、设于基座上的冷却腔(42)、设于空心罩壳上的进风口(43)及出风口(44)、固定设于冷却腔内的第一隔板(45)及第二隔板(4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建锋黄珍朱继宏朱江栋邵金波徐少杰钱林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新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