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84669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及应用所述智能交互方法的电子设备。该智能交互方法包括步骤:将人机交互区域分为用于进行信息显示的主信息输出区和用于输出操作提示信息及接受用户操作输入的动态导航区;将用户针对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进行的操作转换成对应的应用层事件;执行所述应用层事件,相应更新主信息输出区的显示信息以及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优选地,所述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对应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应用层事件取决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以及用户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当前移动通信设备的市场上,移动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机制主要包括按键方式和触摸屏方式。请参考图1,对于按键方式来说,现有的多数移动通信手持终端的人机交互主操作区110主要是由左右软键(由诺基亚首创)、方向键(或操控杆)和特殊功能键(例如删除键、菜单键)等构成。并且,为了指示用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进行正确的操作,在屏幕显示区域120的下边又设置了操作说明区域130,可以对左右软键、方向控制键、特殊功能按键进行操作提示。随着网络技术、集成技术、模块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必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Fm(收音)、Mp3(音乐)、Camera(相机)、Wi-Fi(WirelessFidelity)、Video Phone(视频电话)等等。对于现有技术的按键方式的人机交互机制来说,功能的增加会导致按键数量的增加;在原有尺寸上增加按键数量,会给结构设计增加一定的难度,否则会扩大产品尺寸,而这一点对于手持移动产品会是较大障碍。另外,复杂功能应用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屏幕上对按键的操作说明区域130的扩大,这样屏幕显示区域120的尺寸也会受到限制。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创新的人机交互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即采用该交互方法的电子设备,可以有效节省原有的主操作区的按键空间,降低结构按键布局的难度。为此,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包括步骤 1)将人机交互区域分为用于进行信息显示的主信息输出区和用于输出操作提示信息及接受用户操作输入的动态导航区;2)将用户针对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进行的操作转换成对应的应用层事件;3)执行所述应用层事件,相应更新主信息输出区的显示信息以及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优选地,所述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对应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应用层事件取决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以及用户的操作。优选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更新动态导航区的信息。优选地,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21)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产生用于表示区域位置信息的感应信号;22)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形成对应的区域唯一编码标识;23)根据所述区域唯一编码标识,生成对应的应用层事件。优选地,所述步骤22)的形成具体包括根据区域位置信息查找区域配置表,获取区域唯一编码标识;所述步骤23)的生成具体包括查找事件配置表,获取与该区域唯一编码标识对应的应用层事件;所述步骤3)的执行具体是执行应用层事件代表的应用程序。优选地,所述步骤22)由驱动层实现;所述步骤23)由管理层实现;所述步骤3)由应用层实现;还包括管理层与驱动层、应用层通过消息接口进行交互;所述步骤21)的感应信号的产生由电容感应单元配合感应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或者由触摸屏配合感应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优选地,所述动态导航区包括用于输出操作提示信息的显示部分和用于接受用户操作输入的按键部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前述的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的电子设备,包括人机交互区域,至少分为主信息输出区和动态导航区;所述主信息输出区用于进行信息显示,所述动态导航区用于实现操作提示信息的输出和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主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区域,用于将所述用户针对该操作提示信息的的操作输入转换成对应的应用层事件;执行该应用层事件,相应更新主信息输出区的显示信息以及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优选地,所述动态导航区包括用于输出操作提示信息的显示部分和用于接受用户操作输入的按键部分。优选地,所述动态导航区包括触摸屏或者电容感应单元;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感应信号处理单元。优选地,所述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对应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应用层事件取决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以及用户的操作。优选地,所述主处理器具有驱动层,用于读取用户的输入信息,根据区域配置表将其转换成区域唯一编码标识并发送;管理层,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唯一编码标识,根据事件配置表将其转换成应用层事件并发送;应用层,用于解析该应用层事件,执行应用层事件代表的应用程序。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区域包括一液晶显示屏或者分别对应主信息输出区和动态导航区的二液晶显示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动态导航区显示不同的操作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对设备的操作会更加直观;而且可以通过动态导航区来进行操作信息的输入,因此可以省去传统的主操作区的按键空间,可以为更多功能应用的按键结构设计留有更大空间。本专利技术中,多事件应用输出是只受主信息输出区的显示内容(场景)决定的,但其位置是不固定的,即不受硬的操作按键制约,也不受主信息输出区的输出显示单元位置的制约,是灵活的。此外,本专利技术使得输入就像用手指直接操作信息一样,减少用户的学习和记忆负担,带给用户新颖的触控感觉,减轻用户的操作疲劳,并有未来科技感;还可以扩大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带来大屏幕的视觉效果。优选地,当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时,可以取代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五向键和左、右软键。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机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单元的区域划分示意图;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智能交互方法的设备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智能交互方法的设备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相关的软件系统的层次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智能交互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智能交互方法的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8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智能交互方法的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图9是Idle界面的示意图;图10是Contacts界面的示意图;图11是SMS界面的示意图;图12是Music界面的示意图;图13是Calculation界面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全新交互模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思路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人机交互区域210包括主信息输出区211和动态导航区212,对应LCD显示单元210的动态导航区212覆盖感应电路或触摸材料(图未示)。所述动态导航区212将传统的通过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单元输出操作提示信息的部分和按键主操作区合二为一,来同时实现操作提示信息的输出和用户的输入。采用本专利技术,用户会感觉就像用手指直接操作信息一样,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和操作的疲劳程度。同时,操作提示信息会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而变化,这相对于固化的按键有更大的灵活性。请参阅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移动通信终端包括LCD人机交互区域210、外壳220、电路板230、主处理器240、感应信号处理单元250、电容感应单元260、感应信号连接器270、显示信号连接器280和透光层290和电源299。其中,所述电源299用于为整个移动通信终端提供工作电源,可以是自带电源或者外部电源,对于自带电源的情况,可以使充电电池,此不赘述。所述电路板230用于安装固定主处理器240和感应信号处理单元250,并且电连接该LCD人机交互区域210和电容感应单元260。所述外壳220形成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固纳LCD人机交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将人机交互区域分为用于进行信息显示的主信息输出区和用于输出操作提示信息及接受用户操作输入的动态导航区;    2)将用户针对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进行的操作转换成对应的应用层事件;    3)执行所述应用层事件,相应更新主信息输出区的显示信息以及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人机交互区域分为用于进行信息显示的主信息输出区和用于输出操作提示信息及接受用户操作输入的动态导航区;2)将用户针对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进行的操作转换成对应的应用层事件;3)执行所述应用层事件,相应更新主信息输出区的显示信息以及动态导航区的操作提示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对应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应用层事件取决于该主信息输出区显示的信息、该动态导航区输出的操作提示信息以及用户的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更新动态导航区的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21)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产生用于表示区域位置信息的感应信号;22)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形成对应的区域唯一编码标识;23)根据所述区域唯一编码标识,生成对应的应用层事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的形成具体包括根据区域位置信息查找区域配置表,获取区域唯一编码标识;所述步骤23)的生成具体包括查找事件配置表,获取与该区域唯一编码标识对应的应用层事件;所述步骤3)的执行具体是执行应用层事件代表的应用程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导航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由驱动层实现;所述步骤23)由管理层实现;所述步骤3)由应用层实现;还包括管理层与驱动层、应用层通过消息接口进行交互;所述步骤21)的感应信号的产生由电容感应单元配合感应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或者由触摸屏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李雪莲杜晓黎王海冰冯雨林友斌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