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44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包括终端机壳,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靠近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终端机壳的正表面靠近上表面边缘位置嵌入安装有摄像头模组,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位于控制主板的后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数据存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能够减少外部冲击,保证终端的稳定工作,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处理人员数据,并对其开放相应权限,能够有效地发送与接受云端的数据,且能进行有线连接,多级处理数据信息,并进行存储,电风机加速了内部的空气流通,减少了静电污染,并加强了散热,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逐步加深,物联网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有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同等级的管理者访问终端时应该给予不同权限,目前主要通过输入密码登录的方式,这样做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目前的模块终端多为被动散热,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会产生高热量,损害终端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包括终端机壳,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靠近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终端机壳的正表面靠近上表面边缘位置嵌入安装有摄像头模组,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位于控制主板的后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数据存储器,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位于两侧表面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电风机。
[0006]优选的,所述终端机壳的下表面靠近四角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橡胶腿撑,所述终端机壳的正表面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设备接口。
[0007]优选的,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橡胶垫的上表面,所述终端机壳的内部位于蓄电池与控制主板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终端机壳的正表面位于摄像头模组的下方位置嵌入安装有触控显示屏。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的正表面上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无线发送模块,所述控制主板的正表面上位于无线发送模块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控制主板的正表面上位于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控制主板的正表面上位于人脸识别模块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中央处理单元,所述控制主板的正表面上靠近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信号发送模块,所述控制主板的正表面上位于信号发送模块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模块。
[0009]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器与控制主板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终端机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无线发送器,所述终端机壳的上表面位于无线发送器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发送器和无线接收器均与控制主板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电风机的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风层,所述终端机壳的两侧表面上与电风机相对的位置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层与通风孔相互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橡胶腿撑和橡胶垫减少外部冲击,保证终端的稳定工作,当人员靠近时,摄像头模组进行拍摄,触控显示屏提示人员调整位置,人脸识别模块处理人员数据,中央处理单元对其开放相应权限,无线发送模块配合无线发送器向云端发送数据,无线接收模块配合无线接收器用于接受云端的数据,使用设备接口可以与周边设备进行有线连接,配合信号发送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完成数据交互,中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器,电风机加速了内部的空气流通,热空气通过通风层从通风孔排出,冷空气经过过滤层过滤掉灰尘后进入终端内部,完成空气循环,减少了静电污染,并加强了散热,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的控制主板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的图2的A处放大图。
[0018]图中:1、终端机壳;101、橡胶腿撑;102、设备接口;2、蓄电池;201、橡胶垫;202、隔板;3、摄像头模组;301、触控显示屏;4、控制主板;401、无线发送模块;402、无线接收模块;403、人脸识别模块;404、中央处理单元;405、信号发送模块;406、信号接收模块;5、数据存储器;501、无线发送器;502、无线接收器;6、电风机;601、过滤层;602、通风层;603、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包括终端机壳1,终端机壳1的内部靠近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终端机壳1的正表面靠近上表面边缘位置嵌入安装有摄像头模组3,终端机壳1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4,终端机壳1的内部位于控制主板4的后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数据存储器5,终端机壳1的内部位于两侧表面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电风机6;
[0023]终端机壳1的下表面靠近四角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橡胶腿撑101,终端机壳1的正表面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设备接口102;终端机壳1的内部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橡胶垫201,蓄电池2固定安装在橡胶垫201的上表面,终端机壳1的内部位于蓄电池2与控制主板4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壳(1),所述终端机壳(1)的内部靠近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终端机壳(1)的正表面靠近上表面边缘位置嵌入安装有摄像头模组(3),所述终端机壳(1)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4),所述终端机壳(1)的内部位于控制主板(4)的后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数据存储器(5),所述终端机壳(1)的内部位于两侧表面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电风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壳(1)的下表面靠近四角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橡胶腿撑(101),所述终端机壳(1)的正表面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设备接口(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壳(1)的内部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橡胶垫(201),所述蓄电池(2)固定安装在橡胶垫(201)的上表面,所述终端机壳(1)的内部位于蓄电池(2)与控制主板(4)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202),所述终端机壳(1)的正表面位于摄像头模组(3)的下方位置嵌入安装有触控显示屏(3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模块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4)的正表面上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无线发送模块(401),所述控制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友华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优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