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626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用信息采集设备领域,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采集环境光线不足,需要进行光补偿时,处理终端控制发光板进行发光,发光板发出的光只能沿光导纤维簇的进行传输,由于光导纤维簇的光导率不一致,故传导至透明防护板上的光强会逐渐升高而不是直接升高,可以实现在进行人脸识别工作的过程中,不易因采集设备配置光补偿装置发出的强光对被采集者的眼睛造成伤害,不易诱发被采集者发生光敏性癫痫,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可以实现接触的远程诊断,也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当面诊断。面诊断。面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信息采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0003]不同的人脸图像都能通过摄像镜头采集下来,比如静态图像、动态图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采集。当用户在采集设备的拍摄范围内时,采集设备会自动搜索并拍摄用户的人脸图像,人脸检测在实际中主要用于人脸识别的预处理,即在图像中准确标定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人脸图像中包含的模式特征十分丰富,如直方图特征、颜色特征、模板特征、结构特征及Haar特征等。人脸检测就是把这其中有用的信息挑出来,并利用这些特征实现人脸检测,现阶段主流的人脸检测方法基于以上特征采用Adaboost学习算法,Adaboost算法是一种用来分类的方法,它把一些比较弱的分类方法合在一起,组合出新的很强的分类方法。
[0004]现有的人脸识别信息采集设备为了在阴暗环境中可以正常采集人脸的图片信息,通常为采集设备配置光补偿装置,在进行图片采集的过程中,进行光补偿,使拍摄获得的图片更加清晰,增加人脸识别的精度,但是上述光补偿装置大多只是单纯的强光发生装置,此类装置发出的强光极易对被采集者的眼睛造成伤害,多次强光极易对被采集者的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诱发光敏性癫痫,对被采集者造成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在进行人脸识别工作的过程中,不易因采集设备配置光补偿装置发出的强光对被采集者的眼睛造成伤害,不易诱发被采集者发生光敏性癫痫,不易对被采集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医用信息采集设备,所述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包括视频采集装置主体,所述视频采集装置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采集组,所述视频采集装置主体的一端上开凿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位于摄像采集组的旁侧,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发光板,所述发光板远离安装槽槽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遮光贴条,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固定连接有与自
身相匹配的透明防护板,所述透明防护板与发光板之间连接有光导纤维簇,所述光导纤维簇的一端贯穿透明防护板并延伸至透明防护板内,所述光导纤维簇的另一端贯穿遮光贴条并与发光板相接触,所述光导纤维簇多个光导纤维个体,多个所述光导纤维主体相互之间交错缠绕在一起形成空间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多个所述光导纤维选用多个光导率,且不同光导率的光导纤维在光导纤维簇内均匀杂乱分布,可以实现在进行人脸识别工作的过程中,不易因采集设备配置光补偿装置发出的强光对被采集者的眼睛造成伤害,不易诱发被采集者发生光敏性癫痫,不易对被采集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光导纤维簇包括光纤主体,所述光纤主体外侧包覆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包覆胶层,相邻所述光纤主体相互之间架设在一起形成三维立体结构,通过光纤主体相互之间的架设,增加光导纤维簇整体的结构强度,不易在欢动过程中造成对两个固定端形成过高的拉力,不易造成光导纤维簇从遮光贴条或透明防护板的表面脱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包覆胶层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纤维簇,所述防护纤维簇包括多个弹性纤维,相邻所述弹性纤维交织在一起,通过防护纤维簇填充光纤主体之间的间隙,增加光导纤维簇整体的结构强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靠近包覆胶层的一端贯穿包覆胶层并与光纤主体接触,所述弹性纤维均选用不导光纤维制成,增加弹性纤维与包覆胶层的连接强度,不易在使用过程中从包覆胶层上脱落。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远离包覆胶层的一端呈三维螺旋形,相邻所述弹性纤维缠绕在一起,增加防护纤维簇内各弹性纤维的连接强度,不易直接发生结构崩溃。
[0014]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防护板远离光导纤维簇的一端为磨砂面,增加光射出的角度,不易形成集中的强光束。
[0015]进一步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的工作系统,包括医用信息采集设备,所述医用信息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有物联网模块,所述物联网模块分别信号连接有医护用移动终端和病患用移动终端,所述物联网模块信号连接有云端存储,所述云端存储信号连接有备用存储端。
[0016]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的工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在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录入被采集者的人脸信息后,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将对应信息上传到物联网模块上,由物联网模块在云端存储内进行对比减速,快速找出被采集者过往病例以及其他高诱病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居住地污染源、工作和家族病遗传史等,一起下传到病患用移动终端,方便医护人员根据上述信息进行诊断,并将对应的诊断信息和新的检测信息回传到物联网模块内,并由物联网模块分别上传到云端存储和下传到医护用移动终端上进行资料丰富和形成电子档病例,可以实现接触的远程诊断,也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当面诊断,最后云端存储上存储的相关信息会定时下传到备用存储端内进行备份存储。
[0017]进一步的,所述云端存储和备用存储端均设有密保系统,外界网络无法直接通过云端存储和备用存储端调取存储信息,只有通过医用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信息才能从云端存储上调取对应被采集者的相关信息,而备用存储端内的备用信息只能在云端存储故障无法使用的情况有由多人持对应秘钥进行数据下载和回复工作,增加被采集者信息的安全性,不易被不法份子窃取进行大数据侵害事件。
[0018]进一步的,所述物联网模块下传到医护用移动终端和病患用移动终端上的信息均
设有隐形密码,方便在被采集者信息外泄后进行溯源追查工作。
[0019]进一步的,所述云端存储与备用存储端之间的信息传输为单向传输,即只能从云端存储往备用存储端传输信息,无法通过备用存储端向云端存储传输信息,增加备用存储端内信息的安全性,不易被不法份子植入病毒劫持。
[0020]3.有益效果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采集环境光线不足,需要进行光补偿时,处理终端控制安装槽进行发光,由于遮光贴条的布设会阻止发光板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发光板发出的光只能沿光导纤维簇的进行传输,由于光导纤维簇的光导率不一致,故传导至透明防护板上的光强会逐渐升高而不是直接升高,而在透明防护板光强下降时,也是在极短的时间均匀下降,给被采集者适应的时间,不易造成被采集者光敏性癫痫,同时固定连接在遮光贴条和透明防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包括医用信息采集设备(1),所述医用信息采集设备(1)包括视频采集装置主体(2),所述视频采集装置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采集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采集装置主体(2)的一端上开凿有安装槽(4),且安装槽(4)位于摄像采集组(3)的旁侧,所述安装槽(4)的槽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发光板(5),所述发光板(5)远离安装槽(4)槽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遮光贴条(6),所述安装槽(4)的槽口处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透明防护板(8),所述透明防护板(8)与发光板(5)之间连接有光导纤维簇(7),所述光导纤维簇(7)的一端贯穿透明防护板(8)并延伸至透明防护板(8)内,所述光导纤维簇(7)的另一端贯穿遮光贴条(6)并与发光板(5)相接触,所述光导纤维簇(7)多个光导纤维个体,多个所述光导纤维主体相互之间交错缠绕在一起形成空间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多个所述光导纤维选用多个光导率,且不同光导率的光导纤维在光导纤维簇(7)内均匀杂乱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簇(7)包括光纤主体(701),所述光纤主体(701)外侧包覆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包覆胶层(702),相邻所述光纤主体(701)相互之间架设在一起形成三维立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胶层(702)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纤维簇(703),所述防护纤维簇(703)包括多个弹性纤维,相邻所述弹性纤维交织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靠近包覆胶层(702)的一端贯穿包覆胶层(702)并与光纤主体(701)接触,所述弹性纤维均选用不导光纤维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远离包覆胶层(702)的一端呈三维螺旋形,相邻所述弹性纤维缠绕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医用信息采集设,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板(8)远离光导纤维簇(7)的一端为磨砂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罗爽任少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波导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