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商学院专利>正文

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97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设置在马场的侧壁上,所述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包括食槽,设置于所述马场的内侧壁上,供马匹吃食;储料仓,设置在所述马场的侧壁的内部、位于所述食槽的正上方,用于储存供马匹吃食的食料,所述储料仓具有储存腔体,以及连通所述储存腔体内部的出口,所述出口正对所述食槽;若干第一感应装置,用于感应靠近所述食槽的物体是否为马匹;若干第二感应装置,用于监测所述食料的下料数量;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或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出料仓下料以及下料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给予马匹食料喂养功能的技术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马匹喂养装备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于马匹喂养装备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于马匹喂养装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匹喂养装备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马匹豢养在马场内,需要人工进行维护,以保障马匹的健康成长,但人工维护马匹的成本较大,且不能根据马匹自身的身体机能来进行实时照料;例如马匹在某一非进食阶段发生饥饿需要进食,如果人工喂养,没有及时发现单个马匹的该项状况,则会对该马匹的情绪、以及身体造成健康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给予马匹食料喂养功能的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设置在马场的侧壁上,所述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包括食槽,设置于所述马场的内侧壁上,供马匹吃食;
[0005]储料仓,设置在所述马场的侧壁的内部、位于所述食槽的正上方,用于储存供马匹吃食的食料,所述储料仓具有储存腔体,以及连通所述储存腔体内部的出口,所述出口正对所述食槽;
[0006]若干第一感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食槽的侧壁,用于感应靠近所述食槽的物体是否为马匹;
[0007]若干第二感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储料仓的下料路径上,用于监测所述食料的下料数量;
[0008]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或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出料仓下料以及下料数量。
[0009]优选地,所述出料仓的所述储存腔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用于储存不同种类的所述食料;
[0010]混合部,其共同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内的食料进行混合;所述混合部包括:
[0011]一筒体,衔接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的底部;
[0012]多个引导板,其分别周向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每个所述引导板自所述筒体的内壁至所述筒体的轴心方向向下倾斜,且相对设置的引导板上下交错,上下交错的相邻所述引导板之间垂直方向路径互相干涉,且干涉部分留有用于通过所述食料的引导通道。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的内部均通过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隔板分别分隔为多个分空间,多个所述隔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出料仓的内侧壁,另一端通过电控机构可拆卸固定;
[0014]所述电控机构连通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打开所述电控机构进而使对应的所述隔板打开。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靠近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用于设置所述电控机构;
[0016]所述电控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空间、第三空间的靠近的外壁的高度方向等距铰接设置的多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的远离铰接端均向上倾斜并通过一弹性连接装置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空间、第三空间的对应外壁上,每个所述连接板均水平对应一所述隔板,所述隔板远离铰接的一端承载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远离铰接的一端的上部,当所述弹性伸缩装置收缩时,所述连接板朝所述第二空间方向移动,对应承载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隔板远离铰接的一端自由落下;
[0017]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铰接的一端设置有拉丝,且穿设至所述第二空间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一马达的输出端的转动来控制伸缩长度。
[0018]优选地,第二空间的外壁位于每个连接板的上方均设置一限位板。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对应每个所述分空间的外壁上,都设置有加料孔,用于添加食料以及人工关闭所述连接板。
[0020]优选地,所述储存仓的底部、位于所述马场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料斗,其具有一用于接收所述食料的开口,以及连通设置在所述料斗底部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感应装置;
[0021]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为流量检测装置。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为红外探测装置、温度传感装置和电子秤;
[0023]所述红外探测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分别设置在食槽的外部,用于分别监测马匹靠近所述食槽的距离以及马匹的温度;
[0024]所述电子秤设置于所述马场内,具有一个称重平面与所述马场内的地面吻合,所述电子秤设置在所述食槽的外侧,所述电子秤连通所述控制模块;
[0025]其中,当所述马匹吃食时,站立位置位于所述称重平面上。
[0026]一种马匹自动喂食器的软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S1,获取马匹靠近所述食槽的信息数据;
[0028]步骤S2,根据所述信息数据判断是否下料;
[0029]其中,所述信息数据包括马匹位于所述食槽的距离、马匹的温度、马匹的体重。
[0030]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0031]SS1,预设单个所述马匹的初始温度范围和初始体重范围,以及靠近所述食槽的感应距离;
[0032]SS2,检测靠近所述食槽的物的距离、获取所述物的温度和重量,当所述物进入感应距离且温度和重量为所述初始体重范围以及所述初始温度范围,则判断所述物为马匹,控制下料,并记录所述马匹的初始体重;
[0033]SS2,当所述马匹第二次进入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感应区内体重超过所述初始体重范围时,则不下料,当所述马匹恢复所述初始体重范围时,则继续下料。
[0034]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5]1、实现自动下料、以供应马匹吃食,具体通过设置有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
和控制模块来检测距离食槽的物是否为马匹、以及根据马匹的实时重量控制下料的数量。
[0036]2、应用性强,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劳动力,利用软件控制装置智能识别、控制、喂养马匹,不需要人工进行全天候的蹲守喂养。
[003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储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土2中标记A的方大图;
[0041]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储料仓,2、食槽,3、料斗,4、出料管,5、第一感应装置,6、第二感应装置,7、马达,8、拉丝,9、连接板,10、弹簧,11、限位板,12、承载板,13、水管,101、第一空间,102、第二空间,103、第三空间,104、混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设置在马场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匹智能自动喂食器包括食槽,设置于所述马场的内侧壁上,供马匹吃食;储料仓,设置在所述马场的侧壁的内部、位于所述食槽的正上方,用于储存供马匹吃食的食料,所述储料仓具有储存腔体,以及连通所述储存腔体内部的出口,所述出口正对所述食槽;若干第一感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食槽的侧壁,用于感应靠近所述食槽的物体是否为马匹;若干第二感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储料仓的下料路径上,用于监测所述食料的下料数量;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或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出料仓下料以及下料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匹自动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仓的所述储存腔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用于储存不同种类的所述食料;混合部,其共同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内的食料进行混合;所述混合部包括:一筒体,衔接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的底部;多个引导板,其分别周向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每个所述引导板自所述筒体的内壁至所述筒体的轴心方向向下倾斜,且相对设置的引导板上下交错,上下交错的相邻所述引导板之间垂直方向路径互相干涉,且干涉部分留有用于通过所述食料的引导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匹自动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的内部均通过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隔板分别分隔为多个分空间,多个所述隔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出料仓的内侧壁,另一端通过电控机构可拆卸固定;所述电控机构连通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打开所述电控机构进而使对应的所述隔板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匹自动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靠近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用于设置所述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空间、第三空间的靠近的外壁的高度方向等距铰接设置的多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的远离铰接端均向上倾斜并通过一弹性连接装置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空间、第三空间的对应外壁上,每个所述连接板均水平对应一所述隔板,所述隔板远离铰接的一端承载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远离铰接的一端的上部,当所述弹性伸缩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力汤珊珊余通刘万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