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田沟渠灌溉用水中微塑料的去除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含微塑料农田用水处理
,涉及农田沟渠灌溉用水中微塑料的去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塑料是指尺寸小于5.0mm的塑料碎片或颗粒。微塑料降解非常缓慢,在环境中能够持久存在,造成持久性污染。含微塑料的农业用水在灌溉过程中被土壤及农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会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其次进入土壤并产生积累,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对农业生产生活产生危害。目前,通过灌溉进入农田的微塑料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但缺乏对灌溉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处理去除技术与装置。因此,研发一种能够高效去除农业用水中微塑料颗粒的装置及方法在解决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问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地表水)中微塑料的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农业灌溉用水(地表水)中微塑料的装置及方法,解决现在缺乏降低农业用水中微塑料含量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农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农田沟渠灌溉用水中微塑料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池(1),一级砂滤池(3),二级砂滤池(4)、气浮池和加压溶气装置,气浮池被隔板一(27),隔板二(28),隔板三(29)分隔为进水区(5),气浮区(6),分离区(7)和出水区(8),其中,格栅池(1),一级砂滤池(3),二级砂滤池(4)和进水区(5)依次相连;隔板一(27)位于气浮池上方,进水区(5)和气浮区(6)底部连通;隔板二(28)位于气浮池下方,气浮区(6)和分离区(7)顶部相通,底部不连通;隔板三(29)位于气浮池上方,分离区(7)和出水区(8)底部连通;一级砂滤池(3)和二级砂滤池(4)之间还设有回流区(14);气浮池上方设有刮渣转刷(30),刮渣转刷(30)将气浮池中的微塑料颗粒刮入气浮池旁侧设置的浮渣槽(9)中,浮渣槽(9)内设置回流管(13)连接到回流区(14);气浮池内的出水区(8)上部设置出水槽(10),出水槽(10)与气浮池外的清水管一(12)相连接;清水管一(12)的另一端与清水池(15)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沟渠灌溉用水中微塑料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溶气装置包括加压泵(20),压力溶气罐(22)和清水池(15),其中加压泵(20)通过清水管二(17)与清水池(15)相连,带有空气流量计(18)的空气管(19)一端与清水管二(17)连接,加压泵(20)通过水气混合管(21)与压力溶气罐(22)相连,压力溶气罐(22)经过溶气清水管(25)与气浮区(6)相连;空气和清水通过加压泵(20)注入压力溶气罐(22)内,压力溶气罐(22)内的溶气清水通过压力溶气罐(22)顶部设置的放气阀(23)稳压后送入气浮区(6)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沟渠灌溉用水中微塑料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1)中还设有斜置粗格栅(2)。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霖,赵晓迅,王经权,胡志远,崔苏舒,李健,杜道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