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78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具体涉及中医理疗领域,包括针头定位套筒,针头定位套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十字限位座,十字限位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针头定位套筒的底部,针头定位套筒的底部四周通过十字限位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贴合臂,每个弧形贴合臂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型吸盘,弧形贴合臂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贴合型防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定位机构,利用连接型吸盘将弧形贴合臂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利用连接型吸盘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并将其进行固定,将针灸用针从针头定位套筒的内腔插入,相对提升了针灸用针定位与调整的便捷性。调整的便捷性。调整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理疗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0003]在中医理疗的过程中,中医医师会对一些病症采用针灸的理疗方法,针灸的效果在针对部分病症痊愈速度会优于抗生素的治疗,但是针灸的上手难度较高,需要针对不同的穴位进行定位,传统的定位方式,只能依靠中医医师自己的经验,以及对穴位图进行比对寻找,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初学者提升对针灸的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通过设置了定位机构,利用连接型吸盘将弧形贴合臂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利用连接型吸盘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并将其进行固定,将针灸用针从针头定位套筒的内腔插入,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包括针头定位套筒,所述针头定位套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
[0006]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十字限位座,所述十字限位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针头定位套筒的底部,所述针头定位套筒的底部四周通过十字限位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贴合臂,每个所述弧形贴合臂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型吸盘,所述弧形贴合臂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贴合型防滑条,所述十字限位座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环,所述支撑连接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针头插槽。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定位套筒的顶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环形护边,所述针头定位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空槽,多个所述通风空槽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贴合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型悬臂,所述第一支撑型悬臂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针头定位
套筒的一侧。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型悬臂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撑型悬臂,所述第二支撑型悬臂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定位指针。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定位套筒的周向侧内壁开设有多个环形卡接槽,每个所述环形卡接槽的内腔均铰接有多个碰珠。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定位机构,利用连接型吸盘将弧形贴合臂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利用弧形贴合臂的十字型,来对相邻穴位进行区分与定位,利用连接型吸盘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并将其进行固定,将针灸用针从针头定位套筒的内腔插入,即可完成针灸穴位定位工作,相对提升了针灸针头定位与调整的便捷性;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定位指针,旋转第二支撑型悬臂,将第二支撑型悬臂移动至相近穴位的指向位置,从而确定其他穴位的位置,定位指针的底部可设置激光灯,使得定位指针在定位针灸针头时,可以更加的直观,提升了针灸定位的便捷性。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碰珠,碰珠转动连接在环形卡接槽的内腔,在针灸针头插接至针头定位套筒内腔时,该针头的侧壁会接触碰珠的表面,从而提升针头插接的流畅性,防止初学者出现扎针不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为:1针头定位套筒、2定位机构、21十字限位座、22弧形贴合臂、23连接型吸盘、24贴合型防滑条、25支撑连接环、26针头插槽、3环形护边、4通风空槽、5支撑柱、6第一支撑型悬臂、7第二支撑型悬臂、8定位指针、9环形卡接槽、10碰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说明书附图1

3,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可包括针头定位套筒1,针头定位套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包括十字限位座21,十字限位座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针头定位套筒1的底部,十字限位座21的设置,可以提升针头定位套筒1支撑的稳定性,针头定位套筒1的底部四周通过十字限位座21均固定安装有弧形贴合臂22,每个弧形贴合臂2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型吸盘23,连接型吸盘23的设置,可以提升弧形贴合臂22固定与调节的便捷性,弧形贴合臂22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贴合型防滑条24,贴合型防滑条24的设置,可以防止弧形贴合臂22在固定时出现打滑的现象,提升了固定的稳定性,十字限位座21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环25,支撑连接环2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针头插槽26,支撑连接环25与针头插槽26
的设置,可以提升针灸针头插接的稳定性。
[0021]针头定位套筒1的顶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环形护边3,针头定位套筒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空槽4,环形护边3的设置,可以防止针头定位套筒1的边缘损坏到针灸针头的问题,通风空槽4的设置,可以让医护人员更便捷的观察针头定位套筒1内腔的针灸针头,多个通风空槽4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弧形贴合臂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型悬臂6,第一支撑型悬臂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针头定位套筒1的一侧,支撑柱5与第一支撑型悬臂6的设置,可以提升固定与支撑的稳定性,第一支撑型悬臂6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撑型悬臂7,第二支撑型悬臂7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定位指针8,定位指针8的底部可设置激光灯,使得定位指针8在定位针灸针头时,可以更加的直观,针头定位套筒1的周向侧内壁开设有多个环形卡接槽9,每个环形卡接槽9的内腔均铰接有多个碰珠10,在针灸时针头插入针头定位套筒1内腔时,针会接触至碰珠10的侧壁,从而提升针头插接的流畅性。
[0022]工作原理:首先取出本技术所需的零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包括针头定位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定位套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2);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十字限位座(21),所述十字限位座(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针头定位套筒(1)的底部,所述针头定位套筒(1)的底部四周通过十字限位座(21)均固定安装有弧形贴合臂(22),每个所述弧形贴合臂(2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型吸盘(23),所述弧形贴合臂(22)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贴合型防滑条(24),所述十字限位座(21)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环(25),所述支撑连接环(2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针头插槽(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针灸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定位套筒(1)的顶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环形护边(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平严兵辉夏景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