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470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以新橙皮苷为内标,建立新橙皮苷与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只测定新橙皮苷的含量,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另外五种成分的含量,建立全面的可控制丹红化瘀制剂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是一种通过只测定某个代表性的成分(有效、廉价、易得),同时可以计算出其他待测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使其计算值与实际值符合定量方法学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一测多评”法能够较好的解决中药质量控制中缺乏对照品这一瓶颈问题,且能够较好完成不稳定成分定量评价,具有检测成本低、分析效率高的优点。
[0003]丹红化瘀制剂主要由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七味原料药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丹红化瘀口服液、丹红化瘀汤或丹红化瘀片、丹红化瘀颗粒、丹红化瘀胶囊、丹红化瘀滴丸等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0004]其中丹红化瘀口服液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独家品种(国药准字Z10960051),目前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收录了其质量标准,包括丹参、柴胡、当归、川芎等药材的薄层鉴别以及HPLC法测定原儿茶醛含量。目前尚未见丹红化瘀制剂一测多评法的研究报道。
[0005]丹红化瘀制剂由多种药材制成,有效成分复杂,将一测多评方法用于其中是否适合,以及如何进行其中的有效成分分析成为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药理活性明确且含量比较丰富的几种成分(分别为新橙皮苷、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进行测定。在开发一测多评方法时,目标化合物的选择将严重影响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目前没有筛选目标化合物的科学方法。在一测多评的研究中,由于分析物含量是由内标物和其他化合物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获得,而相对校正因子的稳定性会影响最终的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选择哪个成分作为内标物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作为内标物,发现该类化合物特别适合用于丹红化瘀制剂的一测多评方法,从而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单一成分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用性高、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稳定可控的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以更加稳定的新橙皮苷为内标,建立新橙皮苷与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只测定新橙皮苷的含量,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另外五种成分的含量,建立全面的可控制丹红化瘀制剂的质量标准,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可控。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8]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以新橙皮苷为内标,建立新橙皮苷与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只测定新橙
皮苷的含量,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另外五种成分的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与系统适用性试验条件:C18色谱柱;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0.2-0.8wt%优选0.5wt%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梯度条件为:0~25min,5-12%A;25~30min,12~15%A;30~70min,15~25%A;流速0.8-1.2mL/min,优选为1mL/min;检测波长280nm~290nm,优选为286nm,柱温28-32℃,优选为30℃。
[0009]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丹酚酸B、柚皮苷的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0]含量(mg/g)=(C
S
/W)
×
(A
U
/A
S
)
×
V
×
D
×
F
[0011]C
S
新橙皮苷对照品的浓度(mg/mL);
[0012]W样品取样量(g);
[0013]A
U
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峰面积;
[0014]A
S
新橙皮苷对照品的峰面积;
[0015]V提取溶剂的体积(mL);
[0016]D稀释倍数;
[0017]F相对校正因子;
[0018]其中相对校正因子F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9][0020]式中,A
S
为新橙皮苷对照品的峰面积,W
S
为新橙皮苷对照品的浓度或质量,A
K
为某待测成分的峰面积;W
K
为某待测成分的浓度或质量。
[0021]优选地,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的相对较正因子范围分别为0.1-15、0.1-15、0.1-15、0.1-15、0.1-15。
[0022]优选地,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3.173
±
0.30、0.461
±
0.30、1.728
±
0.30、1.252
±
0.30、1.498
±
0.30。
[0023]特别优选地,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3.173
±
0.15、0.461
±
0.15、1.728
±
0.15、1.252
±
0.15、1.498
±
0.15。
[002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丹红化瘀制剂,置于容量瓶或锥形瓶中,加50wt%~90wt%优选为80wt%甲醇水溶液至每1ml溶液中中含有0.1ml丹红化瘀制剂,摇匀,过微孔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所述微孔滤膜为0.45μm微孔滤膜。
[0025]丹红化瘀制剂主要由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七味原料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丹红化瘀口服液、丹红化瘀汤、丹红化瘀片、丹红化瘀颗粒、丹红化瘀胶囊、丹红化瘀滴丸、丹红化瘀膏等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0026]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确称取6种对照品适量,用80wt%甲醇水溶液配置成一定浓度的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新橙皮苷、丹酚酸B的混合标准品溶液。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以新橙皮苷为内标,建立新橙皮苷与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只测定新橙皮苷的含量,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另外五种成分的含量,简便快捷、全面准确且灵敏度高,节约检测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全面的可控制丹红化瘀制剂的质量标准,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可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混合对照品和丹红化瘀口服液的HPLC图;
[0029]其中,a、混合对照品的HPLC图,b、丹红化瘀口服液的HPLC图,1、丹参素钠,2、原儿茶醛,3、丹酚酸D,4、柚皮苷,5、新橙皮苷,6、丹酚酸D。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新橙皮苷为内标,建立新橙皮苷与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只测定新橙皮苷的含量,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另外五种成分的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与系统适用性试验条件:C18色谱柱;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0.2-0.8wt%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梯度条件为:0~25min,5-12%A;25~30min,12~15%A;30~70min,15~25%A;流速0.8-1.2mL/min,检测波长280nm~290nm,柱温28-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波长286nm,0.5wt%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校正因子F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
S
为新橙皮苷对照品的峰面积,W
S
为新橙皮苷对照品的浓度或质量,A
K
为某待测成分的峰面积;W
K
为某待测成分的浓度或质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的相对较正因子范围分别为0.1-15、0.1-15、0.1-15、0.1-15、0.1-1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测多评法测定丹红化瘀制剂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D、柚皮苷、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3.17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清匡艳辉林娟王德勤李楚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