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42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固定框架和透声网罩。其中,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包括多个永磁体、两个平板、高分子聚合膜片;多个所述永磁体按照N‑S‑N‑S极性交替固定分布在两个所述平板的一平面上;两个所述平板分布有所述永磁体的一平面平行相对放置;两个所述平板中间设置有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上印刷有敷铜电路,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上设置有模拟音频信号输入接口。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具有失真小、指向性高、体积小、超薄、双面反声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
本技术属于扬声器
,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
技术介绍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现有扬声器基本上都是采用动圈单元的电声转换发生原理,动圈单元目前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发声单元。这种传统的因为扬声器音圈与振膜采用了机械式连接,扬声器失真大(10%),声音还原能力差,尤其是长期使用导致机械材质疲劳,会导致扬声器不可复元的变形,音质变差等;另外,传统扬声器由于采用的是点声源的发声原理,指向性近乎球形(四周辐射),指向性很差,必须采用大体积笨重的箱体才能实现良好的指向性,造价也就相当的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用以解决传统扬声器失真大、指向性差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包括:多个永磁体、两个平板、高分子聚合膜片;多个所述永磁体按照N-S-N-S极性交替固定分布在两个所述平板的一平面上;两个所述平板分布有所述永磁体的一平面平行相对放置;两个所述平板中间设置有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上印刷有敷铜电路,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上设置有模拟音频信号输入接口。优选地,两个所述平板平行相对放置的间距为0.8~2.0cm。更优选地,两个所述平板平行相对放置的间距为1.2~1.6cm。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为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优选地,所述永磁体数量为大于等于50对。更优选地,所述永磁体数量为大于等于100对。优选地,所述平板为钢板。优选地,分布在两个所述平板上的所述永磁体交错对齐。优选地,两个所述平板相对的两侧面分别采用塑料夹具固定,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固定在两个所述塑料夹具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固定框架和透声网罩,所述固定框架将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四周固定,所述透声网罩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的两个侧面。基于上述实施例可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包括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固定框架和透声网罩。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包括多个永磁体、两个平板、高分子聚合膜片;多个所述永磁体按照N-S-N-S极性交替固定分布在两个所述平板的一平面上;两个所述平板分布有所述永磁体的一平面平行相对放置;两个所述平板中间设置有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上印刷有敷铜电路,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上设置有模拟音频信号输入接口。模拟音频信号通过模拟音频信号输入接口输入到高分子聚合膜片上的印刷的敷铜电路上;分布在平板上的多个永磁体形成磁力场;敷铜电路模拟音频信号的音频电流通过,该电流的极性和大小就会产生与模拟音频信号相对应的切割两个平板之间的磁力线的运动,进而带动高分子聚合膜片震动发声。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由于高分子聚合膜片与电路融合在一体,不存在传统方式的机械连接,能有效的避免声音失真,更不存在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材料疲劳损耗;由于敷铜电路和永磁体的平面式分布的设置使得该扬声器产生平面波,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球面波大提升了指向性;永磁体的数量影响扬声器的功率,增加永磁体的数量即可以实现提高扬声器的功率,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功率可以做到100W以上;由于产生的是平面波,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同样功率下本申请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1-永磁体;12-平板;13-高分子聚合膜片;14-塑料夹具;2-固定框架;3-透声网罩;4-吊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提供的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包括:多个永磁体11、两个平板12、高分子聚合膜片13。多个永磁体11按照N-S-N-S极性交替固定分布在两个平板12的一平面上。磁体都分为N极和S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因此,两块平板12的永磁体11布置时都需要按N-S-N-S极性交替固定,扬声器才会发声。永磁体11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扬声器的功率大小,磁体越多,磁力越大,高分子聚合膜片13震动的幅度也会越大,也就是声音会越大。功率超过50W的需要100对以上的磁体(每个磁体约1平方厘米),如果要生产100W以上,那就需要200对左右的磁体;如果小功率扬声器,可以采用100对以下的磁体,具体多少个对应多少瓦,这个需要设计测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永磁体11数量为大于等于50对;更为优选地,永磁体11数量为大于等于100对。基于以上原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可以很容易的做到较大的功率且扬声器的体积较小。两个平板12分布有永磁体11的一平面平行相对放置。平板12的厚度为1.2mm,平板12较小的厚度大大减小了扬声器的体积。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平板12的厚度对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定仅是为了使得扬声器的体积较小,实际生产中只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撑永磁体11的作用即可。两个平板12之间的距离影响扬声器的灵敏度,因此两个平板12之间需要选择合适的的距离以使得扬声器达到最佳的灵敏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两个平板12平行相对放置的间距为0.8~2.0cm。两个平板12距离偏小时适合中高频率的声波、距离偏大时适合低中频的声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式,两个平板12平行相对放置的间距为1.2~1.6cm,以使得扬声器同时能够对低中高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固定框架(2)和透声网罩(3),所述固定框架(2)将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四周固定,所述透声网罩(3)与所述固定框架(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的两个侧面;其中,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包括多个永磁体(11)、两个平板(12)、高分子聚合膜片(13);/n多个所述永磁体(11)按照N-S-N-S极性交替固定分布在两个所述平板(12)的一平面上;/n两个所述平板(12)分布有所述永磁体(11)的一平面平行相对放置;/n两个所述平板(12)中间设置有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13),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13)上印刷有敷铜电路,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13)上设置有模拟音频信号输入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双面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固定框架(2)和透声网罩(3),所述固定框架(2)将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四周固定,所述透声网罩(3)与所述固定框架(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的两个侧面;其中,所述平板双面扬声器单元(1)包括多个永磁体(11)、两个平板(12)、高分子聚合膜片(13);
多个所述永磁体(11)按照N-S-N-S极性交替固定分布在两个所述平板(12)的一平面上;
两个所述平板(12)分布有所述永磁体(11)的一平面平行相对放置;
两个所述平板(12)中间设置有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13),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13)上印刷有敷铜电路,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片(13)上设置有模拟音频信号输入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双面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板(12)平行相对放置的间距为0.8~2.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声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