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264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具体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包括数据线输入端、数据线本体和数据线输出端,所述数据线输入端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的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入端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入端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和第三卡接槽,在使用时,若数据线本体过长,则将数据线本体对半折叠之后的一端卡接固定在第三卡接槽的内部,若仍旧过长,则将折叠之后的数据线本体再次折叠,然后再分别卡接固定在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的内部,这样就能根据使用的需要对其进行折叠固定,操作简单,便于该数据线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
,具体为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
技术介绍
数据线是智能手机与数码设备之间实现数据传输的桥梁,也是为智能手机充电的枢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据线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数据线的功能也不断得到改进,但现有的数据线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数据线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比较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大大降低了数据线的使用寿命;(2)传统的数据线不方便对其进行折叠和固定,使用起来非常不便;(3)传统的数据线在夜间没有灯光的情况下不方便使用,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比较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大大降低了数据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包括数据线输入端、数据线本体和数据线输出端,所述数据线输入端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的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入端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入端壳,所述数据线输出端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出端壳,所述数据线本体外部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折叠固定结构,所述数据线本体外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弯折定型结构;所述便于弯折定型结构包括第一记忆金属线套,所述第一记忆金属线套设置在数据线本体外部的一端,且第一记忆金属线套的一侧与输入端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数据线本体外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记忆金属线套,且第二记忆金属线套的一侧与输出端壳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便于折叠固定结构由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和第三卡接槽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外部一侧的顶端,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外部一侧的底端,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二固定座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固定座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高度为第二固定座高度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与第三卡接槽之间大小相等,且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与第三卡接槽的内径大于数据线本体的外径。优选的,所述数据线本体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线套,所述防护线套的外部缠绕有夜光纤维。优选的,所述防护线套与夜光纤维分别与数据线本体呈同心圆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不仅实现了避免输入端和输出端出现断裂现象,大大提高了数据线的使用寿命,实现了方便对其进行折叠和固定,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实现了方便在夜间没有灯光的情况下使用,实用性较强;(1)通过设置有便于弯折定型结构,便于弯折定型结构包括第一记忆金属线套,第一记忆金属线套设置在数据线本体外部的一端,第一记忆金属线套的一侧与输入端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数据线本体外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记忆金属线套,第二记忆金属线套的一侧与输出端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利用第一记忆金属线套和第二记忆金属线套的可弯折定型的性能,这样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使数据线本体与数据线输入端和数据线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处弯折一定的弧度并定型,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数据线本体与数据线输入端和数据线输出端的连接处由于长期弯折和弯折程度较大出现断裂现象,大大提高了数据线本体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和第三卡接槽,在使用时,若数据线本体过长,则将数据线本体对半折叠之后的一端卡接固定在第三卡接槽的内部,若仍旧过长,则将折叠之后的数据线本体再次折叠,然后再分别卡接固定在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的内部,这样就能根据使用的需要对其进行折叠固定,操作简单,便于该数据线的使用;(3)通过在数据线本体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线套,防护线套的外部缠绕有夜光纤维,在使用时,利用夜光纤维在白天短暂吸收可见光并储存,然后可以在黑暗状态下长时间发光的特性,这样可以便于该数据线在夜间使用,大大增强了改数据线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数据线本体侧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座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座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数据线输入端;2、输入端壳;3、第一记忆金属线套;4、数据线本体;5、便于折叠固定结构;501、第一固定座;502、第二固定座;503、第一卡接槽;504、第二卡接槽;505、第三卡接槽;6、第二记忆金属线套;7、输出端壳;8、数据线输出端;9、防护线套;10、夜光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包括数据线输入端1、数据线本体4和数据线输出端8,数据线输入端1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的一端,数据线输出端8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的另一端,数据线输入端1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入端壳2,数据线输出端8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出端壳7,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折叠固定结构5,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弯折定型结构;请参阅图1-4,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还包括便于弯折定型结构,便于弯折定型结构包括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设置在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一端,且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的一侧与输入端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记忆金属线套6,且第二记忆金属线套6的一侧与输出端壳7的一侧固定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利用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和第二记忆金属线套6的可弯折定型的性能,这样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使数据线本体4与数据线输入端1和数据线输出端8之间的连接处弯折一定的弧度并定型,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数据线本体4与数据线输入端1和数据线输出端8的连接处由于长期弯折和弯折程度较大出现断裂现象,大大提高了数据线本体4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便于折叠固定结构5由第一固定座501、第二固定座502、第一卡接槽503、第二卡接槽504和第三卡接槽505组成,第一固定座501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外部一侧的顶端,第二固定座502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外部一侧的底端,第一固定座5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卡接槽505,第二固定座50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503,第二固定座50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槽504;第一固定座501的高度为第二固定座502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一卡接槽503、第二卡接槽504与第三卡接槽505之间大小相等,且第一卡接槽503、第二卡接槽504与第三卡接槽505的内径大于数据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包括数据线输入端(1)、数据线本体(4)和数据线输出端(8),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输入端(1)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的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出端(8)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的另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入端(1)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入端壳(2),所述数据线输出端(8)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出端壳(7),所述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折叠固定结构(5),所述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弯折定型结构;/n所述便于弯折定型结构包括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所述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设置在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一端,且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的一侧与输入端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记忆金属线套(6),且第二记忆金属线套(6)的一侧与输出端壳(7)的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包括数据线输入端(1)、数据线本体(4)和数据线输出端(8),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输入端(1)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的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出端(8)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的另一端,所述数据线输入端(1)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入端壳(2),所述数据线输出端(8)一侧的外部设置有输出端壳(7),所述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折叠固定结构(5),所述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弯折定型结构;
所述便于弯折定型结构包括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所述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设置在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一端,且第一记忆金属线套(3)的一侧与输入端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数据线本体(4)外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记忆金属线套(6),且第二记忆金属线套(6)的一侧与输出端壳(7)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弯折定型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折叠固定结构(5)由第一固定座(501)、第二固定座(502)、第一卡接槽(503)、第二卡接槽(504)和第三卡接槽(505)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501)固定连接在数据线本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佰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好佰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