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24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2
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包括底座、第一电机、转动板、支撑板、基座、天线架、天线、支撑杆和夹板;第一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板驱动连接;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均设置在转动板上;基座的两边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基座上设置有装夹槽;天线架与基座可拆连接,且天线架的一端位于装夹槽;夹板滑动设置在装夹槽内,夹板的一端与天线架卡接;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板移动的驱动机构;天线设置在天线架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基座翻转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天线进行周转,通过调节机构使天线能够进行翻转,从而使其能够朝向不同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
本技术涉及通信天线基座
,尤其涉及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
技术介绍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这就是天线的互易定理。而现有天线的角度调节较为繁琐,且天线损坏后难以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天线进行周转,通过调节机构使天线能够进行翻转,从而使其能够朝向不同的方向。(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包括底座、第一电机、转动板、支撑板、基座、天线架、天线、支撑杆和夹板;第一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板驱动连接;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均设置在转动板上;基座的两边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基座上设置有装夹槽;天线架与基座可拆连接,且天线架的一端位于装夹槽;夹板滑动设置在装夹槽内,夹板的一端与天线架卡接;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板移动的驱动机构;天线设置在天线架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基座翻转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丝杆、滑轨、滑动柱和调节架;第二电机设置在支撑杆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驱动连接;第一丝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第一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板上;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动板和支撑杆上;调节架设置在基座上,调节架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柱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轨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调节架上,且位于滑动槽内;滑动柱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优选的,基座上设置有滑槽;驱动机构设置在滑槽内;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杆和滑块;夹板、第二丝杆和滑块均设置有两个;第三电机为双轴电机;第三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丝杆驱动连接;两个第二丝杆均转动设置在基座上;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板上,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二丝杆;螺纹连接。优选的,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转动槽和挡块;挡块位于转动槽内;转动板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转动槽内。优选的,天线架上设置有限位槽;夹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卡接。优选的,限位槽和夹板上均设置有导向斜面。优选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支撑板转动,支撑板带动基座转动,基座带动天线架转动,天线架带动天线转动,从而使天线能够进行转动一周调整位置;第二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驱动滑动柱移动,滑动柱驱动调节架移动,调节架带动基座翻转,从而能够改变天线的朝向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01、第一电机;2、安装板;201、转动槽;3、转动板;301、转动杆;4、支撑板;5、基座;501、装夹槽;502、滑槽;6、天线架;601、限位槽;7、天线;8、支撑杆;9、调节机构;901、第二电机;902、第一丝杆;903、滑轨;904、滑动柱;905、调节架;906、滑动槽;10、夹板;11、驱动机构;1101、第三电机;1102、第二丝杆;1103、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101、转动板3、支撑板4、基座5、天线架6、天线7、支撑杆8和夹板10;第一电机101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与转动板3驱动连接;支撑板4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4均设置在转动板3上;基座5的两边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上;基座5上设置有装夹槽501;天线架6与基座5可拆连接,且天线架6的一端位于装夹槽501;夹板10滑动设置在装夹槽501内,夹板10的一端与天线架6卡接;基座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板10移动的驱动机构11;天线7设置在天线架6上;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上;支撑杆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基座5翻转的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01、第一丝杆902、滑轨903、滑动柱904和调节架905;第二电机901设置在支撑杆8上;第二电机901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902驱动连接;第一丝杆90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杆8上,第一丝杆90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板3上;滑轨90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动板3和支撑杆8上;调节架905设置在基座5上,调节架905上设置有滑动槽906;滑动柱904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903上,滑轨903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调节架905上,且位于滑动槽906内;滑动柱904与第一丝杆902螺纹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座5上设置有滑槽502;驱动机构11设置在滑槽502内;驱动机构11包括第三电机1101、第二丝杆1102和滑块1103;夹板10、第二丝杆1102和滑块1103均设置有两个;第三电机1101为双轴电机;第三电机110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丝杆1102驱动连接;两个第二丝杆1102均转动设置在基座5上;两个滑块1103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板10上,两个滑块1103分别与两个第二丝杆1102;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机1101驱动第二丝杆1102转动;第二丝杆1102驱动滑块1103移动,滑块1103驱动夹板10移动,从而使夹板10将天线架6夹紧,方便快速装夹天线架6,能够方便更换和维护。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有转动槽201和挡块;挡块位于转动槽201内;转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杆301;转动杆301的一端滑动设置在转动槽201内。需要说明的是,当转动板3转动时带动转动杆301转动,转动杆301在转动槽201转动,挡块用于对转动杆301进行限位,从而防止转动板3转动一周,而损坏电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架6上设置有限位槽601;夹板10的一端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101)、转动板(3)、支撑板(4)、基座(5)、天线架(6)、天线(7)、支撑杆(8)和夹板(10);/n第一电机(101)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与转动板(3)驱动连接;支撑板(4)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4)均设置在转动板(3)上;基座(5)的两边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上;基座(5)上设置有装夹槽(501);天线架(6)与基座(5)可拆连接,且天线架(6)的一端位于装夹槽(501);夹板(10)滑动设置在装夹槽(501)内,夹板(10)的一端与天线架(6)卡接;基座(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板(10)移动的驱动机构(11);天线(7)设置在天线架(6)上;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上;支撑杆(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基座(5)翻转的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01)、第一丝杆(902)、滑轨(903)、滑动柱(904)和调节架(905);第二电机(901)设置在支撑杆(8)上;第二电机(901)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902)驱动连接;第一丝杆(90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杆(8)上,第一丝杆(90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板(3)上;滑轨(90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动板(3)和支撑杆(8)上;调节架(905)设置在基座(5)上,调节架(905)上设置有滑动槽(906);滑动柱(904)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903)上,滑轨(903)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调节架(905)上,且位于滑动槽(906)内;滑动柱(904)与第一丝杆(902)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角度调整的通信天线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101)、转动板(3)、支撑板(4)、基座(5)、天线架(6)、天线(7)、支撑杆(8)和夹板(10);
第一电机(101)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与转动板(3)驱动连接;支撑板(4)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4)均设置在转动板(3)上;基座(5)的两边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上;基座(5)上设置有装夹槽(501);天线架(6)与基座(5)可拆连接,且天线架(6)的一端位于装夹槽(501);夹板(10)滑动设置在装夹槽(501)内,夹板(10)的一端与天线架(6)卡接;基座(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板(10)移动的驱动机构(11);天线(7)设置在天线架(6)上;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上;支撑杆(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基座(5)翻转的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01)、第一丝杆(902)、滑轨(903)、滑动柱(904)和调节架(905);第二电机(901)设置在支撑杆(8)上;第二电机(901)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902)驱动连接;第一丝杆(90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杆(8)上,第一丝杆(90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板(3)上;滑轨(90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动板(3)和支撑杆(8)上;调节架(905)设置在基座(5)上,调节架(905)上设置有滑动槽(906);滑动柱(904)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903)上,滑轨(903)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调节架(905)上,且位于滑动槽(906)内;滑动柱(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刘明亮孙飞李浩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嘉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