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移动和复制版权对象的设备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424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用于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复制或移动具有关于数字内容的权限信息的版权对象,以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复制或移动数字内容的方法和设备。根据所述方法和设备,可防止数字作品被随意和任意地复制和移动,因此,可保护版权。此外,可防止数据丢失或未授权的访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复制或移动数字内容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出差错地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复制或移动具有关于数字内容的版权信息的版权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近来,正积极地研究和开发数字版权管理(DRM)。使用DRM的商业服务已经或将要被使用。由于数字内容的下述各种特性,所以需要使用DRM。也就是说,与模拟数据不同,数字内容可被无损地复制,并且可被容易地重新使用、处理和分发,而且复制和分发数字内容仅需要少量的成本。然而,生产数字内容却需要大量的成本、劳动和时间。因此,当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复制和分发数字内容时,数字内容的生产者会损失利益,创作热情会受挫。结果,会阻碍数字内容行业的发展。已进行一些努力来保护数字内容。传统地,数字内容保护集中在防止未经许可对数字内容进行访问,只许可已经付费的人访问数字内容。因此,已经为数字内容付费的人被允许访问未加密的数字内容,而没有付费的人不被允许访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付费的人故意将数字内容分发给其他人时,这些人可不用付费就能使用数字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DRM。在DRM中,允许任何人自由访问编码的数字内容,但是需要被称作版权对象的许可证来解码并执行数字内容。因此,通过使用DRM可更有效地保护数字内容。便携式存储装置是诸如便携式电话、计算机或数字相机的可连接/可断开装置,其可存储各种类型的数字设备的数据并且是便携式的。便携式存储装置包括存储数据和执行操作和控制的一部分的存储空间。多媒体卡(MMC)是一种便携式存储装置,其存储用于各种类型的数字设备的多媒体数据,其克服了传统硬盘或压缩盘的限制。MMC还包括没有包括在传统存储介质中的操作部分,由此具有执行控制的能力。结果,MMC适于容纳大容量的各种多媒体数据。近来,将安全功能添加到MMC,由此开发出在存储和传输期间保证数字内容安全并保护版权的安全MMC。随着安全MMC的发展,在存储装置和数字设备中对数字内容进行版权管理变得可行。以下,将诸如数字相机、便携式电话、计算机和数字摄录机的数字设备一般性地称作“装置”。目前,标准开放移动联盟(OMA)DRM是由移动
的OMA定义的DRM。已建议将OMA DRM作为下载到诸如移动电话的移动装置的数字内容的数据的标准DRM。然而,所有数字数据并不总是仅从服务器移动或发送到移动电话。可经由便携式存储装置发送数字数据。此外,除移动装置之外的例如数字相机和计算机的装置通常经由便携式存储装置而不是使用移动模式来发送数据。因此,期望开发包括OMA DRM的技术特性并适于便携式存储装置的DRM。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将参照图1来描述数字版权管理(DRM)的概念。DRM涉及管理使用诸如加密或加扰的方法以及允许访问内容(以下,称作加密内容)的版权对象来保护的加密内容。参照图1,DRM系统包括用户装置110和150,它们想要访问通过DRM保护的内容;内容发布者120,其发布内容;权限发布者130,其发布包含访问所述内容的权限的版权对象;以及认证机构140,其发放证书。在操作中,以通过DRM保护的加密格式,用户装置110可从内容发布者120获得期望的内容。用户装置110可从自权限发布者130接收的版权对象获得用于播放加密内容的许可证。然后,用户装置110可播放加密内容。由于加密内容可被自由地传播或分发,所以用户装置110可自由地将加密内容发送至用户装置150。用户装置150需要用于播放所述加密内容的版权对象。可从权限发布者130获得版权对象。同时,认证机构140发放表示内容发布者120是经认证的并且用户装置110和150是经授权的装置的证书。可在制造用户装置110和150所使用的装置时,将所述证书嵌入这些装置中,并且可在预定期间已经届满之后由认证机构140重新发放所述证书。DRM保护生产或提供数字内容的那些人的利益,因此可有助于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尽管可使用移动装置在用户装置110和150之间传送版权对象或加密内容,但是所述传送作为实际问题有其不便之处。为了容易地将版权对象或加密内容在装置之间移动,期望数据能够在装置和充当装置之间的媒介的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高效复制或移动。此外,为了防止经由便携式存储装置复制或移动的数据侵犯版权,期望一种管理版权对象的复制和移动的方法。此外,期望一种控制用于移动版权对象的命令序列的方法,以防止由于未授权的输入而引起信息的丢失或信息的增加。技术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和复制具有关于使用数字内容的权限的信息的版权对象,以管理数字内容的版权,由此实现数字内容的高效分发和数字内容的版权的高效管理的设备和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对于版权对象的移动和复制的控制信息区别地分配复制权限的设备和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为版权对象的移动或复制分配序列号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未授权的访问的设备和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将版权对象从装置移动到便携式存储装置的方法,包括使用装置将版权对象转换为便携式存储装置支持的格式;使用装置加密转换的版权对象;将加密的版权对象从装置发送到便携式存储装置;以及在完成加密版权对象的发送之后,停用存储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版权对象的方法,包括使用装置请求便携式存储装置移动版权对象;从便携式存储装置接收加密的版权对象;解密接收的版权对象并将其存储在装置中;以及停用存储在便携式存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存储装置,包括接口单元,将便携式存储装置连接到装置;控制单元,转换通过接口单元发送到装置或从装置接收的版权对象的格式,并停用已经完全移动的版权对象;以及对称密钥加密单元,加密或解密由控制单元转换的版权对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接口单元,将装置连接到便携式存储装置;控制单元,转换通过接口单元发送到便携式存储装置或从便携式存储装置接收的版权对象的格式,并停用已经完全移动的版权对象;以及对称密钥加密单元,加密或解密由控制单元转换的版权对象。附图说明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数字版权管理(DRM)的概念图;图2是示出涉及使用安全多媒体卡(MMC)的DRM的部件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相互验证过程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序列号的过程的流程图;图5和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和复制版权对象(RO)所需要的指令和参数的示例;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RO从装置移动到安全MMC的过程的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RO从安全MMC移动到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RO从装置复制到安全MMC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RO从安全MMC复制到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RO从装置移动到安全MMC的协议的流程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RO从安全MMC移动到装置的协议的流程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装置中的数字作品的RO复制到安全MMC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将存储在安全MMC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版权对象从装置移动到便携式存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装置将版权对象转换为便携式存储装置支持的格式,以产生转换的版权对象;    使用装置对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以产生加密的版权对象;    将加密的版权对象从装置发送到便携式存储装置;以及    如果发送加密的版权对象已完成,则停用存储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4-3-22 10-2004-0019443;KR 2004-3-29 10-2004-1.一种将版权对象从装置移动到便携式存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装置将版权对象转换为便携式存储装置支持的格式,以产生转换的版权对象;使用装置对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以产生加密的版权对象;将加密的版权对象从装置发送到便携式存储装置;以及如果发送加密的版权对象已完成,则停用存储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转换版权对象之前选择版权对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转换版权对象之前,使用装置的唯一密钥对版权对象进行解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的步骤包括使用作为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相互验证的结果产生的密钥,对版权对象进行加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停用版权对象的步骤包括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从便携式存储装置接收到正常响应,或者如果接收到异常响应,则停用版权对象;以及报告移动版权对象异常终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对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之前,将序列号分配给版权对象。7.一种移动版权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装置请求便携式存储装置移动版权对象;从便携式存储装置接收加密的版权对象;装置对加密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并将已经解密的版权对象存储在装置中;以及停用存储在便携式存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请求便携式存储装置移动版权对象之前,选择将被加密的版权对象。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加密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的步骤包括使用作为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相互验证的结果产生的密钥,对加密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加密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的步骤包括对加密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以产生解密的版权对象;使用装置的唯一密钥对解密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以产生进一步加密的版权对象;以及将所述进一步加密的版权对象存储在装置中。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版权对象的移动没有正常完成,则停用存储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并报告版权对象的移动异常终止。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的版权对象具有分配的序列号。13.一种移动版权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便携式存储装置和装置之间执行相互验证,以产生加密密钥;接收使用加密密钥加密的版权对象;以及对接收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并将其存储。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加密密钥对接收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存储接收的版权对象之后,将正常响应发送到装置。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版权对象的移动没有正常终止,则停用接收的版权对象。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的版权对象具有分配的序列号。18.一种将版权对象从便携式存储装置移动到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便携式存储装置从装置接收移动版权对象的请求;响应于所述请求,将版权对象转换为装置支持的格式,以产生转换的版权对象;对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以产生加密的版权对象;将加密的版权对象从便携式存储装置发送到装置;以及如果发送加密的版权对象已完成,则停用存储在便携式存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转换版权对象之前,使用便携式存储装置的唯一密钥对版权对象进行解密。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的步骤包括使用作为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相互验证的结果产生的密钥,对版权对象进行加密。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加密之前,将序列号分配给接收的版权对象。22.一种便携式存储装置,包括接口单元,将便携式存储装置连接到装置;控制单元,转换通过接口单元发送到装置或从装置接收的版权对象的格式,并停用已经完成移动的版权对象;以及对称密钥加密单元,对由控制单元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或解密。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便携式存储装置,其中,使用由会话密钥产生模块产生的会话密钥对版权对象进行加密或解密。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便携式存储装置,其中,发送或接收的版权对象具有分配的序列号。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便携式存储装置,其中,控制单元产生所述序列号,并比较序列号。26.一种装置,包括接口单元,将装置连接到便携式存储装置;控制单元,转换通过接口单元发送到便携式存储装置或从便携式存储装置接收的版权对象的格式,并停用已完成移动的版权对象;以及对称密钥加密单元,对由控制单元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或解密。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使用由会话密钥产生模块产生的会话密钥对版权对象进行加密或解密。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发送或接收的版权对象具有分配的序列号。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控制单元产生所述序列号,并比较序列号。30.一种将版权对象从装置复制到便携式存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共有加密密钥对存储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将加密的版权对象嵌入发送到便携式存储装置的信号中;以及将包含版权对象的所述信号从装置发送到便携式存储装置。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对版权对象进行加密之前,使用公钥方案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执行相互验证,以产生共有加密密钥。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对版权对象进行加密的步骤包括使用装置的唯一密钥对已经加密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并将其存储在装置中;将已经解密的版权对象转换为便携式存储装置支持的格式;以及使用共有加密密钥对已经转换的版权对象进行加密。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版权对象具有复制控制信息,在发送所述信号之后,改变用于存储在装置中的版权对象的复制控制信息。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加密之前,将序列号分配给版权对象。35.一种将版权对象从装置复制到便携式存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加密的版权对象;使用共有加密密钥对加密的版权对象进行解密;以及将已经解密的版权对象存储在便携式存储装置中。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加密版权对象之前,使用公钥方案在装置和便携式存储装置之间执行相互验证,以产生共有加密密钥。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便携式存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来金泰成郑勍任吴润相金信韩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