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98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固定箱的顶部栓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固定箱相向一侧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机构的顶部贯穿通槽并向上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步进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偏心轮、活动板、第一弹簧、移动柱和夹持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步进电机同时带动两根旋转轴进行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两组偏心轮进行反向转动,进而利用活动板推动移动柱快速带动夹持板同时向内侧移动,从而对不同规格的电机进行快速夹持,提高了装置对电机的限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在加工完成之后,需要使用电机工装对电机进行试验,避免有质量问题的电机流入市场,然而传统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在对电机进行试验时,对电机的夹持限位效果差,电机在试验过程中会因为电机位置偏移,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同时传统电机工装无法对不同规格的电机进行夹持限位,极大的提高了电机工装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解决了传统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对电机限位效果差,同时无法对不同规格的电机进行快速夹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所述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栓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固定箱(3)的顶部栓接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与固定箱(3)相向一侧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机构(6)的顶部贯穿通槽并向上延伸,所述固定框(1)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4)并与固定箱(3)的两侧栓接,所述固定框(1)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顶部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栓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固定箱(3)的顶部栓接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与固定箱(3)相向一侧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机构(6)的顶部贯穿通槽并向上延伸,所述固定框(1)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4)并与固定箱(3)的两侧栓接,所述固定框(1)两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箱(3)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检修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试验用电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步进电机(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旋转轴(64)、偏心轮(65)、活动板(66)、第一弹簧(67)、移动柱(68)和夹持板(69),所述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步进电机(61),所述步进电机(61)的输出端栓接有第一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62)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63),所述第二齿轮(63)的内腔栓接有旋转轴(64),所述旋转轴(64)的顶部通过轴承与固定箱(3)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箱(3)内腔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支撑板(7),所述旋转轴(64)的顶部贯穿支撑板(7)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箱(3)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64)表面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成杨海云施益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斯尔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