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46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壳体,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水体,设有进水通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座中并通过一翘翘板相互作用;阀,安装在进水通道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之间,由第二按钮作动以实现进水通道与第一水路或第二水路连通;以及出水面板,密封安装在分水体的出水端部,具有分别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观察哪一个按钮按下就能知道当前出水状态,非常直观,并且想要哪一种出水方式就按下相应按钮,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本技术属于卫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水路切换结构要么通过旋转外壳的方式实现切换,要么通过同一按钮实现切换。这两种方式均存在无法直观地知道当前处于哪一种出水状态,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水体,所述分水体设有进水通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座中并通过一翘翘板相互作用;阀,所述阀安装在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之间,由所述第二按钮作动以实现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连通;以及出水面板,所述出水面板密封安装在所述分水体的出水端部,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密封安装在所述分水体中,所述阀芯密封安装在所述阀体中并且其顶端与所述第一按钮固定连接,底端设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在所述第一按钮按下时堵住所述第二水路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以及在所述第二按钮按下时堵住所述第一水路并打开所述第二水路。进一步地,所述阀还包括阀盖,所述阀盖用于将所述阀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分水体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一滑柱,所述第二按钮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滑柱上并与所述翘翘板的一端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滑柱外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条,所述套管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活动接纳在所述导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翘翘板的两个端部呈叉子状,分别叉在所述阀芯和所述套管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为内外环套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中设有起泡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中设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上设有用于表示出水方式的标记。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观察哪一个按钮按下就能知道当前出水状态,非常直观,并且想要哪一种出水方式就按下相应按钮,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水路切换结构的分解图;图3是示出处于第一种出水状态的图1所示的水路切换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处于第二种出水状态的图1所示的水路切换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壳体1、分水体2、第一按钮3和第二按钮4、阀5以及出水面板6。壳体1呈圆筒形,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分水体2固定安装(例如通过螺母10)在壳体1中,其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有外螺纹,以便于与进水接头和出水面板6连接。分水体2具有进水通道21、第一水路22和第二水路23以及分别与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对准的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第一按钮3和第二按钮4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孔12、第二安装座25中并通过一翘翘板7相互作用。具体地说,第一按钮3按下时,通过翘翘板7将第二按钮4翘起;反之,第二按钮4按下时,通过翘翘板7将第一按钮3翘起。阀5安装在进水通道21与第一水路22和第二水路23之间,由第一按钮3作动以实现进水通道21与第一水路22或第二水路23连通。具体地说,当第一按钮3按下时,进水通道21与第一水路22连通,而当第一按钮3翘起时(即,第二按钮4按下时),进水通道21与第二水路23连通。出水面板6密封安装在分水体2的出水端部,具有分别与第一水路22和第二水路23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61和第二出水通道6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出水通道61和第二出水通道62为内外环套结构。即,第一出水通道61为中央通道,第二出水通道62环绕第一出水通道61。第一出水通道61中设有起泡器8。第二出水通道62中设有过滤网9。因此,从第一出水通道61出水的方式被称为起泡水;相应地,从第二出水通道62出水的方式被称为花洒水。可见,通过观察哪一个按钮按下就能知道当前出水状态,非常直观,并且想要哪一种出水方式就按下相应按钮,使用非常方便。具体地,阀5包括阀盖51、阀体52和阀芯53,阀盖51固定安装在分水体2上,阀体52密封安装(例如通过O形密封圈54和55)在分水体2中并且由阀盖51固定限位。阀芯53密封安装(例如通过O形密封圈56)在阀体51中并且其顶端与第一按钮3固定连接,底端设有封堵部531(包含相应密封垫57),使得阀芯53可以通过第一按钮3上下运动。具体地说,在第一按钮3按下时,阀芯53向下运动,其封堵部531堵住第二水路23,同时第一水路22被打开,此时处于起泡水状态,具体水路如图3中带箭头的曲线A所示;在第二按钮4按下时,此时第一按钮3通过翘翘板7被翘起,阀芯53向上运动,封堵部531堵住第一水路22,同时第二水路23被打开,此时处于花洒水状态,具体水路如图4中带箭头的曲线B所示。应该理解,阀盖51也可以与阀体52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第二按钮4的安装结构是,第二安装座25设有一滑柱251,第二按钮4设有一套管41,套管41可滑动地套接在滑柱251上并与翘翘板7的一端抵接。优选地,滑柱251外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条2511,套管41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411,导向条2511活动接纳在导向槽411中。为了方便翘翘板7安装,翘翘板7的两个端部呈叉子状,分别叉在阀芯53和套管41上。优选地,第一按钮3和第二按钮4上设有用于表示出水方式的标记31和42,以使用户更直观地知道当前处于什么出水状态。当然,标记31和42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例如,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旁)上。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n分水体,所述分水体设有进水通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n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座中并通过一翘翘板相互作用;/n阀,所述阀安装在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之间,由所述第一按钮作动以实现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连通;/n以及出水面板,所述出水面板密封安装在所述分水体的出水端部,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分水体,所述分水体设有进水通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
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座中并通过一翘翘板相互作用;
阀,所述阀安装在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之间,由所述第一按钮作动以实现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水路或所述第二水路连通;
以及出水面板,所述出水面板密封安装在所述分水体的出水端部,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密封安装在所述分水体中,所述阀芯密封安装在所述阀体中并且其顶端与所述第一按钮固定连接,底端设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在所述第一按钮按下时堵住所述第二水路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以及在所述第二按钮按下时堵住所述第一水路并打开所述第二水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切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溢佰科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