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34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涉及一种方舱强制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设置在方舱舱壁通风处的外框型材,外框型材由四根连接杆拼接而成,连接杆包括有第一折弯板、均固定在第一折弯板顶侧面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百叶窗,百叶窗包括用于固定在第一竖板右侧面的百叶窗窗框和转动连接在百叶窗窗框内侧的百叶窗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流风机、第四折弯板和牵引器均固定在安装板主体的左侧面,且安装板主体位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有效的利用了内部空间,使各个部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不会占据较多的方舱舱内空间,而且轴流风机和牵引器可以同时在舱内进行控制,方便对通风装置进行一次性启闭,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舱强制通风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方舱为封闭式载体,为保证方舱内部的通风需求,需在方舱上设置一些对外强制通风换气设备,现有最常用的强制通风装置:采用手动方式开启舱体外部接口窗,之后到舱内开启排气扇电源运转;使用后需先关闭风机电源,再到舱外关闭接口窗门;操作复杂不便捷,导致系统的启闭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舱内就可以实现换气扇的启闭。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方舱舱壁通风处的外框型材,所述外框型材由四根连接杆拼接而成,所述连接杆包括有第一折弯板、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板顶侧面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百叶窗,百叶窗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右侧面的百叶窗窗框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百叶窗窗框内侧的百叶窗叶片;安装板,安装板包括有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板左侧面的第二折弯板、与所述第二折弯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主体,所述安装板主体的左侧面固定有轴流风机,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轴流风机和所述百叶窗叶片之间;通风内罩,通风内罩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的左侧面,所述通风内罩用于遮盖所述轴流风机;第四折弯板,第四折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主体的左侧面,所述第四折弯板的底端固定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底端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下方连接有牵引器,所述牵引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主体的左侧面,所述牵引器用于下拉所述拉板;拉板通道,拉板通道贯穿在所述安装板主体的侧面,所述拉板穿插于所述拉板通道的内侧;叶片控制板,叶片控制板的左侧面与所述拉板固定连接,所述叶片控制板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叶片连接板,所述叶片连接板与所述百叶窗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叶片控制板上移用于使所述百叶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叶片控制板下移用于使所述百叶窗处于开启状态。优选的,所述通风内罩包括有用于固定在方舱舱壁内侧上的第三折弯板、与所述第三折弯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框和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一侧面的防护网。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三折弯板和所述第四折弯板均为折弯九十度的板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四折弯板由一横板和一竖板构成,上述竖板与所述安装板主体铆接固定,上述横板表面贯穿有孔,所述拉簧的顶端钩在上述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板由一横板和一竖板构成,上述竖板与方舱舱壁外侧铆接固定,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自右向左的依次固定在上述横板的顶侧面,且所述百叶窗窗框的右侧面不突出于上述竖板的右侧面。优选的,所述拉板的侧表面贯穿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拉簧的底端钩在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侧,所述牵引器包括有牵引绳,上述牵引绳缠绕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弯板由一横板和一竖板构成,上述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铆接固定,上述横板与所述安装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的延伸空间内。优选的,所述第三折弯板由一横板和一竖板构成,上述竖板用于与方舱舱壁内侧铆接固定,上述横板与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百叶窗叶片包括位于上方的百叶窗第一叶片和位于所述百叶窗第一叶片下方的若干竖直排列的百叶窗第二叶片,若干所述叶片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百叶窗第一叶片和所述百叶窗第二叶片的左侧面顶部,所述百叶窗第一叶片和所述百叶窗第二叶片的底部均为直角板,所述百叶窗第二叶片的顶部为弯角板;所述轴流风机和所述牵引器外接同一个电源开关,所述安装板主体为中央开设一圆孔的板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轴流风机、第四折弯板和牵引器均固定在安装板主体的左侧面,且安装板主体位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有效的利用了内部空间,使各个部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不会占据较多的方舱舱内空间,而且轴流风机和牵引器可以同时在舱内进行控制,方便对通风装置进行一次性启闭,操作简单。2、本技术提供的通风内罩可以对轴流风机进行防护,而且第三折弯板和固定框的设置可以减少通风内罩本身占据的空间,对方舱内部件的布局影响降到最小。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换气扇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牵引器和弹簧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百叶窗叶片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百叶窗框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通风内罩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百叶窗,101-百叶窗框体,102-百叶窗叶片,1021-百叶窗第一叶片,1022-百叶窗第二叶片,2-外框型材,201-连接杆,2011-第一折弯板,2012-第一竖板,2013-第二竖板,3-安装板,301-安装板主体,302-第二折弯板,4-轴流风机,5-通风内罩,501-第三折弯板,502-固定框,503-防护网,6-牵引器,7-拉板,8-拉簧,9-叶片连接板,10-叶片控制板,11-第四折弯板,12-拉板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方舱舱壁通风处的外框型材2,外框型材2由四根连接杆201拼接而成,连接杆201包括有第一折弯板2011、均固定在第一折弯板2011顶侧面的第一竖板2012和第二竖板2013,如图6所示,在实际安装中连接杆201会处于倒立状态或者竖直状态;百叶窗1,百叶窗1包括用于固定在第一竖板2012右侧面的百叶窗窗框101和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百叶窗窗框101内侧的百叶窗叶片102;安装板3,安装板3包括有用于固定在第二竖板2013左侧面的第二折弯板302、与第二折弯板302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主体301,安装板主体301为中央开设一圆孔的板状结构,圆孔用于通风,安装板主体301为整体板状结构,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固定有轴流风机4,安装板3位于轴流风机4和百叶窗叶片102之间;通风内罩5,通风内罩5设置在轴流风机4的左侧面,通风内罩5用于遮盖轴流风机4;第四折弯板11,第四折弯板11固定在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第四折弯板11的底端固定有拉簧8,拉簧8的底端连接有拉板7,拉板7的下方连接有牵引器6,牵引器6固定在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牵引器6用于下拉拉板7,在牵引器6处于关闭状态时,拉簧8会将拉板7向上拉,此时叶片控制板10上移,使百叶窗1处于关闭状态,当牵引器6开启时,会将拉板7向下拉,此时,叶片控制板10下移,使百叶窗1处于开启状态;拉板通道12,拉板通道12贯穿在安装板主体301的侧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方舱舱壁通风处的外框型材(2),所述外框型材(2)由四根连接杆(201)拼接而成,所述连接杆(201)包括有第一折弯板(2011)、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板(2011)顶侧面的第一竖板(2012)和第二竖板(2013);/n百叶窗(1),百叶窗(1)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2012)右侧面的百叶窗窗框(10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百叶窗窗框(101)内侧的百叶窗叶片(102);/n安装板(3),安装板(3)包括有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板(2013)左侧面的第二折弯板(302)、与所述第二折弯板(302)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主体(301),所述安装板主体(301)处于所述第一竖板(2012)和所述第二竖板(2013)之间的延伸空间内,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固定有轴流风机(4),所述安装板(3)位于所述轴流风机(4)和所述百叶窗叶片(102)之间;/n通风内罩(5),通风内罩(5)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4)的左侧面,所述通风内罩(5)用于遮盖所述轴流风机(4);/n第四折弯板(11),第四折弯板(1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所述第四折弯板(11)的底端固定有拉簧(8),所述拉簧(8)的底端连接有拉板(7),所述拉板(7)的下方连接有牵引器(6),所述牵引器(6)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所述牵引器(6)用于下拉所述拉板(7);/n拉板通道(12),拉板通道(12)贯穿在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侧面,所述拉板(7)穿插于所述拉板通道(12)的内侧;/n叶片控制板(10),叶片控制板(10)的左侧面与所述拉板(7)固定连接,所述叶片控制板(10)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叶片连接板(9),所述叶片连接板(9)与所述百叶窗叶片(102)固定连接;/n所述叶片控制板(10)上移用于使所述百叶窗(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叶片控制板(10)下移用于使所述百叶窗(1)处于开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方舱舱壁通风处的外框型材(2),所述外框型材(2)由四根连接杆(201)拼接而成,所述连接杆(201)包括有第一折弯板(2011)、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板(2011)顶侧面的第一竖板(2012)和第二竖板(2013);
百叶窗(1),百叶窗(1)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2012)右侧面的百叶窗窗框(10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百叶窗窗框(101)内侧的百叶窗叶片(102);
安装板(3),安装板(3)包括有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板(2013)左侧面的第二折弯板(302)、与所述第二折弯板(302)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主体(301),所述安装板主体(301)处于所述第一竖板(2012)和所述第二竖板(2013)之间的延伸空间内,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固定有轴流风机(4),所述安装板(3)位于所述轴流风机(4)和所述百叶窗叶片(102)之间;
通风内罩(5),通风内罩(5)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4)的左侧面,所述通风内罩(5)用于遮盖所述轴流风机(4);
第四折弯板(11),第四折弯板(1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所述第四折弯板(11)的底端固定有拉簧(8),所述拉簧(8)的底端连接有拉板(7),所述拉板(7)的下方连接有牵引器(6),所述牵引器(6)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左侧面,所述牵引器(6)用于下拉所述拉板(7);
拉板通道(12),拉板通道(12)贯穿在所述安装板主体(301)的侧面,所述拉板(7)穿插于所述拉板通道(12)的内侧;
叶片控制板(10),叶片控制板(10)的左侧面与所述拉板(7)固定连接,所述叶片控制板(10)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竖直排列的叶片连接板(9),所述叶片连接板(9)与所述百叶窗叶片(102)固定连接;
所述叶片控制板(10)上移用于使所述百叶窗(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叶片控制板(10)下移用于使所述百叶窗(1)处于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内罩(5)包括有用于固定在方舱舱壁内侧上的第三折弯板(501)、与所述第三折弯板(501)固定连接的固定框(502)和固定在所述固定框(502)一侧面的防护网(5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用自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